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题
《生命只有一次》。
二、教者
張晓锋。
三、教学内容
未来出版社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95---99页内容。
四、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生命只有一次》是未来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本单元以“珍爱自己的生命”为主题,包括四个主题活动:“生命只有一次”“拒绝不良习惯”“远离毒品”“快乐地生活”。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的重要性,使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的态度。
在这一单元开始设计了《生命只有一次》一课,学生只有明白生命的真正意义,才会珍爱生命,才会为后面的主题活动“拒绝不良习惯”、“远离毒品”、“快乐地生活”做好铺垫,对学生品格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教材首先通过生命的孕育过程以及“母亲日记”让学生体会生命的可爱和孕育生命的艰辛,接着通过两个小故事让学生从故事中受到启发,明确我们应该珍惜和爱护自己的生命,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教材的编排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去理解生命的意义,便于学生接受。
(二)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本,贴近生活为内容”是思想品德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我在教学中,始终积极实施新课程理念,创设教学情境,坚持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充分思考、想象与表达,构建学生展示独特内心世界和生动活泼思维活动的有效平台,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达到既发挥个体能动作用,又发挥群体效应的教学效果。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作用,把握好“引”与“导”的度,处理好教学中“教、扶、放”的关系,以教法启发、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能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通过学生的认知参与、行为参与和情感参与,提高他们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使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得到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目标
1、体会生命的可爱,知道自己的生命承载着许多亲人的爱和希望。
2、知道生命只有一次,是无比宝贵的,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3、知道保护自己的身体,珍爱自己的生命。
重难点:
体会生命的可贵,懂得珍爱生命。
教学准备:
1、学生调查、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
2、学生收集一些成长过程中的照片及有关材料。
3、学生收集父母写的《宝宝成长日记》。
(四)教学方法
合作交流与情景教学法相结合。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环节
1、激情导入,表述生命的唯一。
师:同学们,当我们看到小草翠绿,树影婆娑,听到虫鸣鸟叫,人群喧闹,闻到空气清新,百花芳香时,我们一定感受到了万物的欣欣向荣,感受到了世界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每一个生命都有不同的历程与价值,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无论对于谁来讲,生命都只有一次。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六单元珍爱自己的生命中的第一课“生命只有一次”。(板书课题:16生命只有一次)
2、感受生命的可爱。
活动一:听日记,看胎儿孕育图。
(1)师生共读 “母亲日记1”。
(2)学生看书上胎儿孕育简图,谈感受。
(3)教师总结:生命孕育的过程是充满期望的,是快乐的,幸福的,也是艰辛的。
活动二:观察特写图片。
(1)学生形容课本94页椭圆形的特写图片中的小男孩儿。(板书:生命真可爱)
(2)学生观察并讨论图中男孩儿的打扮与装饰,并体会其中的意义。
活动三:分享生命的成长历程
(1)小组活动,交流在爸爸妈妈眼中你有哪些可爱之处?父母在抚养自己的过程中最难忘的事。互相谈自己听到爸爸妈妈或者家人说这些时自己的感受。
(2)学生全班交流。
(3)教师读自己写给女儿的成长日记。
(4)学生讨论:我们的生命属于谁呢?
(5)最后总结:生命不只属于自己,还属于那些爱自己的人,也属于社会。
3、体会生命的价值。
《生命只有一次》。
二、教者
張晓锋。
三、教学内容
未来出版社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95---99页内容。
四、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生命只有一次》是未来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本单元以“珍爱自己的生命”为主题,包括四个主题活动:“生命只有一次”“拒绝不良习惯”“远离毒品”“快乐地生活”。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的重要性,使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的态度。
在这一单元开始设计了《生命只有一次》一课,学生只有明白生命的真正意义,才会珍爱生命,才会为后面的主题活动“拒绝不良习惯”、“远离毒品”、“快乐地生活”做好铺垫,对学生品格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教材首先通过生命的孕育过程以及“母亲日记”让学生体会生命的可爱和孕育生命的艰辛,接着通过两个小故事让学生从故事中受到启发,明确我们应该珍惜和爱护自己的生命,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教材的编排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去理解生命的意义,便于学生接受。
(二)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本,贴近生活为内容”是思想品德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我在教学中,始终积极实施新课程理念,创设教学情境,坚持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充分思考、想象与表达,构建学生展示独特内心世界和生动活泼思维活动的有效平台,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达到既发挥个体能动作用,又发挥群体效应的教学效果。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作用,把握好“引”与“导”的度,处理好教学中“教、扶、放”的关系,以教法启发、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能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通过学生的认知参与、行为参与和情感参与,提高他们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使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得到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目标
1、体会生命的可爱,知道自己的生命承载着许多亲人的爱和希望。
2、知道生命只有一次,是无比宝贵的,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3、知道保护自己的身体,珍爱自己的生命。
重难点:
体会生命的可贵,懂得珍爱生命。
教学准备:
1、学生调查、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
2、学生收集一些成长过程中的照片及有关材料。
3、学生收集父母写的《宝宝成长日记》。
(四)教学方法
合作交流与情景教学法相结合。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环节
1、激情导入,表述生命的唯一。
师:同学们,当我们看到小草翠绿,树影婆娑,听到虫鸣鸟叫,人群喧闹,闻到空气清新,百花芳香时,我们一定感受到了万物的欣欣向荣,感受到了世界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每一个生命都有不同的历程与价值,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无论对于谁来讲,生命都只有一次。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六单元珍爱自己的生命中的第一课“生命只有一次”。(板书课题:16生命只有一次)
2、感受生命的可爱。
活动一:听日记,看胎儿孕育图。
(1)师生共读 “母亲日记1”。
(2)学生看书上胎儿孕育简图,谈感受。
(3)教师总结:生命孕育的过程是充满期望的,是快乐的,幸福的,也是艰辛的。
活动二:观察特写图片。
(1)学生形容课本94页椭圆形的特写图片中的小男孩儿。(板书:生命真可爱)
(2)学生观察并讨论图中男孩儿的打扮与装饰,并体会其中的意义。
活动三:分享生命的成长历程
(1)小组活动,交流在爸爸妈妈眼中你有哪些可爱之处?父母在抚养自己的过程中最难忘的事。互相谈自己听到爸爸妈妈或者家人说这些时自己的感受。
(2)学生全班交流。
(3)教师读自己写给女儿的成长日记。
(4)学生讨论:我们的生命属于谁呢?
(5)最后总结:生命不只属于自己,还属于那些爱自己的人,也属于社会。
3、体会生命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