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村因何遭血洗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u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2年8月26日,全世界人民都沉浸在第20屆奥运会开幕的喜悦中,谁也没想到,这届奥运会的举办地——慕尼黑将会发生一起骇人听闻的大血案。
  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位于慕尼黑市郊,奥运村在仅隔一条高速公路的东南方。9月5日3时,一行人悄悄靠近奥运村31号楼。他们身穿红色运动衣裤,或手提小皮箱,或背负运动员常用的装备包。没人怀疑他们,因为除了运动员,不会有人去那里。
  这七名身材高大的壮汉来到31号楼的围墙外,以叠罗汉的方式迅速跳进院内。在黑暗处他们脱下红色运动服,换上黑色“夜行衣”,套上面罩,打开随身带来的箱包,熟练地将箱内的零件组装成一支支极具杀伤力的冲锋枪。这批由巴勒斯坦“黑色九月”组织派出的行动小组,旨在袭击居住在31号楼第2层的以色列体育代表团,他们打算抓几名“活口”,来交换被以色列当局监禁的巴勒斯坦人。
  当巴勒斯坦人踢开房门,用冰冷的枪口对准以色列运动员的脑袋时,运动员们立刻从睡梦中醒了过来,俯首帖耳地听从这些巴勒斯坦人的命令。这时,不幸发生了。一位以色列摔跤教练员正在上厕所,听见屋内的异常声音,慌忙中猛地冲出房门,跑到走廊上准备报警,被埋伏在外的黑衣人一梭子弹扫过去,头部、腹部同时中弹,立即倒在血泊中。另一名以色列裁判也企图逃跑,同样在走廊上饮弹身亡。
  9月5日清晨,慕尼黑警察总监、奥运村村长以及原西德政府内务部长率武装警察把31号楼包围得水泄不通。此刻,31号大楼被荷枪实弹的巴勒斯坦人牢固地把守着,如遭到强攻必然造成人质生命危险。警察通过电话与巴勒斯坦人对话,了解到他们扣押了九名以色列运动员作人质。
  巴勒斯坦人的要求很简单,他们请原西德政府转告以色列:必须在三小时内无条件释放被关押的200名巴勒斯坦游击队员,否则,每隔两小时枪杀一名人质。
  德国人立即拨通了联合国秘书长的电话,把这里发生的严重事件原原本本地做了汇报。国际奥委会主席宣布:为了维护奥林匹克的神圣尊严,同时也为了所有运动员的安全,第20届奥运会将从9月5日下午起中断比赛。
  慕尼黑的枪声不但震惊了原西德政府,也震惊了拥有132个成员国的联合国,联合国向埃及、阿拉伯国家的首领们,向巴勒斯坦的领导人、以色列的铁腕人物发出呼吁,强烈要求不要诉诸武力,而是和平解决奥运村的人质问题。一夜之间,全世界有十亿人的双眼紧紧地盯着电视屏幕,慕尼黑奥运村的31号楼变成了整个世界密切注视的焦点。
  经过从9月5日上午到晚10点的“马拉松式谈判”,虽然原西德政府与巴勒斯坦武装分子没有达成释放人质的协议,但德国人却赢得了时间。德国人明白,巴勒斯坦人肯定不会在31号楼里坚持太久,他们一定会想方设法逃离这块是非之地,以减轻舆论对他们的压力。
  果然不出所料。不久,巴勒斯坦人押着九名以色列运动员从31号楼出来,走进按劫持者要求准备好的一辆大轿车,然后分乘三架直升机飞往慕尼黑郊外的机场,那里有一架波音飞机在等候他们,准备把他们送往另一个安全的国家里去。
  然而,就在两名巴勒斯坦人押着一名原西德机械师战战兢兢地登上舷梯,走进黑洞洞的机舱时,其中一名巴勒斯坦人在极度紧张的情况下神经质地扣动了扳机,将德国机械师一枪打死。随着这“砰”的一枪,十几盏探照灯像听到了信号枪,齐刷刷地把强烈的光束集中照到机场。与此同时,德国联邦卫队的几十名神枪手与巴勒斯坦人展开了枪战。巴勒斯坦人在四面包围之中,穷于应战,死的死,伤的伤,战斗很快结束了。九名以色列运动员人质无一生还;七名巴勒斯坦劫持者有四人被击毙,三人被活捉;西德方面有一名机械师和一名警察被打死。至此,举世关注的慕尼黑血案经过不到24小时以流血而宣告结束。
  1972年9月6日下午4时30分,慕尼黑体育场上空的奥运圣火光彩夺目,体育场内的所有人和全世界数以亿计的热爱和平的人们,向血案中遇难的运动员和工作人员表示哀悼。第二天,国际奥委会主席宣布,第20届奥运会继续举行。此时,体育场内掌声雷动,人们欢呼奥运圣火永不熄灭,渴望世界和平,永无战争。
  编 辑 / 冰 如
其他文献
在家里,我一直心安理得地当着“小皇帝”,什么家务都不做,对长辈呼来喝去,还洋洋得意。可是有一天,“小皇帝”忽然长大了……  那天中午,我补习完英语才刚回到家,一开门就听见奶奶痛苦的呻吟声,我急忙冲上楼,看见奶奶在床上挣扎。  “您怎么了?”我将她扶起来。奶奶痛苦地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我腰痛。中午你到外面吃些东西吧。”  我刚想去外面吃饭,脑子里却闪过一个念头:我去吃饭了,奶奶怎么办?  从未做过
