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启用大型水底太空望远镜

来源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ax_6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13日,俄罗斯科学家在贝加尔湖启用了北半球最大的水下太空望远镜——贝加尔-GVD,计划用其进行中微子观测,以便更好地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据了解,该望远镜自 2015 年开始建造,由捷克、德国、波兰、俄罗斯、斯洛伐克科学家合作完成。由于水可以作为观测中微子的有效媒介,同时考虑到贝加尔湖的容积、深度、清澈度和冰覆盖,最终该望远镜被安置在距离湖边 4000 米、水深 750米 至 1300 米的位置。
  俄罗斯联合核子研究所研究员表示,过几年,该望远镜的体积就可从目前的半立方千米扩大到 1 立方千米,与美国南极研究站极冰下的“冰立方”匹敌。
  日本下一代主力火箭H3全貌亮相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当地时间3月17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在种子岛宇宙中心(鹿儿岛)的发射场设置了下一代主力火箭“H3”1号机。由搭载主力引擎的第一节和安装在其上部的第二节等连接而成的火箭全貌首次亮相。
  据报道,受降雨影响,作业较预定时间晚20分钟开始,没有出现明显故障,历时约45分钟设置完毕。
  直到18日,该火箭将填充作为燃料的液氢和液氧,进行“极低温检查”以确认机体性能。火箭力争今年内发射升空。
  H3火箭全长63米、直径5.2米,是日本国内最大的液体燃料火箭。与目前的H2A火箭相比,它能发射1.3倍以上重量的人造卫星。
  超灵敏“分子温度计”可提高肿瘤治疗准确性
  近日,俄罗斯与芬兰两国研究人员合作,研制出医用超灵敏分子温度计,可在分子水平进行超精密测温,有助于提高各类肿瘤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相关研究发表在《材料与设计》杂志上。
  先进的肿瘤治疗方法需要在单分子水平定期准确地测量生命系统的温度,但理论计算和现有的温度计极不方便,且不能保证测量的高精度。
  研究人员罗曼·阿卡索夫称,“分子温度计”是一类光学特性随温度变化的物质,他们合成了两种这样的物质,并研究了其发光特性。合成物质属于一类经过充分研究的水溶性卟啉,易于合成与修饰。加热时,其发射光谱和荧光“寿命”发生变化,可将温度变化精确到0.1℃。
  此外,研究人员发现其中一种化合物在激光照射下具有足够的毒性,不仅可用作“分子温度计”,还可用作带有内置温度计的成熟光动力药物,以对抗肿瘤细胞。
  2D到3D绘图首次用笔就能实现
  近日,在一项发表于《科学·进展》的研究中,来自韩国首尔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打造了一只可以直接实现3D打印的“神笔”。这只笔的外观像一只普通的马克笔,但用其在2D平面上进行绘画后,只需要将图像在过硫酸钾溶液中浸泡3分钟,2D绘画就会变为3D物体。
  据了解,这一神奇工艺得益于两种特殊的颜料。红色颜料含有表面活性剂,在遇水溶液时能够膨胀,能让2D绘画变得立体。而黑色颜料不含表面活性剂,可以牢固地附在2D平面上,起到固定红色颜料的作用。而过硫酸钾溶液则可以将3D物体迅速定型,使其能方便地从附着物上取下。研究人员表示,这一技术有助于实现3D打印技术的大规模使用。
  野生倭黑猩猩首现跨群收养事件
  《自然·科学报告》近日发表的研究称,日本京都大学科学家对野生倭黑猩猩种群的观察显示,有两只幼崽可能曾被来自不同社群的成年雌性收养。
  研究人员之所以相信发生了收养行为,是因为他们观察到了两只成年雌猩猩玛丽亚和基奥对两只幼崽佛洛拉和露比表现出了“母爱行为”,包括背在背上、理毛、哺乳,以及一直筑巢,且持续时间分别超过了18个月和12个月。此外,他们没有观察到玛丽亚和基奥的社群对佛洛拉或露比表现出攻击行为。对粪便线粒体DNA样本的分析也显示,幼崽和它们的照顾者之间并非亲生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倭黑猩猩的收养行为可能不仅发生在收养母亲与亲生母亲有血缘关系或社交联系的情况下。科学家认为,潜在收养行为可能源自倭黑猩猩的利他主义、对幼崽的喜爱,以及对本社群外的个体具有很高的包容性。
  植物和土壤能“此消彼长”互换储碳能力
  3月25日,英国《自然》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当二氧化碳水平升高导致植物生物量增加时,土壤能够储存的碳量反而会减少。由于当前的陆地碳汇模型并没有计入这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因此未来的气候变化模型和预测数据,都可能需要修改。
  据了解,陆地生态系统每年大约能去除30%的人为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植物在借助光合作用促进自身生长的过程中能固定二氧化碳,而土壤可以把碳作为分解生物量封存起来。不过,目前并不清楚这种碳汇会对二氧化碳排放的持续增加作何反应。
  研究团队指出,这种互为消长的关系,可能与植物获取营养的方式有关。生长过程中,植物的根部会从土壤中汲取营养元素,而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会降低土壤的固碳能力。
  最小可自动折叠千纸鹤诞生
  近日,一只千纸鹤登上了最新一期《科学·机器人》的封面。与传统千纸鹤不同,这只千纸鹤只有大约100微米长,并且通电即可自动折叠。这是由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研发出的可自折叠、具有记忆功能的微米级传动装置。该装置在施加电压时,利用铂的氧化反应以及改变铂片的位置,可实现多种折叠结构的精准调控。实验表明,该装置能在100毫秒内完成折叠,并可重复折叠上千次。
  目前,该团队正在尝试将该装置应用到纳米机器人上,实现机器人的行走。纳米机器人在医疗卫生、机械制造、军工装备等领域均具有广泛前景,新研究或能有助于寻找与机器人相配的传动装置,解决这一长期无法解决的问题。
  新材料能从水中提取可再生能源
  近日,瑞典林雪平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材料——纳米多孔立方碳化硅(3C-SiC),它可以捕获太阳能,并将水分解以生产氢气。
