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討不同添加剂对全混合日粮(TMR)的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营养成分以及采食性的影响,为更有效地利用玉米秸秆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粉碎玉米秸秆、紫花苜蓿、糖渣与混合精料按40%、5%、40%和15%的比例混合后,分别添加0.02%复合菌(处理Ⅰ)、0.02%复合菌+1.5%尿素(处理Ⅱ)、1.5%尿素(处理Ⅲ)、0.02%复合菌+1.5%尿素+0.1%食盐(处理Ⅳ),将混合原料的水分含量调整至45%并调制全混合TMR青贮,并利用上述TMR青贮进行了绵羊饲喂试验,研究不同添加剂对全混合日粮的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营养成分以及采食性的影响。[结果]发酵过程中各处理TMR青贮饲料的温度无明显升高。乳酸和总酸含量在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尿素添加处理青贮的pH呈略升高趋势。处理Ⅱ、Ⅲ、ⅣCP含量均增加至10%以上,比对照提高30%以上,而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降低(P<0.05)。随着有氧暴露时间的延长,各处理TMR青贮的乳酸含量减少,而pH上升,但前4 d内的变化相对缓慢。处理Ⅳ的干物质采食量、采食率、干物质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结论]以玉米秸秆为主的全混合日粮中添加复合菌、尿素和盐调制发酵TMR的效果最佳,提高其TMR青贮的贮藏性,改善适口性和饲料价值,可供在生产上可以推广使用。
关键词 玉米秸秆;TMR青贮;发酵品质;采食性;绵羊
中图分类号 S81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6)03-067-03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additives on the fermentation quality, aerobic stability, nutritional ingredient and the feed value of total mixed ration (TMR), and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corn stalk. [Method]Crushed corn stalk, alfalfa hay, sugar beet residue and concentrate feed were mixed at the ratios of 40%, 5%, 40% and 15%, respectively. Then,we added 0.02% compound bacteria (treatment Ⅰ) , 0.02% compound bacteria + 1.5% urea (treatment Ⅱ), 1.5% urea (treatment Ⅲ), 0.02% compound bacteria + 1.5% urea + 0.1% salt (treatment Ⅳ). The moisture content of mixed material was adjusted to 45%, and prepared to TMR silage. After feeding the sheep by TMR silage, we studie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additives on the fermentation quality, aerobic stability, nutritional ingredient and the feed value of TMR. [Result]During the fermentation process of each treatment, temperature of TMR silage had no obvious ris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lactic acid and total acid contents between two treatments (P>0.05), but the pH value in urea treatment was slightly higher. Crude protein (CP) contents in treatments Ⅱ, Ⅲ and Ⅳ all increased to more than 10%, enhancing by more than 