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和不知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cam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有其他学科的老师来问我计算机或信息技术方面的问题,回想一下,好像我给出最多的答案是“我不知道”,一些老师会觉得有点诧异,但许多时候我真的只能回答“不知道”,这些问题中,有些是简单的操作技巧,如怎么在演示文稿中实现一个特殊的修饰功能,我并没有兴趣去研究这些,自然就不会知道了。而有的时候可能是某个“热门”的新概念,如“卷积神经网到底是什么”?我也只能回答:“其实我不知道那到底是怎么回事,虽然挺有兴趣的,但暂时还没时间去研究呢。”
  仔细想来,让我感觉有点可怕的地方是,日常从自己口中说出的一些概念,如果深究起来,也会发现自己的理解是多么肤浅。例如,前段时间在研究信息论,虽然开篇的几个公式都看得懂,可是却没办法回答自己提出的几个为什么,如“为什么要用对数公式描述信息量?”“为什么要在信息熵公式中引入概率?”等,在我阅读了不少于24个小时,又思考了不少于24个小时,再加上几个实验,针对特定问题构造了几个事件场景并进行计算之后,总算把一些基本的问题弄清楚了。
  《论语》中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这句话的解释很多,最简单的一种解释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一种智慧。看起来是很朴素的大实话,但真的要做到却很难。通常人们会以为,做不到“不知为不知”主要是因为自大或虚荣,但还有一种情况是,自以为知道而实则不知,举例说,当看着某个电路图,觉得结构挺简单的,工作原理也说得清楚,等到自己搭建电路时却完全没有方向,这恐怕就不能算是真的知道吧。
  更让人困惑的是,所谓的“知道”本身是有层次上的差别的。举个例子,我看完了一本关于量子力学的科普读物,知道了物理学家研究微观粒子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遗留)问题的思路,也能在聊天时大谈“薛定谔的猫”的故事了,但只是这样,是不敢说自己就弄明白量子力学的。若是读完了物理学专业量子力学的教材,会用教材上的公式做出每个章节后的题目了,难道就敢说自己理解了量子力学了吗?不妨自问一下,为什么薛定谔方程是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中有好几个“知”,如果最后一個“知”不解释为智慧,而是同样解释为知道,那么这句话就成了一种递归:什么是知道呢,所谓知道,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虽然这样解释可能曲解了原来的意义,不过却能带给人新的思考,那就是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是真正知道,怎么才能知道自己知道了多少。这恐怕不是一个小问题,围绕这个问题,我思考了许多时间,到现在都还没能给出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答案。
其他文献
天天早上送女儿上学,所以早餐就在学校大门口的一家餐馆解决。餐厅里摆了五张桌子,凳子若干。孩子们吃饭时,书包没地方放,就只有放在身边的凳子上。这就是说,高峰时,有一半的凳子被书包占着,所以后来的孩子只好选择离开。  每个光临的小学生的每次消费对餐馆老板来说都是一个赚钱的机会,可是,因为没有考虑到孩子们因想舒服地吃饭而衍生出来的愿望,即有一个合适的地方放书包,他的生意利润几乎降低了一半。其实,只要在角
纳米布沙漠,位于非洲西南部的大西洋沿岸,它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干旱的沙漠之一。纳米布沙漠海岸,在历史上素有“骨骼海岸”的恐怖之称。至今,在那漫长而死寂的沙漠海岸上,仍零乱散落着许许多多不知何年何月失事的船只残骸,以及数不清的人体骨骼。  在烈日的炙烤之下,那些残骸仿佛在默默地诉说着一段段悲惨的往事。曾经有许多遭遇海难的水手,当他们拼尽生命的最后一丝气力登上这片海岸之后,大都会因为绝境逢生而万般激动。然
