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方到西方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4770112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无论是在东方文化里还是在西方文化中,“理智”与“情感”都是被赋予生命化的概念与符号,都会不断被人们探讨与诠释。著名导演李安将简·奥斯汀的著作《理智与情感》搬上大银幕,并将这两个生命元素“理性”与“感性”阐释普世性与全球性,并成功融合东西方两种文化,将其的碰撞化解成最绚丽的花火。同时又一次向西方世界诠释他的华人身份,以独有的“中国式”文化赢得西方对东方文化的回流与认同。
  关键词: 《理智与情感》 普世性 全球化
  在众多从东方走向西方的华人导演中,李安无疑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位。从早期的“父亲三部曲”(即《推手》、《喜宴》和《饮食男女》)到《理智与情感》,他为西方世界展示了生动的东方文化观,将他别具一格的东西文化“碰撞”与“融合”展现得淋漓尽致。就如其他华人导演一样,李安也在竭尽全力地不断探索东方文化的出路。更重要的是他用自己独特的叙事风格和电影镜头表现手法向西方世界诠释他的华人身份,用“中国式”东方文化博得世界的文化认同。
  李安在台湾度过了青少年时期,父亲传统儒家思想教育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后来他来到了美国——这片集合西方现代文化之地进行学习与进修,这些生活经历使他深切体会到东西方文化的强烈冲撞,同时培养超越文化边界的艺术能力。轻松游走于东西方各类电影,超越与模糊华裔离散(Chinese diaspora,diaspora原指种子的离散,后指种族的迁徙移居现象)的边界,跨越文化的差异。(柯维妮,2012)本文拟从李安在1995年拍摄的《理智与情感》一片中为读者揭开他对跨文化独特诠释的一角。
  一、道不尽的普世议题“理智”与“情感”
  于1811年出版的简·奥斯汀的《理智与情感》表面上看是一部局限于18世纪的英格兰乡村小说,这个已经有两百年历史的故事却被李安阐释成具备永恒性与普世性的艺术作品。在初期开会讨论拍摄电影事宜时,李安曾提出简·奥斯汀叙事的普世性——“理智”与“情感”是“两个代表生命核心的元素”。19世纪的英国正遭受理性主义与感性主义两股力量的冲击,小说中的两个女主角是当时理性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代表,在这种叙事中的辩证挣扎背后,恰恰隐藏着它的普世意义。无论是简·奥斯汀本人还是李安都将这个故事的受众指向全球各地,指向英格兰以外的世界。
  《理智与情感》不是李安作品中最为夺目的一个,但是它真诚地道出李安大多数电影中最永恒的主题:理智与情感(理性与感性)。当制片人找到李安拍摄这部改编于著名英国女性作家简·奥斯汀于1811年出版的《理智与情感》时,很多人投以质疑的目光。但是李安却表示:他比20世纪的英国人还了解18世纪的英国,因为,中华和英国文化在习俗上有相似之处。如两种文化都强调压抑个人情感,谨守道德伦理底线。这一点让李安占有优势。在影片中,姐姐爱琳诺就是个守“本分”的代表,她深爱着成熟优雅的爱德华,但是在察觉到彼此财产身份的差距时,她深深地压抑了自己的情感,维持着英国淑女应有的矜持与小心谨慎。李安准确地拿捏到这份抑郁与哀伤,镜头中,艾玛·汤普逊饰演的姐姐爱琳诺静静地聆听着露丝侃侃而谈她与爱德华的情感与甜蜜时,眼神中流露出一丝丝忧郁。在伦敦与爱德华重逢时,她刻意陌生与小心翼翼。另一个例子,休·格兰特饰演的爱德华与爱琳诺试图交谈,但彼此的肢体语言却显示着他们潜意识要维持英国社会传统规范。李安在1996访谈中曾描述这一场景:“我坚持他们只是坐在那里,拍一个远景镜头,休·格兰特的脸在暗处,两人无法移动或触碰彼此……我觉得这是非常中国式的。”(Michael Pye,1996)这些都是李安在运用东方情感中的保守含蓄解释西方英国古典文化的优雅与矜持。他坚持电影里面的“言志”与“抒情”都是他自己的,他把东方文化、东方情思投射到人物身上,于细微处委婉流露。