30%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Contents of neutral detergent fiber (NDF) and acid detergent fiber (ADF) reduced significantly (P < 005). With the extension of aerobic exposure time, lactic acid content in each treatment reduced as pH value enhanced. But the changes in the first four days were relatively slow. The feed intake, feed intake rate and dry matter digestibility of treatment Ⅳ were all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other treatments (P<0.05). [Conclusion]TMR silage based on corn stalk has the optimal effects when adding compound bacteria, urea and salt, which improves the storage of TMR silage, the palatability and feed value, and can be extended in production. Key words Corn stalk; TMR silage; Fermentation quality; Feed intake; Sheep
玉米是新疆的主要农作物之一,种植面积达8.56×105 hm2,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塔城、昌吉等地区[1]。籽实收获后的玉米秸秆可作为草食家畜的粗饲料开发利用,但因秸秆的质地粗糙、适口性差、消化率低、营养价值不高,对绵羊饲料中的利用率很低。研究以玉米秸秆为主的全混合日粮(TMR)为更有效地利用玉米秸秆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玉米秸秆中含有丰富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可为青贮发酵提供充足的底物,但因粗蛋白含量较低,不能很好地满足反刍动物的需求[2-3]。玉米秸秆经氨化处理后,使粗蛋白含量提高到7%~8%[4],玉米秸秆经过生物发酵后,可以显著增加营养成分,延长贮存保质期[5]。车小平[6]研究表明黄贮后的玉米秸秆营养水平与干草相比营养水平、适口性、消化率有了较大提高,用其饲喂奶牛采食量可以增加30%左右,采食速度可以提高40%左右。王晶等[7]用拉伸膜将制成的TMR饲料成品进行包裹后存放感官品质表现良好,能更好地保存其营养价值。马书林等[8]用 TMR青贮饲喂奶牛,试验结果表明干物质采食量增加,奶牛瘤胃内 pH和瘤胃内微生物环境稳定,有利于奶牛瘤胃内微生物对饲料的吸收和转化利用。以粉碎玉米秸秆为主,适当混合苜蓿干草、糖渣和混合精料并添加各类添加剂调制TMR发酵饲料,能改善其适口性和饲料价值。笔者以玉米秸秆为主、添加复合菌、尿素和盐来配制TMR发酵饲料,研究不同添加剂对TMR青贮的发酵品质、营养成分、有氧稳定性以及采食性的影响,旨在为更有效地利用玉米秸秆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于2015年5~6月在伊犁地区伊宁县新疆百乐凯畜牧科技有限公司饲料加工厂进行试验。
1.2 试验材料
干燥玉米秸秆和苜蓿干草粉碎后,备用。糖渣取自伊宁市克伯克圩孜湟渠饮料厂,混合精料在新疆百乐凯畜牧科技有限公司饲料加工厂进行配制,其具体组成见表1。复合菌接种由新疆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提供。
1.3 玉米秸秆为主的TMR发酵饲料的调制
按干物质计,以粉碎玉米秸秆40%、苜蓿5%、糖渣40%和混合精料15%混合均匀后,分别添加0.02%复合菌(处理Ⅰ)、0.02%复合菌+1.5%尿素(处理Ⅱ)、1.5%尿素(处理Ⅲ)、0.02%复合菌+1.5%尿素+0.1%食盐(处理Ⅳ),将混合物的水分含量调整至45%,使用型号为ST5552A型的青贮打包机打捆绕包调制TMR发酵饲料,在常温下密封保存30 d后打开取样,供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分析。有氧暴露后检测pH和乳酸,评价饲料的有氧稳定性。同时,在贮藏过程中观察其品温变化情况。
1.4 绵羊饲喂试验
玉米秸秆为主的发酵TMR饲料打开后,供母羊饲喂试验,观察其采食性和消化率。每组选用健康无病绵羊5只,入圈前驱虫,并对设施进行消毒处理。TMR发酵饲料的投喂量以保证10%左右的剩料为准,8:00和20:00饲喂,自由饮水。预试期8 d,正试期10 d,采食量、采食率和消化率的测定在正试期内进行。试验开始和结束时称重计算其增重量。
