新闻记者要常怀敬畏之心

来源 :理论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20080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21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1)03 — 0176 — 01
  
  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上海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举行的开学典礼上讲话时曾说:当干部要有敬畏之心,一要敬畏历史,使自己的工作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二要敬畏百姓,让自己做的事情对得起养育我们的人民;三要敬畏人生,将来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感到后悔。
  作为一名有着20年“新闻龄”的记者,我的理解是:在纷繁复杂充满各种利益诱惑的现代社会,作为记录时代进步与发展,与形形色色人和事打交道的新闻人,也要常怀敬畏之心,“敬畏”自己手里的那支笔,使每句话都能经受住历史的考验;敬畏读者,对读者负责任、对社会负责任。
  敬畏自己手里的笔,说的是记者要有敬业精神。敬业的前提是真心喜欢这份工作。用全国新闻战线的楷模、大众日报高级记者陈中华的话说:“干一名记者,关键是喜欢、热爱,只要喜欢了,采访、写稿都是乐趣。”新闻记者的敬业精神体现在不辞辛苦,深入采访,不断学习,善于观察,有进取精神,勤于写作,有强烈的责任心,对于所报道的事实一定要认真核实、确认,把事件本身的东西在法律许可的范围之内揭示出来。
  现实工作中,不乏记者不顾忌任何威胁恐吓、即使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坚持进行事件真相报道的事例。他们所体现出来的高尚职业道德素养让人赞叹和敬佩不已,他们在人们心目中也树立了新闻记者良好的形象。
  扎实的采访作风是写出好新闻的前提条件。陈中华的先进事迹也表明,“好新闻从现场得”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只有现场采写的新闻,才能经得住时间和读者的检验。当然,随着通信技术及网络新媒体的发展,记者的采访手段、写作方式等也必须与时俱进,进行创新,但扎实的工作作风永远不能丢。只有这样,记者的每一个字,才能经得起几万甚至几十万读者的检阅,每句话都能经受住历史的考验。
   敬畏读者,说的是记者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记者要本着对受众、对读者负责任的态度,不随便去发布信息。我个人认为,记者不是作家、不是评论家、不是民警、更不是什么无冕之王……仅仅是一位特殊的普通人。记者要做的事情,不是创作,不是教导读者,不是对事物发表奇谈怪论,而是代替你背后成千上万的读者,向你替他们选择的对象发问或是调查一件读者感兴趣的事情,然后用旁观者的身份、平静的心态,客观真实的写出一份报道,解除读者的困惑。当然,不管怎样强调客观性、公正性,任何文字、图像或视频报道、解说,都不可避免地要带有报道者的主观感情色彩,但没有感情的媒体人,其报道也将缺乏足够的力量和感染力。但新闻报道者必须尽可能让事实、让场景说话,让读者来下断语、作结论,而不是倚仗话语权自说自话。这就要求新闻从业者善用、慎用自己的话语权,尽可能准确地传递现场的每一点客观信息,避免自然或人为的遗漏和疏失,一旦发现有出入,应主动承担正本清源的责任。1954年,联合国新闻自由小组制定的《国际新闻道德信条》在第一条就约定:报业及所有其他新闻媒介的工作人员,应尽一切努力,确保公众所接受的消息绝对正确。他们应尽可能查证所有的消息内容,不应任意曲解事实,也不故意删除任何重要的事实。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股来自商业化、市场化的影响力量,成为催生假新闻的重要原因。其原因或可归为两点,一是都市类报纸追求软新闻和轰动性,责任意识淡化;二是市场导向高出了一切。部分严肃媒体也出现了小报的前述倾向,因而也成为假新闻的提供者。一些记者不惜采取导演事实、移花接木的手段制造假新闻,以黑龙江省的两幅获奖作品最为典型,其一是一家纸媒体记者拍摄的“青藏铁路为藏羚羊留下生命通道”,另一幅是哈尔滨市一家报纸记者拍摄的给广场鸽打针的照片。前者是将同一地点不同时间发生的事件合成至一张照片中,后者则仅仅为了画面的好看,而将一侧面飞翔的鸽子移到另一侧。这两起被曝光的图片合成事件,其结果不仅是当事记者的获奖被取消,其本人受到了所在单位的处理,而且也影响了媒体的形象,其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读者是媒体的衣食父母,我们应该多一些市场意识、危机意识,敬畏“父母”,敬畏读者,没有理由把一些虚假新闻推上版面去糊弄我们的衣食父母。
  敬畏职业纪律,记者要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准则。作为记者,必须严格职业操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明确规定了新闻人的职业操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自觉遵守宪法、法律和宣传纪律,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发挥团结协作精神等五项内容,其中特别将“有偿新闻”现象分列五个方面加以禁止,从而形成了我国较为完备的新闻职业道德规约。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许多记者无力抵御金钱、权力的诱惑,利用新闻权力作为筹码与地方政治权力,金钱进行交换,不仅损害了新闻队伍的形象,也严重有悖于新闻职业道德。在山西繁峙矿难事故中,有11名记者在采访此事故的过程中收受了当地有关负责人及非法矿主的现金、金元宝。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消息在社会上引起一片哗然,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素质的重新思考。
  古人说“正人先正己”,新闻媒体要监督别人,就要先大力加强记者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接受别人的监督。首先,新闻工作者自身要加强自律。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社会使命感,坚持及时、准确地报道事件真相,努力做到“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其次,新闻单位要加强管理。单位要完善内部的管理体制,对出现了违纪行为的记者要严肃处理。
  