  在影片中与姐姐形成鲜明对比的妹妹玛丽安,却是年轻感性的代表。由凯特·温丝莱特饰演的玛丽安,年轻﹑漂亮﹑热情洋溢。由于一次偶遇,她邂逅了同样激情四射的威洛比,俩人旁若无人地讨论莎士比亚、乐曲,他们乘坐着马车风驰电掣地经过所有人身旁,欢乐的笑声感染了很多人,包括她那理性的姐姐。镜头里,爱琳诺看到玛丽安与威洛比耳鬓厮磨,威洛比取下玛丽安的一绺头发作为定情信物。爱琳诺的眼中流露出了羡慕与渴望。而随着故事的发展,威洛比为了还债娶了一位经济殷实的小姐,抛弃了玛丽安。玛丽安悲痛欲绝,在一个雨夜中她患上了严重的肺炎,生命濒危。影片中,李安运用高耸而丑陋的树篱创造出了微妙的情感变化,同时为玛丽安崩溃的身体与情感提供了理想背景。在拍摄玛丽安病卧在床的房间时,我们可以看到一只中国花瓶。花瓶上有一个醒目的汉字“囍”;这个小道具很明显是导演特意添加的,“囍”字是关乎喜悦、幸福的,也是中国传统婚姻习俗用语——喜结连理。在这个时候这个房间的出现,显得格外讽刺与悲伤,透着淡淡的中国式哀愁。
  在影片的末尾,理性的爱琳诺在收到爱德华诚挚的求婚后,她喜极而泣,这一哭不仅爆发出的是爱琳诺感性的眼泪,还释放所有人心底的欲望;而感性的玛丽安在洗尽铅华之后,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倾听着布兰登上校温柔深沉的诗歌朗诵,展现给观众这位内心情感丰富的少女理性沉淀的一幕。这是李安给予简·奥斯汀在作品中想要达到理智与情感如何平衡的答案,当然这一永恒主题的讨论在李安其他作品中还在继续。如《卧虎藏龙》中的“玉娇龙”就是“情感与欲望”的代表;“李慕白﹑俞秀莲”则代表了“理智与道德”。而在影片《断背山》中,理智与情感则投射到一对男男主角身上,蓝天白云、绿地羊群背景下的“断背山”就是无拘无束的“情感”;离开这里回归现实社会﹑家庭中时,他们又被“理智”束缚。“鱼”与“熊掌”如何兼得,这也许是李安一直都想揭开的迷。
  二、说不完的东方与西方“全球一体化”
  很多学者认为李安是边缘化的导演,甚至是美国化的导演。他的电影是东西方文化杂糅的产物,以西方世界为中心,以西方人为视角凝视古老的东方文化,从而模糊成一种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概念不只被理解为对立的综合与超越,也被理解为地理在地形与地域概念的再现,包括民族主义﹑认同﹑叙事与民族性。(柯维妮,2012)根据后现代理论家安东尼·吉登斯的说法:全球化导致世界各地社会关系的加强,使各个遥远之处彼此相连,各地发生的事往往受到遥远地区事件的影响,反之亦然。   简·奥斯汀的作品中已经不仅有篱笆﹑房舍﹑一场场的舞会和一次次的林间草地漫步,她的小说中也呈现出当时英格兰殖民地与英格兰以外的全球世界。小说《理智与情感》中有这样一个场景:爱琳诺提到布兰登上校曾在东印度群岛服兵役,她说:“他见的世面多,到过国外,读过书,肯动脑筋。我发现,在各种问题上,他都能给我很多教益。”玛丽安不屑地说道:“那就是说,他告诉过你东印度群岛天气热,蚊子讨厌喽。”“也许,”威洛比说:“他见多识广。还知道什么乃波不﹑金莫黑和轿子吧。”显然这个场景不只说明威洛比与玛丽安在心灵上的狭隘与偏见,同时让读者看到简·奥斯汀已经观察到当时英格兰经济与海外属地的密不可分的联系。
  李安对简·奥斯汀《理智与情感》中18世纪末英国的描绘多处暗示全球一体化与多文化时代的来临。在电影中,他刻意加强一个在小说中几乎可以忽略的角色——玛格丽特的戏份,凸显全球一体化的影响。片中,小玛格丽特(艾米丽·法莎饰演)最喜爱的书是一本世界。