1.5 取样及处理方法
TMR发酵饲料经充分混匀后,至少选5点,每点分布于3層,每点取样量200 g以上,总量不少于1 kg。采用四分法将原始样品缩至500 g,风干后粉碎至40目,再用四分法浓缩至200 g,装入密封容器,置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在发酵第30天青贮开封后,取样3.5 kg左右装于自封袋中,但不封口,让其暴露在空气中,各2 d测定1次pH和乳酸含量。
饲喂试验进入正试期内,每天取每组投喂和剩余饲料200 g,在60 ℃条件下风干粉碎后,以供分析营养成分含量。用粪袋连续4 d收集绵羊全粪,每天24 h排粪量称重并记录,混合均匀后称取10%,加入少量甲醛保存,干燥粉碎后供分析用。
1.6 测定指标与方法
使用TR72U温度记录计连续测定并记录打捆绕包TMR青贮内部的品温变化,将温度记录器插入大捆绕包TMR青贮的上、中、下层,记录其品温变化。分别取青贮的标准样品,在65 ℃下干燥48 h,粉碎后过40目筛,供营养成分分析。粗蛋白(CP)含量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而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素(ADF)含量采用范氏(Van Soest)洗涤纤维素分析法[9]测定。
青贮的纯水浸提液供测定青贮的pH和有机酸含量。使用HORIBA F50型pH计测定pH。有机酸浓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Kromnsil C18 SDVB gel Column 15 cm×4.6 mm,检测器为SPDM10AVP,流动相为3 mmol/L高氯酸,流速为1 mL/min;柱温20 ℃,检测波长210 nm,进样量20 mL[9]。
根据正试期的饲料投喂量和剩余量计算TMR青贮的采食量;采食率根据投喂饲料被绵羊采食部分所占的比例计算;采用全收粪消化试验法测定青贮的干物质消化率,消化率的计算公式为:干物质的消化率(%)=[(干物质采食量-干物质排粪量)/干物质采食量]×100。
1.7 数据统计与分析 试验数据使用Excel 2003和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TMR青贮的品温变化及发酵品质
从图1可以看出,外界平均温度为25.4 ℃,库内室温为22.5 ℃,而各处理青贮内部的品温为19.3~24.5 ℃,无明显的异常升温现象。
由表2可知,各处理TMR青贮的含水量为46%~47%,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处理Ⅰ青贮的pH显著低于处理Ⅱ、Ⅲ、Ⅳ;处理Ⅱ的乳酸和总酸含量显著高于处理Ⅰ、Ⅲ、Ⅳ,各处理间有显著差异(P<0.05);TMR青贮中未检测出丁酸。 2.2 TMR青贮的营养成分 由表3可知,处理Ⅰ的粗蛋白含量为7.73%,而处理Ⅱ、Ⅲ和Ⅳ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0.83%、10.82%和10.22%,与处理Ⅰ差异显著(P<0.05);处理Ⅱ、Ⅲ、Ⅳ的NDF和ADF含量均显著低于处理Ⅰ(P<0.05)。
2.3 好气稳定性
TMR青贮的有氧稳定性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有氧暴露时间的延长,各处理TMR青贮的乳酸含量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而pH呈增加趋势,暴露4 d后的变化幅度较大。
2.4 TMR青贮的采食性及消化率
由表4可知,处理Ⅱ、Ⅲ、Ⅳ的采食量、采食率、干物质消化率、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处理Ⅰ(P<0.05)。其中处理Ⅳ效果最佳,其采食量为1.63 kg/d,采食量占体重的3.85%,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处理Ⅱ、Ⅲ、Ⅳ干物质消化率均在60%以上,而处理Ⅳ最高,达66%(P<0.05)。
3 讨论与结论
全混合日粮(TMR)是根据反刍动物营养需求量将各种粗精饲料及微量元素均匀混合的投喂日粮。与单纯的黄贮 相比,TMR技术通过各种饲料原料根据动物的营养需求进行搭配配合,调整和提供营养水平,改善适口性,增加采食量和采食率 [8,10]。