  研究人员称这种材料为纳米多孔3C-SiC,它有很好的性能,可以利用阳光从水中产生氢气。实验显示,这种新型多孔材料可以有效地捕捉和收集紫外線和大部分可见光。而且,这种碳化硅有许多非常小的孔,多孔结构促进了具有所需能量电荷的分离,而小孔隙则提供了较大的活性表面积,增强了电荷转移,增加了反应位点的数量,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水分解效率。
  “我们已经证明纳米多孔3C-SiC具有更高的电荷分离效率,这使得水分解氢效率比使用平面碳化硅好得多。”该研究负责人、林雪平大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系高级讲师孙建武(音译)说。
其他文献
由北京农学院教授万平与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凌宏清和田志喜领衔的研究团队联合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国际半干旱作物研究所,历经两年多的攻关,率先完成小豆全基因组测序,绘制出高质量小豆基因组草图,解析了小豆籽粒淀粉和脂肪积累的分子机理。这一研究成果于10月12日在《美国科学院院刊》杂志上在线发表。
4月23日,中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和“雪龙2”号两艘极地科学考察船,返回位于上海浦东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这标志着中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首次“双龙探极”圆满完成。  中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历时198天,两艘极地科学考察船行程共7万余海里。考察队圆满完成南极陆地科学考察、工程技术维护以及南极罗斯海、宇航员海、阿蒙森海等相关海域调查,共完成62项既定任務,取得丰硕成果。
经济总量接近100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发布的2019年中国经济成绩单,凸显中国经济里程碑式的新跨越。  大国经济,自有其特质。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中国经济仍然实现6.1%的增长,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展现强大发展韧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稳中有进的发展大势  GDP同比增长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40万亿元、城镇
10月18日,武汉邮科院对外宣布,我国超高速超大容量超长距离光传输基础研究再创新纪录,实现200Tb/s超大容量波分复用与模分复用的光传输,相当于24.02亿对人在一根光纤上同时通话。
雄鸡一声天下白。  翻开老黄历里的记忆,大年不是雄浑的子夜钟声迎来的,新春不是欢快的爆竹烟花迎来的,而是雄鸡高亢的啼鸣迎来的。雄鸡一声声高唱,一天天高唱,唱出了草木葳蕤、百花竞放春光。  2017年是农历丁酉年,又一个鸡年光临人间。  在约1.5亿年前,鸟类从恐龙中进化出来。始祖鸟一直被认为是鸟类祖先,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等人用最新的系统发育学分析发现,始祖鸟应属于早期恐爪龙
无电池电动牙刷  这款电动牙刷无需电池或充电,只要轻转牙刷底部2圈,即可在2分钟内产生8万次的震动,堪比市面上高端电动牙刷。此外,牙刷内置压力探测器,当你刷牙力度过猛时便会停止,避免对牙龈造成伤害。  自行车挡泥板  Quickguard是一款自行车挡泥板,为车手在雨天和泥泞路面骑行而设计,徒手即可安装。该挡泥板采用的铝材轻便坚固,且不会刮花车身涂装。  快速氧气面罩  火灾发生时情况万分火急、耽
20世纪20年代,《爱的教育》中文版译者、中国近代教育家夏丏尊先生曾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代表,要把爱融入教育,要学会爱学生。有了爱,心里充满阳光,近年来频频见诸媒体的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也就不会发生了。  2017年1月3日,郑州一家幼儿园孩子的家长们报警称孩子在幼儿园遭到老师殴打。幼儿园多名孩子说,全班
太赫兹射线对应的频率范围在电磁光谱的红外和微波之间,能穿透几乎各种材料且不会造成损害,因此,太赫兹摄像头在非侵入性高分辨率成像领域运用潜力广泛。但传统太赫兹成像技术用不可弯曲的材料制成,只适用于检测平面样本。近日,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川野由纪夫和同事利用碳纳米管研发出首个可移动、可弯曲、可穿戴的太赫兹扫描仪,能对包括人体在内的三维卷曲物体进行成像检测。
不用电,只要有光,就能上网!8月24日,全球首款商品级超宽带可见光通信专用芯片组在首届智博会上发布,该芯片组可支持每秒G比特量级的高速传输,标志着我国可见光通信产业迈入超宽带专用芯片时代。   有光照就可上网  “现在我们知道有Wi-Fi,未来我们还将知道LiFi。以前大家知道光线可以提供照明,但是现在光也可以用来传递信息了,有光就可以上网的梦想实现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说,“用可见光通
在量子科技领域,一场激烈的竞赛正在展开。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测算……如今,量子科技已成为全球科技大国集中发力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前沿阵地。掌握创新的主动权,才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抢抓量子科技发展机遇,中国已按下“快进键”。  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量子科技研究和应用前景举行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并达成共识:要充分认识推动量子科技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量子科技发展战略谋划和系统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