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物理治疗对机械通气患者膈肌功能的影响

来源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_4111029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胸部物理治疗对机械通气患者膈肌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有创机械通气患者5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29例和对照组25例.试验组在常规机械通气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胸部物理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机械通气护理措施.两组分别于干预前、干预3d、5d后,测量患者吸气末膈肌厚度、呼气末膈肌厚度、膈肌增厚分数.在干预前及干预5d后行动脉血气分析,计算患者氧合指数.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脱机成功率的情况.结果 干预3d、5d后,两组吸气末膈肌厚度、膈肌增厚分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气末膈肌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5d后,两组氧合指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脱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部物理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膈肌功能和氧合状态,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
其他文献
通过对肺康复概念及其对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的价值、实施前评估、应用方法、评价指标等内容进行综述,旨在为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早期、安全开展肺康复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
目的 促进机械通气患者早期康复运动相关证据与临床实践更好地结合,为危重患者早期康复运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获取ICU成人机械通气患者早期康复运动最佳证据,在贵州省某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