研究表明,TMR饲料经过发酵后,粗蛋白含量可以明显升高,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则不同程度下降[11-12]。笔者以玉米秸秆为主、添加复合菌、尿素和盐来配制TMR发酵饲料,研究不同添加剂对TMR青贮的发酵品质、营养成分、有氧稳定性以及采食性的影响。配制的TMR发酵饲料中,玉米秸秆占58%(干基),苜蓿、糖渣和配合精料分别占7%、12%和23%,是典型的母羊全价饲料。为期30 d的发酵贮藏过程中,各处理TMR无异常升温现象。TMR青贮的乳酸含量在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处理Ⅱ、Ⅲ、Ⅳ的pH在4.5~4.8范围内呈略升高趋势(P<0.05)。氨化处理可使秸秆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与木质素分离,引起细胞壁膨胀,能大幅度提高秸秆的含氮量[13]。该试验处理Ⅱ、Ⅲ、Ⅳ均添加1.5%尿素,其粗蛋白含量均增至10%以上,比对照大幅度增加。这与黄金华等[14]研究秸秆通过尿素氨化处理 90 d可以显著提高秸秆的粗蛋白含量的结果相一致。
发酵TMR有氧腐败变质主要是由酵母和霉菌等有害微生物增殖所引起的[15]。邱小燕等[16]研究表明发酵全混合日粮添加糖蜜有氧暴露6 d后各组乳酸、乙酸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均呈不同程度下降,pH在第12天显著上升,酵母菌数量和氨态氮/总氮比例明显增加。该试验在TMR青贮在有氧暴露6 d内各处理pH呈增加趋势,乳酸含量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但在前4 d内的下降幅度相对较小,其有氧稳定性较好。
杨晓亮等[17]研究表明动物饲喂发酵TMR采食量和采食速率提高30%,粗纤维降低10%以上,干物质消化率可以提高35%。该试验结果表明处理Ⅰ、Ⅱ、Ⅲ、Ⅳ采食量分别为1.45、1.53、1.56和1.63 kg/d,其中处理Ⅳ采食量最高,占绵羊体重的3.85%,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处理Ⅳ干物质消化率高达66%(P<0.05)。严平等[18]研究表明微贮处理秸秆后显著改善了适口性,羊的日采食量比饲喂未处理秸秆提高了16.7%,干物质消化率显著高于未处理秸秆,这与该试验结果相一致。
笔者通过研究不同添加剂对玉米桔秆为主的TMR青贮的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营养成分以及采食性的影响,得出以出结论:①各处理TMR青贮均达到了TMR青贮安全贮藏的目的,各处理的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②添加1.5%尿素的处理Ⅱ、Ⅲ、Ⅳ的粗蛋白含量均超过10%,并有效改善了贮藏性和适口性;③复合菌、尿素和食盐同时添加的处理Ⅳ的采食量、采食率及干物质消化率高于处理Ⅰ、Ⅱ、Ⅲ。由此可见,同时添加0.02%复合菌、1.5%尿素和0.1%食盐的处理Ⅳ效果最佳,在生产上可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2]玉祝,贾玉山,张秀芬.牧草加工贮藏与利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35-37.
[3]王富生,马俊孝,任红卫,等.微生物青贮剂在玉米秸秆黄贮中的作用[J].山东大学学报,2004,39(2):112-115.
[4]李瑜鑫,王建洲,刘锁珠,等.西藏高原玉米秸秆氨化处理效果及饲喂牦牛试验[J].当代畜牧, 2011(2):26-28.
[5]韩明鹏,高永革,王成章,等.玉米秸秆发酵饲料的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2010(2):242-245.
[6]车小平.玉米秸秆黄贮技术及其饲用性观察[J].中国牛业科学,2010,36(3):71-72.
[7]王晶,王加启,卜登攀,等.裹包贮存对全混合日粮品质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09(5):280-283.
[8]马书林,张峰,王昆,等. TMR饲喂技术对高产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8(8):4-5.
[9]朱进忠.草业科学实践教学指导[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399-400.
[10]周振峰,王晶,王加启,等.裹包TMR飼喂对泌乳中期奶牛生产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0,19(5):31-37.
[11]刘芳.奶牛TMR配方设计及发酵TMR的营养特性研究[D].广州: 华南农业大学,2008.
[12]薛祝林,宋丽梅,黄必志.添加尿素或食盐对高丹草青贮品质的影响[J].中国草地学报,2014,36(1):75-77.
[13]李日强,张峰,张伟峰.氨化和固态发酵玉米秸秆生产饲料蛋白的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25(6):1636-1639.
