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矿浮选粗精矿再磨工艺对矿物表面性质的影响

来源 :矿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nj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逐年加剧,目前大部分有色金属选厂处理的都是品位低、嵌布粒度细的复杂多金属矿,为提高有价金属的选矿回收率、降低磨矿成本,大部分选厂都采用“阶段磨矿、阶段选别”工艺,其中以浮选粗精矿的再磨最为常见。硫化矿浮选粗精矿的再磨可显著提高磨矿效率及目的矿物解离度,但生产实践中大部分选厂仅关注目的矿物的解离度,而忽视了硫化矿浮选粗精矿再磨过程中磨矿介质、磨矿方式、矿浆电化学环境等多种因素对矿物表面性质及浮选行为的影响。文章系统总结了硫化矿浮选粗精矿矿物组成特点及矿浆化学性质的基础上,综述了
其他文献
变质作用一方面使已存岩石发生变质而形成各种类型的变质岩,同时伴有一定的成矿作用和对已有矿床的改造作用。变质作用和成矿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由温度、压力、变质热液等因素的变化而改造原有矿床或使成矿元素迁移富集而成矿。基于公开数据库对沉积岩容矿铅锌矿床建立变质作用-矿物网络模型并进行特性分析,将为解决变质作用对铅锌矿床的改造及其成矿效应研究提供新思路。本文将全球沉积岩容矿的507个铅锌矿床中的变质作用与矿石矿物相关联,搭建了包括305个有效节点(48种矿物和6种变质程度)和17416条关系边的复杂网络模型。一方面
海南长臂猿(Nomascus hainanus)是世界上最为濒危的灵长类动物(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2016),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蒋志刚2016)极危级物种,属中
期刊
以珠海市房屋、土地登记数据为例,分析了不动产登记存量数据的现状,研究了数据整合的目标和路线,提出了以任务分派、数据采集和成果在线质检的数据整合的技术路线,并在珠海市进行实践,旨在为其他省市区的数据整合工作提供参考。
从数据基础、技术设计与实现、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研究并阐述了科学合理地建立标准、权威、准确、及时更新的地名地址数据库,以及为各行业部门、社会公众提供地名地址信息服务的方法,供相关行业参考借鉴。
皮蝇蛆病是由双翅目(Diptera)狂蝇科(Oestridae)皮蝇亚科(Hypodermatinae)幼虫感染所导致的一种寄生虫病,会严重影响农牧业发展与公共卫生安全。本研究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方法对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境内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感染的皮蝇进行鉴定,旨在确定皮蝇的种类,为皮蝇蛆病预防、诊断和控制提供参考。结果发现,高原鼢鼠感染的皮蝇,其三龄幼虫的形态与兔裸皮蝇(Oestromyia leporina)三龄幼虫较为相似;皮蝇三龄幼虫COI基因序列与兔裸皮蝇的差异最小,
灵长类婴幼儿断奶是个体生命的重要过程,即标志着婴幼猴能独立获取营养,也体现雌性繁殖调控和特定环境下物种断奶行为的适应机制.为了解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婴幼猴
热释光的产生与晶格缺陷有关,而晶格缺陷是由晶格生长过程中的缺损,生长过程中杂质离子的混入,以及核辐射造成完整晶格的损伤等多种方式产生的。因此,天然矿物的热释光性质是矿物晶格缺陷的物性特征之一。本文选择了9个来自不同产地,化学组成略有不同的天然方解石,对其进行了化学组分和经X射线辐照的三维热释光谱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方解石的热释光发光主要是由Mn2+引起的,发光的强度、峰温的数值与Mn的浓度和猝灭剂(Fe, Co, Ni)的浓度都相关。另外,文中对方解石发光曲线的热释光陷阱深度进行了
采用矿物自动检测仪(MLA)、扫描电镜能谱仪(EDS)、X射线荧光光谱仪(AxiosmAX)等分析技术和光学显微镜(OM)观察,对国外某钒钛铁矿进行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 表明,本矿
可视化矿山和矿区的构建技术包括建立高精度、动态更新的三维地测模型、设备模型,以及井上下一体的虚拟化环境体系,并基于高精度模型实现各类矿井信息集成应用的系列化技术。通过虚拟可视化技术展现可视化的矿山,并实现多部门、多专业、多层面的空间业务数据集成与应用,为矿山安全生产监测、危险源预警等服务。
在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北山国家森林公园浪士当景区山谷内(36°86′50″N,102°36′12″E)布设的一部红外相机(编号HDXM03,型号易安卫士L710,位点海拔3 930 m)于2020年9月4日19:40时拍摄到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雪豹(Panthera uncia)母子活动的影像资料(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