  地图集,她经常在图书室中翻阅,爬到树屋中钻研。在影片中,小玛格丽特不再是一个不谙世事、翘首等待着参加社交年龄到来的小女孩,相反她成为一个想走出田野屋舍、走出英格兰的小探险家。其中有一个场景:玛格丽特因为要搬离家园而生气躲在书房的桌子底下,爱琳诺想哄她出来。这时爱德华刚好经过,他与爱琳诺唱起了双簧。爱德华:“哦,达什伍德小姐,对不起,不知道您有没有准确一点的地图集?”爱琳诺:“应该有的。”爱德华:“好极了。我想查查尼罗河的位置。我姐姐说在南美。”爱琳诺:“哦,不对,不是的。她错得太离谱了,我认为是在比利时。”爱德华:“比利时?不是吧,你说的肯定是窝瓦河。”玛格丽特这时从桌下钻了出来:“窝瓦河……”最后玛格丽特将地图集塞到爱德华的手中并更正道:“尼罗河的源头在阿比西尼亚。”爱德华:“是吗?谢天谢地!你好,初次见面,我叫爱德华·菲拉斯。”
  电影中李安将玛格丽特设定成了一个有趣的角色,不仅渴求对外面世界的探知,还想将来成为一名女海盗。玛格丽特的海盗具有深刻的意涵,同时带有全球化的与女性主义的视角。(柯维妮,2012)海盗的奇思妙想在爱德华与爱琳诺的一场对话中得以阐释:爱琳诺:“玛格丽特一直想去旅行。”爱德华:“我知道。她不久就要带领一支军队到中国去。要我做她的奴仆,只要她不会苛待我就好。”爱琳诺:“你要做些什么?”爱德华:“比剑﹑管理甜酒﹑拖甲板。”爱琳诺:“啊!”
  全球化的进程是一段漫长的历史,始于地图出现、海上旅行与全球探索。(Edward Said,1994)全球化造就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糅合,显示了全球化的真实性质,凸显了李安等许多华人导演在寻求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过程中的真实感受。
  三、结语
  “理智”与“情感”都是被赋予生命化的概念与符号,不断被探讨与诠释。著名导演李安将这两个生命元素“理性”与“感性”阐释出普世性与全球性,并成功地让两种对立文化融合,将其碰撞化解成最绚丽的银幕花火。同时在东西方文化不断较量与角逐中,如何使华人界定自身的文化身份,以及如何让整个世界产生对东方文化的回流,是李安一生都在追寻的问题。李安在与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学生座谈中曾说道:大家跟着西方走到现在,文化上、社会上出现很大问题。地球生了很大的病,东方有很好的东西可以回应。大家能齐心协力,在中国文化、东亚文化里闯出一条路。
  笔者认为这不仅是李安等众多华人导演的职责与希冀,更应该是所有华人都应该引以为己任的事情。尤其要靠“90后”、“00后”维系东方文化,向西方世界展示宽厚仁和的一面,使其在全球化新文化格局中大放光彩。
  参考文献:
  [1]Jane Austin.Sense and Sensibility[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12.
  [2]Michael Pye.Austen Viewed from Mars[J].Daily Telegraph,27 January,1996,A1.
  [3]Whitney Crothers Dilley.The Cinema of Ang Lee:The Other Side of the Screen[M].Jinan:Shandong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Press,2012.
  [4]简·奥斯汀.理智与情感[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5]李晨.李安电影的东西方文化观——解析“父亲三部曲”[J].华文文学,2004(2):24-30.