[14]黄金华,王士长,周贞兵,等.氨化及青贮秸秆的营养价值研究[J].饲料研究, 2009(11):65-68.
[15]王勇,原现军,郭刚,等.西藏不同饲草全混合日粮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研究[J].草业学报2014,23(6):95-102.
[16]邱小燕,原现军,郭刚,等.添加糖蜜和乙酸对西藏发酵全混合日粮青贮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影响[J].草业学报,2014,23(6):111-118.
[17]杨晓亮,孙启忠.发酵TMR粗饲料配方优化研究的意义[C]//中国草原发展论坛论文集.农业部草原监道理中心,中国草学会,2009:550-555.
[18]严平,余雪梅,郝桂英,等.玉米秸秆微贮饲料育肥肉牛效果观察[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534-4535.
关键词 玉米秸秆;TMR青贮;发酵品质;采食性;绵羊
中图分类号 S81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6)03-067-03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additives on the fermentation quality, aerobic stability, nutritional ingredient and the feed value of total mixed ration (TMR), and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corn stalk. [Method]Crushed corn stalk, alfalfa hay, sugar beet residue and concentrate feed were mixed at the ratios of 40%, 5%, 40% and 15%, respectively. Then,we added 0.02% compound bacteria (treatment Ⅰ) , 0.02% compound bacteria + 1.5% urea (treatment Ⅱ), 1.5% urea (treatment Ⅲ), 0.02% compound bacteria + 1.5% urea + 0.1% salt (treatment Ⅳ). The moisture content of mixed material was adjusted to 45%, and prepared to TMR silage. After feeding the sheep by TMR silage, we studie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additives on the fermentation quality, aerobic stability, nutritional ingredient and the feed value of TMR. [Result]During the fermentation process of each treatment, temperature of TMR silage had no obvious ris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lactic acid and total acid contents between two treatments (P>0.05), but the pH value in urea treatment was slightly higher. Crude protein (CP) contents in treatments Ⅱ, Ⅲ and Ⅳ all increased to more than 10%, enhancing by more than 30%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Contents of neutral detergent fiber (NDF) and acid detergent fiber (ADF) reduced significantly (P < 005). With the extension of aerobic exposure time, lactic acid content in each treatment reduced as pH value enhanced. But the changes in the first four days were relatively slow. The feed intake, feed intake rate and dry matter digestibility of treatment Ⅳ were