据《太平广记》记载,苏州太湖人松江口处鱼群汇集,向来是打鱼的好去处。唐德宗贞元年间,有十几个渔人驾着几条小船,驶到这个地方下网捕鱼。孤帆点点,碧波荡漾,抛下渔网之后,渔人们便三三两两地聚在船头闲聊。  过了一阵子,有位经验丰富的渔夫朝大家做了一个手势,渔民们便分散开来,前去收网。照平常的经验,他们每一网下来,都能捞到几十甚至上百条鱼,可是今天的网都拉上来以后,竟然一条鱼都没有,渔网中只有一面镜子。
妈妈要出去买东西,说一个小时后回来,让我来照顾弟弟,我心里美滋滋的:照顾小孩那么容易,弟弟又那么可爱,我能不高兴吗?  妈妈出门的时候再三强调,别把弟弟弄醒。我哪儿听得进去,只说了一句:“行了,妈妈,您就放心吧!”  妈妈刚走不久,卧室里忽然传来“哇”的一声,我赶紧跑过去,还没进门就闻到一股臭味。弟弟的哭声震耳欲聋,慌了神的我赶紧把弟弟抱起来,原来他拉了一身粑粑,我赶紧把他抱到厕所用热水清洗干净,
大眼睛、肉嘟嘟,蒙娜丽莎表示很喜欢。  怪不得人们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果然萌萌哒!  这个模仿只给60分,摄影师一定忘了提醒小女孩的腿部姿势。  眉毛不够有个性,粘个布条来充数。  忽略服饰,小眼神里全是戏。  美女與萌娃有时就差兩条小辫子的距离。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染发已成为当今社会的流行时尚。其实,染发现象自古有之。苏东坡诗云:膏面染须聊自欺。这里的须,是胡子和头发的总称。意思是说,满脸褶子已经是既定事实,将头发染黑,看起来年轻点,也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苏东坡作此诗,是对当时染发这一现象的贬斥和批评。  那么古代是怎样让头发变色的呢?东漢《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一些能使白发变黑的植物,如白蒿。汉代以后,人们认识和采用的染发剂越来越多。《本草
历史上,乾隆是一个开明的君主,他善抓大事,治国理政屡屡有大手笔;同时,他也是个心细如发的人。  乾隆登基不久,工部递上来了一个关于基建的折子,请求朝廷拨款。本来,这并不是一个重要的折子,请求拨款的数额也并不多。大臣们以为,乾隆每天要阅上万字的折子,像这种不太重要的折子,估计乾隆瞄一眼也就批了。于是,主办人员在折子里加了两句话,要修缮太庙里的灯,申请纹银300两并200串钱。没想到,乾隆每天虽然很忙
元代名医朱丹溪自幼天资聪明,读书过目成诵,文章辞赋一挥即成。当他踌躇满志地准备参加科举时,他的父亲病故了,母亲也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下得了一种叫脾疼的病。这种病疼起来非常痛苦,朱丹溪请了不少医生来治疗,但都毫无效果。朱丹溪发现这些医生虽有一定的医术,但因受当时社会风气影响,习惯盲目搬用医书《局方》,开的药大同小异,以致母亲吃下去一点儿效果也没有。朱丹溪深深体会到:“医者,儒家格物致知一事,养亲不可缺。
南朝宋文帝的六儿子刘诞性情谦恭,有勇有谋,很受属下敬爱。当初宋文帝的太子谋反,一同起兵讨伐的有后来的孝武帝刘骏、刘诞等四人,另两位在后来的反叛当中被清除,到孝武帝登基时,只剩下刘诞。  孝武帝性格多疑,他继位后,刘诞的特殊地位让他又疑又怕。刘诞自己也不懂得韬光养晦,他居功自傲,大肆营建府第和园池,规格很高,穷极工巧,为一时之冠,而且府第之内收藏了大量的精甲利器,孝武帝对刘诞越来越不放心。孝建二年(
贾宝玉是出身尊贵的官二代,集万般宠爱于一身。然而,这样一个万人艳羡的天之骄子曾向柳湘莲透露:“我只恨我天天圈在家里,一点儿作不得主,行动就有人知道,不是这个拦就是那个劝的,能说不能行。”仔细想来,宝玉的生活确实如此。  首先,長辈们不用说,各自采取措施掌握宝玉平日里的言行。  望子成龙的贾政在宝玉的私生活上,通过赵姨娘和贾环母子取得了不少绝密的消息:先有贾环密报“宝玉哥哥前日在太太屋里,拉着太太的
西魏大统元年(535年),大将军宇文泰辅政,11岁的皇长子元钦被立为太子。他是个清秀的少年,浓密的头发早早地绾成了髻,双目生辉,带着些许皇家子弟没有的恬淡亲和。他喜欢独坐树荫下,看着从树上掉落下来的朵朵白花。他抬头望天,心中酸楚万分,可那积蓄于眼眶里的泪水却倔强地不肯落下。  这时,她来了。她是随宇文泰一起来的。宇文泰牵着她的手来到了元钦面前,眼里露着鲜见的慈父温柔,说:“这是小女云英,来和殿下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