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观察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在胃肠解痉药(匹维溴铵,PB)和其联合抗焦虑抑郁药(氟哌噻吨美利曲辛,FM)两种治疗方法后大脑活动的区域差异,从中枢层面上探讨联合抗焦虑抑郁药治疗IBS-D患者有效性的机制。
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诊断的IBS-D患者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龄22~48(33±7)岁,在接受匹维溴铵(基础治疗组,16例)、联合FM(联合治疗组,16例)和不服药(未接受治疗组,16例)后接受rs-fMRI扫描。采用单因素ANOVA分析和事后分析比较三组患者的rs-fMRI区域局部一致性(ReHo)差异,并与患者胃肠道症状评分(GSRS)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分(HAD)治疗前后差值进行相关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
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未显示存在ReHo值显著差异的脑区。治疗后,两组服药患者均显示纹状体、岛叶、内侧前额叶皮质(MPFC)、胼胝体下回ReHo值减低,左侧枕中回ReHo值高于未接受治疗组。此外,联合治疗组还存在左侧丘脑、左侧颞极ReHo值减低及左侧楔前叶ReHo值增高。联合治疗组显示右侧壳核、右侧岛叶、右侧MPFC及胼胝体下回ReHo值低于基础治疗组,左侧楔前叶ReHo值高于基础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左侧丘脑ReHo值与HAD差值呈显著正相关(r=0.653,P=0.011),左侧楔前叶ReHo值与GSRS差值、HAD差值均呈显著负相关(r=-0.771,P=0.001;r=-0.716,P=0.004)。联合治疗组患者显示左楔前叶的ReHo值介导胃肠道症状和焦虑-抑郁症状。
结论匹维溴铵联合FM治疗IBS的疗效优于单纯匹维溴铵治疗。联合抗抑郁药治疗的IBS-D患者除了表现出更广泛的疼痛相关脑区的变化外,还存在默认网络及情绪调节相关脑区的改变,并与胃肠道症状及焦虑抑郁的改善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