all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other treatments (P<0.05). [Conclusion]TMR silage based on corn stalk has the optimal effects when adding compound bacteria, urea and salt, which improves the storage of TMR silage, the palatability and feed value, and can be extended in production. Key words Corn stalk; TMR silage; Fermentation quality; Feed intake; Sheep
玉米是新疆的主要农作物之一,种植面积达8.56×105 hm2,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塔城、昌吉等地区[1]。籽实收获后的玉米秸秆可作为草食家畜的粗饲料开发利用,但因秸秆的质地粗糙、适口性差、消化率低、营养价值不高,对绵羊饲料中的利用率很低。研究以玉米秸秆为主的全混合日粮(TMR)为更有效地利用玉米秸秆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玉米秸秆中含有丰富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可为青贮发酵提供充足的底物,但因粗蛋白含量较低,不能很好地满足反刍动物的需求[2-3]。玉米秸秆经氨化处理后,使粗蛋白含量提高到7%~8%[4],玉米秸秆经过生物发酵后,可以显著增加营养成分,延长贮存保质期[5]。车小平[6]研究表明黄贮后的玉米秸秆营养水平与干草相比营养水平、适口性、消化率有了较大提高,用其饲喂奶牛采食量可以增加30%左右,采食速度可以提高40%左右。王晶等[7]用拉伸膜将制成的TMR饲料成品进行包裹后存放感官品质表现良好,能更好地保存其营养价值。马书林等[8]用 TMR青贮饲喂奶牛,试验结果表明干物质采食量增加,奶牛瘤胃内 pH和瘤胃内微生物环境稳定,有利于奶牛瘤胃内微生物对饲料的吸收和转化利用。以粉碎玉米秸秆为主,适当混合苜蓿干草、糖渣和混合精料并添加各类添加剂调制TMR发酵饲料,能改善其适口性和饲料价值。笔者以玉米秸秆为主、添加复合菌、尿素和盐来配制TMR发酵饲料,研究不同添加剂对TMR青贮的发酵品质、营养成分、有氧稳定性以及采食性的影响,旨在为更有效地利用玉米秸秆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于2015年5~6月在伊犁地区伊宁县新疆百乐凯畜牧科技有限公司饲料加工厂进行试验。
1.2 试验材料
干燥玉米秸秆和苜蓿干草粉碎后,备用。糖渣取自伊宁市克伯克圩孜湟渠饮料厂,混合精料在新疆百乐凯畜牧科技有限公司饲料加工厂进行配制,其具体组成见表1。复合菌接种由新疆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提供。
1.3 玉米秸秆为主的TMR发酵饲料的调制
按干物质计,以粉碎玉米秸秆40%、苜蓿5%、糖渣40%和混合精料15%混合均匀后,分别添加0.02%复合菌(处理Ⅰ)、0.02%复合菌+1.5%尿素(处理Ⅱ)、1.5%尿素(处理Ⅲ)、0.02%复合菌+1.5%尿素+0.1%食盐(处理Ⅳ),将混合物的水分含量调整至45%,使用型号为ST5552A型的青贮打包机打捆绕包调制TMR发酵饲料,在常温下密封保存30 d后打开取样,供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分析。有氧暴露后检测pH和乳酸,评价饲料的有氧稳定性。同时,在贮藏过程中观察其品温变化情况。
1.4 绵羊饲喂试验
玉米秸秆为主的发酵TMR饲料打开后,供母羊饲喂试验,观察其采食性和消化率。每组选用健康无病绵羊5只,入圈前驱虫,并对设施进行消毒处理。TMR发酵饲料的投喂量以保证10%左右的剩料为准,8:00和20:00饲喂,自由饮水。预试期8 d,正试期10 d,采食量、采食率和消化率的测定在正试期内进行。试验开始和结束时称重计算其增重量。
1.5 取样及处理方法
TMR发酵饲料经充分混匀后,至少选5点,每点分布于3層,每点取样量200 g以上,总量不少于1 kg。采用四分法将原始样品缩至500 g,风干后粉碎至40目,再用四分法浓缩至200 g,装入密封容器,置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在发酵第30天青贮开封后,取样3.5 kg左右装于自封袋中,但不封口,让其暴露在空气中,各2 d测定1次pH和乳酸含量。
饲喂试验进入正试期内,每天取每组投喂和剩余饲料200 g,在60 ℃条件下风干粉碎后,以供分析营养成分含量。用粪袋连续4 d收集绵羊全粪,每天24 h排粪量称重并记录,混合均匀后称取10%,加入少量甲醛保存,干燥粉碎后供分析用。
1.6 测定指标与方法