1  居士下山买药的时候,半道上碰到一个女人,后者边走边四处张望,神色悠然,像是误入此地的游客。二人擦肩而过。居士脚步未停,也没有告诉她,上面没有风景,也没有人。  买了药,还有新米、陈醋、元书纸、苏打饼干。茹素之后,挺容易饿的。上山的访客,也会带来些茶叶、糕点之类,但还是不大够。他们带上山来的主要是痛苦。  坐下来未及喝茶,访客们就开始掏出那些痛苦,讲述中淌出无助的眼泪,有的放出声音来哭,包括男
● 创新整合点  第一,打破传统,翻转铸就高效。本节课的重难点是利用面积法探索勾股定理,如果直接用课本上给出的“方格纸”进行探究,学生有一定的困难,我们利用翻转课堂,通过直观的、学生乐于接受的拼图活动,让学生依托自主学习任务单和微视频资源进行探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第二,基于活动,打造体验式数学课堂。我们设计了三个递进式的学习任务——任务一:折纸,记录童年多彩的梦。要求学生通过折纸,将手中的
当年,法国数学家格洛阿因思想激进而坐牢。获释后他找好友鲁柏借宿。可是女看门人告诉他,鲁柏两周前已被人刺死,家里寄来的钱也不知去向。悲痛、失望之余,他向女看门人了解凶手抓到没有,现场有无什么线索。女看门人说,警察勘察现场时,只见鲁柏手里捏着没有吃完的半块苹果馅饼,令人费解。她怀疑凶手可能就在公寓内,因为案发前后她在值班室,未见外人进出。只是这栋4层楼的公寓,每层有15个房间,住了100多人,情况比较
在国家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下,创客运动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笔者所在学校也创建了创客社团,小创客们正以初生牛犊的探索精神为学校的多元发展注入更多新鲜的活力。下面,笔者以小创客们制作的智能龙舟为例,分享他们的探索创作过程。  ● 案例背景  2019年5月,学校创客社团的小创客们受邀组队参加一个创客活动,活动要求围绕以下主题进行人工智能作品创作。  作品主题:十九大报告中提到,要“坚定
近来我对两位艺术家兴趣浓厚,一位是蓝天野,一位是裴艳玲。  蓝天野何许人也?就是《封神榜》里仙风道骨的姜子牙和《渴望》里温文尔雅的父亲的扮演者。  长達半个世纪的舞台生涯,蓝天野主演了70余部话剧,他演技超群,口碑良好,被誉为“真正有艺术品质和高级趣味追求的艺术家”。  那么,你知道蓝天野会画画吗?蓝老曾在《艺术人生》节目,讲述了他在绘画和表演之间不断选择、放弃、坚持的艺术之路。  “阴错阳差啊!
一个青年去请教禅师如何做人。  禅师说道:“你看看我,再看看自己,就知道怎樣做人了。”  青年问道:“我怎样看您呢?”  禅师说道:“你看我有几个脑袋、几只眼睛、几只耳朵、几个鼻子、几张嘴巴、几只手、几条腿?”  青年说道:“大师,每个正常人都有一个脑袋、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一个鼻子、一张嘴巴、两只手、两条腿,您也是一样的呀!”  禅师问道:“脑袋、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手、腿,它们主要是用来干
我是北京市东城区北锣鼓巷小学的语文教师王样。根据教学经验,我认为,以实践操作为主的学习内容更适合借助于微课。在学習过程中,学生可以跟随微课的节奏,动手进行操作,甚至可以随时暂停视频,着手操作。因此,我设计制作了《查字典》这节微课。  查字典中的音序查字法是部编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重难点是音序查字法的操作过程。在以往的教学经验中,一般先是教师集中讲解,之后学生操作。这样做的缺点是
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教育部和工信部联合发布了《关于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要求坚持省级统一部署与各地各校因地制宜实施相结合原则,统筹安排,开通教育云平台,并利用互联网络实现“停课不停学”,为学生居家学习提供支撑和保障。笔者所在的南京市建邺区教育局运用“互联网 ”技术有序开展了云课堂,具体实施策略如下。  ● “建邺云课堂”在线学习  1.搭建“建邺云课堂”网络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