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外一首)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pomo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怀揣着梦想
  背負着重压
  一个人默默地
  默默地行走在长路上
  我思绪辗转、纷杂
  难以言说过往的艰辛
  付出的代价
  也不明了未来如何
  望眼山重水复
  心中七上八下
  是啊,要说一点不怕
  那不是真话
  然而又何曾想过退缩
  跋涉,攀登
  拼搏,奋发
  我一路践行志愿
  迈开坚实的步伐
  成 ?熟
  是心知自己斤两
  明了前行方向
  稳稳地迈开脚步
  是平和看待世事
  从容面对得失
  沉静地品味甘苦
  是忙忙碌碌劳作
  随遇而安生活
  一天天,一年年
  不甘心还舒心
  不满足又知足
  (编辑 思智)
其他文献
站牌旁  公交车孤独地等待着乘客  沙漠里  一眼泉水渴盼着濒死的旅人  办公室内  叉腰嗔目的他与和善的老师  深夜里  或许你也在思念我  人世間  最大的事莫过生与死  (编辑 思智)
盘点新世纪的中国人阅读史,一个强烈的感觉是:好书太少!  从被无数中国人动来动去的“奶酪”,到穷爸爸、富爸爸,从张悟本的绿豆,到决定成败的细节……回头看看才恍然大悟:这个世界上居然有那么多人人皆知却根本不值得读的书啊!  有人曾貌似赌气地说:看,那些无耻的书在畅销!但在阅读日趋碎片化、鸡汤化、趋同化的时代,看榜读书依然是大众最省心的做法。于是出现了越来越惹火的书名,越来越市侩的腰封…… 有业内人士
追捕
期刊
寻常的日子里,或者是在静谧的黄昏,或者是在悄然的雨夜,窗前独坐,我喜欢展开一卷书,默默地读着,此时,我是想让一颗心有所寄托。翻开的书页上,美丽的文字仿佛在纸上荡漾起了醉人的芬芳,让我流连不已。清朝大才子纪晓岚曾经感慨道“纸上云烟过眼多,半生心力坐销磨”,足见书的魅力之大,而纸上漫卷起的云烟,犹如盛开的花朵,着实让人喜爱。  在很多古人写的书中看到,古代不少的读书人在深夜读书,心中总是会有无限的绮思
实训基地,是实践教学体系中配合理论教学而设置的,为学员提供实际操作训练、提高学员实践技能的场所。栾城区农广校按照“有阵地、有规模、有科技、有设施、有效益、有思路”原则,好中选优,将栾城区生旺源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神农福地农业园区,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训基地,充分发挥两个基地在种植经营上的引领作用。  发挥实训基地的经营模式示范作用。生旺源生态种植基地专业合作社占地100余亩,现有大棚20个。该社
沈力是中国第一位电视播音员,又是第一位電视主持人,曾主持《为您服务》《夕阳红》等经典节目,被誉为“中国荧屏第一人”。2020年7月28日,沈力因病去世,享年87岁。倪萍、敬一丹等诸多后辈称赞她为“好老师、好大姐、好朋友”,是“永远的楷模与标杆”。  为人搭桥铺路  主持人张泽群的成长与沈力有着不解之缘,当年23岁的他参加央视首届主持人大赛,担任评委的沈力给他打了一个高分,从此让张泽群对沈力难以忘怀
刚当兵时,一次去天津市,见街边一小饭馆门口黑板上写有“炒面”,很觉奇怪:俺山里人吃炒面,敢情你们天津人也吃炒面?回来一说,引得老兵们哄堂大笑:新兵蛋子,山筋了不是?人家那是什么炒面,那是炒面条!你们山里的炒面跟人家那炒面是一回事吗?  不是一回事。  早先,山里的人家,是家家都吃炒面的。尤其是冬天,早饭常常就是拌一碗炒面,再灌下两碗稀粥,就齐了。拌炒面,最好用熟透了的柿子(我们那里叫烘柿),把炒面
在大连海滨体验潜泳项目时,脚下踩到一石,出水方见一柱雪浪石。撩海水冲濯,乍现山峰图案,黑色的底子白色的纹理。石上岩层保留原始褶皱构造,披麻之皴,错落交搭,清荣峻茂,惟妙惟肖。那连山平远幽深,涧中似有疏林野树。主峰奇崛,有挂川、落瀑、幽潭,潭右往下可见一隐隐的缓坡,溪流淙淙。  不怕其重,像偶得宝贝似的急忙装进了旅行背包。我就一直背着这十来斤的沉物,走完了当天的行程。怕别人笑话,一路不敢示人。  回
儿时即熟背过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成年后也曾去过西北多次,均因天气不佳,一直无缘领略这种壮观景象,颇为遗憾。前不久,我参加“夕阳红”旅游团再赴西北,不知是否与这次“师出有名”有关,终于了却夙愿,目睹到了长河落日的瑰丽景象。   七月上旬的一天,我坐的旅游专列来到吐鲁番,已是晚上九点半,因时差关系,太阳还迟迟不肯落山,放射着灿烂的光辉,把天山山顶的积雪都映成红色,远远望去,黢黑山体
茶是生于深山幽谷中的佳木灵草,野、幽是茶的突出禀性。在满目皆俗物的尘世之中,手擎一杯清茶,便悠然神远,自觉身在山林,有林下野姿了。这正应了“人在草木中便是一个‘茶’字”。  茶中有道,谓茶道。茶道是发源于中国,开花结果于日本的高层次的生活文化。殊不知,早在唐代,中国便已使茶形成茶之道,时至今天,中国的茶道从未断过“香火”:潮州工夫茶便是中国茶道最集中体现者。  中国潮州有句俗话,“茶三酒四游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