使用TR72U温度记录计连续测定并记录打捆绕包TMR青贮内部的品温变化,将温度记录器插入大捆绕包TMR青贮的上、中、下层,记录其品温变化。分别取青贮的标准样品,在65 ℃下干燥48 h,粉碎后过40目筛,供营养成分分析。粗蛋白(CP)含量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而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素(ADF)含量采用范氏(Van Soest)洗涤纤维素分析法[9]测定。
青贮的纯水浸提液供测定青贮的pH和有机酸含量。使用HORIBA F50型pH计测定pH。有机酸浓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Kromnsil C18 SDVB gel Column 15 cm×4.6 mm,检测器为SPDM10AVP,流动相为3 mmol/L高氯酸,流速为1 mL/min;柱温20 ℃,检测波长210 nm,进样量20 mL[9]。
根据正试期的饲料投喂量和剩余量计算TMR青贮的采食量;采食率根据投喂饲料被绵羊采食部分所占的比例计算;采用全收粪消化试验法测定青贮的干物质消化率,消化率的计算公式为:干物质的消化率(%)=[(干物质采食量-干物质排粪量)/干物质采食量]×100。
1.7 数据统计与分析 试验数据使用Excel 2003和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TMR青贮的品温变化及发酵品质
从图1可以看出,外界平均温度为25.4 ℃,库内室温为22.5 ℃,而各处理青贮内部的品温为19.3~24.5 ℃,无明显的异常升温现象。
由表2可知,各处理TMR青贮的含水量为46%~47%,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处理Ⅰ青贮的pH显著低于处理Ⅱ、Ⅲ、Ⅳ;处理Ⅱ的乳酸和总酸含量显著高于处理Ⅰ、Ⅲ、Ⅳ,各处理间有显著差异(P<0.05);TMR青贮中未检测出丁酸。 2.2 TMR青贮的营养成分 由表3可知,处理Ⅰ的粗蛋白含量为7.73%,而处理Ⅱ、Ⅲ和Ⅳ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0.83%、10.82%和10.22%,与处理Ⅰ差异显著(P<0.05);处理Ⅱ、Ⅲ、Ⅳ的NDF和ADF含量均显著低于处理Ⅰ(P<0.05)。
2.3 好气稳定性
TMR青贮的有氧稳定性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有氧暴露时间的延长,各处理TMR青贮的乳酸含量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而pH呈增加趋势,暴露4 d后的变化幅度较大。
2.4 TMR青贮的采食性及消化率
由表4可知,处理Ⅱ、Ⅲ、Ⅳ的采食量、采食率、干物质消化率、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处理Ⅰ(P<0.05)。其中处理Ⅳ效果最佳,其采食量为1.63 kg/d,采食量占体重的3.85%,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处理Ⅱ、Ⅲ、Ⅳ干物质消化率均在60%以上,而处理Ⅳ最高,达66%(P<0.05)。
3 讨论与结论
全混合日粮(TMR)是根据反刍动物营养需求量将各种粗精饲料及微量元素均匀混合的投喂日粮。与单纯的黄贮 相比,TMR技术通过各种饲料原料根据动物的营养需求进行搭配配合,调整和提供营养水平,改善适口性,增加采食量和采食率 [8,10]。
研究表明,TMR饲料经过发酵后,粗蛋白含量可以明显升高,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则不同程度下降[11-12]。笔者以玉米秸秆为主、添加复合菌、尿素和盐来配制TMR发酵饲料,研究不同添加剂对TMR青贮的发酵品质、营养成分、有氧稳定性以及采食性的影响。配制的TMR发酵饲料中,玉米秸秆占58%(干基),苜蓿、糖渣和配合精料分别占7%、12%和23%,是典型的母羊全价饲料。为期30 d的发酵贮藏过程中,各处理TMR无异常升温现象。TMR青贮的乳酸含量在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处理Ⅱ、Ⅲ、Ⅳ的pH在4.5~4.8范围内呈略升高趋势(P<0.05)。氨化处理可使秸秆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与木质素分离,引起细胞壁膨胀,能大幅度提高秸秆的含氮量[13]。该试验处理Ⅱ、Ⅲ、Ⅳ均添加1.5%尿素,其粗蛋白含量均增至10%以上,比对照大幅度增加。这与黄金华等[14]研究秸秆通过尿素氨化处理 90 d可以显著提高秸秆的粗蛋白含量的结果相一致。
