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颧上颌骨骨折手术切口、固定部位和骨折复位的时机.方法42例颧上颌骨骨折,通过口内前庭沟切口、颞部发际切口结合下睑下缘切口和眉弓外1/3切口暴露骨折线使其解剖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颧上颌骨骨折手术切口、固定部位和骨折复位的时机.方法42例颧上颌骨骨折,通过口内前庭沟切口、颞部发际切口结合下睑下缘切口和眉弓外1/3切口暴露骨折线使其解剖复位,采用微型钛板在颧牙槽嵴、颧额缝及眶下缘处坚固内固定.骨折复位后用人工材料重建眼眶,恢复功能和外形.结果本组病例经半年随访,2例颧弓区轻度外凸;1例眼球凹陷改善不明显,其余病例的功能和外形均较满意.结论根据骨折类型采用口内外联合切口复位骨折,坚固内固定,并用人工材料重建眼眶,可有效地治疗颧上颌骨骨折.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微波和封闭剂联合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0例患有楔状缺损牙本质过敏症的206颗牙分别应用75%氟化钠甘油糊剂、微波和封闭剂联合进行脱敏并观察.结果75%
目的总结前牙有瘘型慢性根尖炎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收集我院治疗的216颗此类患牙,采用综合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216颗患牙中,200颗复诊1次治愈,10颗复诊2次治愈,6颗无效.
牙周治疗的最终目的是重建牙周结构、建立新附着关系,达到其功能和结构的理想恢复,但因牙周组织自身细胞数量少、获得困难、来源受限而制约着其治疗.随着生物医学的迅速发展
目的通过对癌细胞核仁组成区(NOR)的图像定量分析,评价不同分化程度的涎腺黏液表皮样癌的细胞增殖能力.方法对30例涎腺黏液表皮样癌进行银染核仁组成区(AgNORs)染色,应用图像
目的观察利用离位隙对替牙晚期牙列拥挤患者进行不拔牙矫治的临床效益.方法选择中度牙列拥挤的患者16例,用直丝弓矫治技术结合口外力和Nance弓、舌弓进行矫治,对治疗前后软、
目的观察陈旧性髁状突骨折手术切开复位固定的疗效.方法对21例保守治疗失败、6例延误治疗的陈旧性髁状突骨折,采取耳前切口切开复位小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结果经过治疗的27例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瘤内注射并短暂阻断瘤体血流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55例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平阳霉素8 mg溶于4 ml 2%利多卡因,按瘤体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