  [6]邹威华.族裔散居语境中的“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以斯图亚特·霍尔为研究对象[J].文化研究,2007(2):83-88.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3年度山东工商学院青年科研基金项目“外语教学多模态探索”(课题编号:2013QN081)的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摘 要: 小学生在丰富的数学问题情境中可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创设数学问题情境要达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的目的.从而在数学情境中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便成为学生的一种“数学化”的学习过程.  关键词: 数学情境 问题提出 教学实践  1.教学设计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
摘 要: 立体几何中最值问题可通过引入几何变量,建立变量间的函数关系,再有效利用均值不等式解决问题,也可采用化归的思想方法,将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平面几何问题。本文拟通过一道立体几何的最值问题,探讨用均值法与导数法解决此类问题的优缺点。通过比较发现,导数法是解决立体几何最值问题较快捷、有效又易理解的一种方法。  关键词: 定义法 均值不等式 求导法 立体几何  1.引言  求解最值问题通常在函数中出
摘 要: 英语课堂上的活动既承载了一节课上相关的知识重点和难点,又反映了一位教师的匠心独具和个人风格。一个成功的课堂活动在设计和开展时要兼顾不同的方面,如果能做到三个兼顾,那么不管学生的回答怎样,教师都能化惊为喜,转尴尬为亮点。  关键词: 课堂活动 自主性 铺垫  中学英语课堂上的活动既承载了一节课上相关的知识重点和难点,又反映了一位教师的匠心独具和个人风格。从课堂设计这个角度来说,学生要通过课
摘 要: 高校的学风建设评价研究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原则。本文立足宁波大红鹰学院,研究高校学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对宁波大红鹰学院的七个学院学风建设进行分析。且运用科学方法对学院学风建设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提出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建议,更好地为高校学风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上的支撑依据。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高校学风建设 评价体系  学风是体现一所高等学校的办学理念、人
摘 要: 表现语文需要倾情阅读、倾情写作。精彩片断是文采涨溢的珠玉。学习精彩片断描写是作文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阅读中积累,在积累中比照,从初级的东施效颦的引借到雕字琢句的斟酌仿作。联想架设起事物间桥梁,使仿的创造性有了充分自由的发挥空间,精妙的仿能闪现出创新的火花。  关键词: 小学生 写作能力 培养途径  语文需要倾情阅读、倾情写作。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尺度,也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
近年来,在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影响下,人们对个体差异的理解发生深刻变化,由过去认为的认知能力强弱差异、个体差异转变为认知结构、发展速度及心理特质的差异。这就使我们意识到:要真正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发挥幼儿学习主动性,就必须使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进度等适合每一个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水平,个别化学习活动正是体现了新的学习发展观。  对个别化学习活动的研究,是课程组成上的一个突破,一种尝试,目的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诗词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有一定难度,“以趣入境走进诗意”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对语文教学有很大启发。相较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在“以趣入境走进诗意”中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所要学习的诗词内容,这样就会大大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提高学生对诗词的鉴赏能力。本文就“以趣入境走进诗意”的重要意义进行阐述并对如何更好地“以趣入境走进诗意”提出建议,以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衡量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主要是看学校的高考升学率,尤其是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名牌大学的学生人数。高考录取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名牌大学的,备受社会和领导的高度关注,也对学校的声誉影响较大。因此,高中学校几乎都在抓尖子生培养,我校也组建了培优班。高三尖子生班辅导的学生都是学校各班优秀的学生,学校组织最好的教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培训或辅导。在培训的过程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部分学
我校自从2014年夏天开始参与全国教学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生本教育的观念和实践模式研究,迈入“生本教育”实验大军以来,所有担任生本实验的老师们都首先认真学习郭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一书,确立全新的教育理念,主动改革,大胆探索。2006年9月,我开始在小一(1)、小一(二)班进行英语生本教育改革实验,我与我的七十一个孩子已经共同度过一学年。在这一年当中,我与孩子们共同研究,共同学习,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教育呈现出:只是以书本知识为学生学习的全部内容,对于实践活动一窍不通,从而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低下。尤其是在中职财会专业上,此类问题表现得比较突出,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国教育部提出了要大力加强学生课堂的社会实践能力,因此,学校要以实践技术为教学中心,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实行高质量的教学,通过有效而全面的课堂实践,进而促进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