发酵TMR有氧腐败变质主要是由酵母和霉菌等有害微生物增殖所引起的[15]。邱小燕等[16]研究表明发酵全混合日粮添加糖蜜有氧暴露6 d后各组乳酸、乙酸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均呈不同程度下降,pH在第12天显著上升,酵母菌数量和氨态氮/总氮比例明显增加。该试验在TMR青贮在有氧暴露6 d内各处理pH呈增加趋势,乳酸含量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但在前4 d内的下降幅度相对较小,其有氧稳定性较好。
杨晓亮等[17]研究表明动物饲喂发酵TMR采食量和采食速率提高30%,粗纤维降低10%以上,干物质消化率可以提高35%。该试验结果表明处理Ⅰ、Ⅱ、Ⅲ、Ⅳ采食量分别为1.45、1.53、1.56和1.63 kg/d,其中处理Ⅳ采食量最高,占绵羊体重的3.85%,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处理Ⅳ干物质消化率高达66%(P<0.05)。严平等[18]研究表明微贮处理秸秆后显著改善了适口性,羊的日采食量比饲喂未处理秸秆提高了16.7%,干物质消化率显著高于未处理秸秆,这与该试验结果相一致。
笔者通过研究不同添加剂对玉米桔秆为主的TMR青贮的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营养成分以及采食性的影响,得出以出结论:①各处理TMR青贮均达到了TMR青贮安全贮藏的目的,各处理的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②添加1.5%尿素的处理Ⅱ、Ⅲ、Ⅳ的粗蛋白含量均超过10%,并有效改善了贮藏性和适口性;③复合菌、尿素和食盐同时添加的处理Ⅳ的采食量、采食率及干物质消化率高于处理Ⅰ、Ⅱ、Ⅲ。由此可见,同时添加0.02%复合菌、1.5%尿素和0.1%食盐的处理Ⅳ效果最佳,在生产上可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2]玉祝,贾玉山,张秀芬.牧草加工贮藏与利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35-37.
[3]王富生,马俊孝,任红卫,等.微生物青贮剂在玉米秸秆黄贮中的作用[J].山东大学学报,2004,39(2):112-115.
[4]李瑜鑫,王建洲,刘锁珠,等.西藏高原玉米秸秆氨化处理效果及饲喂牦牛试验[J].当代畜牧, 2011(2):26-28.
[5]韩明鹏,高永革,王成章,等.玉米秸秆发酵饲料的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2010(2):242-245.
[6]车小平.玉米秸秆黄贮技术及其饲用性观察[J].中国牛业科学,2010,36(3):71-72.
[7]王晶,王加启,卜登攀,等.裹包贮存对全混合日粮品质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09(5):280-283.
[8]马书林,张峰,王昆,等. TMR饲喂技术对高产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8(8):4-5.
[9]朱进忠.草业科学实践教学指导[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399-400.
[10]周振峰,王晶,王加启,等.裹包TMR飼喂对泌乳中期奶牛生产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0,19(5):31-37.
[11]刘芳.奶牛TMR配方设计及发酵TMR的营养特性研究[D].广州: 华南农业大学,2008.
[12]薛祝林,宋丽梅,黄必志.添加尿素或食盐对高丹草青贮品质的影响[J].中国草地学报,2014,36(1):75-77.
[13]李日强,张峰,张伟峰.氨化和固态发酵玉米秸秆生产饲料蛋白的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25(6):1636-1639.
[14]黄金华,王士长,周贞兵,等.氨化及青贮秸秆的营养价值研究[J].饲料研究, 2009(11):65-68.
[15]王勇,原现军,郭刚,等.西藏不同饲草全混合日粮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研究[J].草业学报2014,23(6):95-102.
[16]邱小燕,原现军,郭刚,等.添加糖蜜和乙酸对西藏发酵全混合日粮青贮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影响[J].草业学报,2014,23(6):111-118.
[17]杨晓亮,孙启忠.发酵TMR粗饲料配方优化研究的意义[C]//中国草原发展论坛论文集.农业部草原监道理中心,中国草学会,2009:550-555.
[18]严平,余雪梅,郝桂英,等.玉米秸秆微贮饲料育肥肉牛效果观察[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534-4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