其他文献
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赤子之心——司徒乔、司徒杰艺术展”于2016年3月16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该展是“2016年中国美术馆捐赠与收藏系列展”之一,也是呈现司徒乔(1902—1958),司徒杰(1920—2005)两位先生人生追求与艺术成就的大型回顾展览。  展览分为司徒乔绘画艺术展和司徒杰雕塑艺术展两部分,以绘画的平面性和雕塑的立体性构成视觉的空间互补,构成兄弟间相同的生命、血缘和共同的文化理想下
[摘要]在以理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中如何加强人文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新形势下的高教研究的重点。在思路和方法上应努力做到求真与创新,发挥人文学科科研工作对多科性大学建设的支持作用,推动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的协同发展;在教学工作中努力做到质朴厚德,将提高学生的道德文化素质、涵养人文精神与就业引导相结合。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人文学科;科研;教学;中文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 A
[摘要]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是困扰各国政府的难题,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只是程度上存在区别。鉴于中小企业在一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许多国内外学者都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做了大量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通过对已有理论的重新梳理与对其他国家经验的借鉴加之自己的分析,为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策略提出个人的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结构;金融体系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
对于岳飞,人们在知道“岳家军”的同时,还知道他被十二道金牌召回,屈死在风波亭。对于戚继光,有相当一部分人只知道他横扫倭寇,却不知道他也曾驻守京北蓟镇十六载,拱卫大明都城,打得蒙古朵颜部发誓永不入侵。  岳飞与戚继光,一个在事业鼎盛时做了屈死鬼,一个却立下一个又一个奇功,原因何在?是一个遇到昏君,一个遇到明君?还是一个朝中无人难立足,一个朝中有人好做官?在明朝中后期,明君肯定是遇不到的,不过与岳飞相
[摘要]就遗失物是否适用善意取得,《物权法》第107条作了否定性的规定,并赋予了原权利人有限的回复请求掇。该规定似乎来考虑到现实生活的复杂性,做了“一刀切”的规制,这本身有失允当;另外,在立法价值选择上过夯她向原权利人的利益倾斜本身将可能损及交易之安全和迅捷。因此,立法应区务善意及恶意而为不同的规定,并对相关制度予以完善。  [关键词]遗失物;善意取得{回复请求权  [中图分类号]D912,1[文
由《雕塑》杂志社,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六届全国抽象雕塑高级研修班于2016年8月29日至9月28日在协办方浙江圣发雕塑艺术工程有限公司举行,来自全国不同地方,不同背景的10位学员汇聚一堂,潜心研修。9月28日,举办了“超越自我”主题结业展和学术研讨会。  本届高研班主讲老师主办方邀请的是德国当代8位著名雕塑家之一,世界著名雕塑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与中国美术学院特聘教授约克·普
[摘要]初次分配不公是当前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它不但使居民收入差距过大,而且也极大地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由于我国还处于转型期,经济体制扣政治体制都不尽完善,而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将长期存在,所以,仅凭市场机制,是无法保证初次分配的公平的。因此。只有政府强有力的介入,才有可能实现初次分配的公平。  [关键词]政府;初次分配;公平;深化改革;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D035[文献标识码]A[文
5月3日,在西安邮电大学雁塔校区外,一块“研究生烤鱿鱼”的招牌格外显眼,3平米的小店前围满了顾客。据了解,该店4月30日开业,3位“老板”皆是西安高校的研究生。图为烤摊前一名等待的小顾客。  图片/CHSPHOTO
继余秀华诗歌热潮之后,汪国真去世事件再度显示出大众与精英在诗歌审美上的巨大分野。再没有诗人能影响一代人。图/本刊记者 姜晓明  如果你在2003年前后上中学,遇上不想听课的时候,看看同病相怜的同学,埋着头悄悄看闲书的,一定在翻《幻城》或是《像少年啦飞驰》,早些,是《三重门》,再往前,是《千年一叹》或《山居笔记》,再往前10年,是汪国真的诗。  1990年,汪国真首部诗集《年轻的潮》出版,以《热爱生
[摘 要]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是预算执行和国库管理的重大制度创新,我国自2001年开始试点,根据国务院批准的改革方案和提出的总体要求,改革不断深化和扩大,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显著成效。但也应当看到,改革的深入推进仍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本文从地方改革的视角出发,分析改革推进中面临的问题,提出深化改革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