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学著作《西游记》的人物形象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向人们展现了一个在虚拟的世界里,师徒四人将西天求取真经,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取得真經的故事。他是神话与童话的完美融合,集幽默与讽刺于一身的作品,字里行间充满了神秘的浪漫主义。整部著作当中孙悟空的笔墨最多,也是一个最为中心的人物。它承载了人们的理想,对正义的渴望,在不断的战斗过程中不断地成熟,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地完善自己。第二个人物就是为人们所熟知的猪八戒,他向人们展示了贪婪自私的本性以及不断积极向上,吃苦耐劳的真性情。第三个人物就是存在感较弱的沙僧,她恩怨分明,坚持原则,同时又顾全大局,忍辱负重。最后一个人物,就是他们的师傅,整个团队的领导核心就是唐僧。
  关键词:《西游记》;文学著作;人物形象
  作者简介:陈熙(1984.7-),男,汉族,湖北黄石人,本科,湖北工程职业学院公共课部讲师。研究方向:中文、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1-0-01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在文学历史上极负盛名。单《西游记》中成功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已经具备了深刻的借鉴与参考价值。
  一、浅析孙悟空的人物形象
  在整部作品中,孙悟空的形象是最吸引人注目的。他是爱好自由的,敢于同封建传统进行英勇的斗争。他不甘心自己像普通的猴子那样,慢慢长大,然后逐渐死去。他历经千辛万苦,不断地磨砺自己,使自己成长。最终学的真实的本领,大闹天宫地府,立志要做一个寿与天齐的齐燕大圣。但是,他又心高气傲,争强好胜,喜欢捉弄他人,偶尔撒泼耍赖。他靠着泼皮胆量,成为了花果山的一山之主。在西天取经的路上,他又充满了聪明,勇敢。从妖魔鬼怪斗智斗勇,力保唐僧走过了九九八十一道劫难。他的身上,蕴含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寄托着人民想要把一切就是力铲除到底的强烈愿望。他是上到80老人,下到三岁儿童,耳熟能详的人物。他坚定,彻底的斗争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勇往直前、愈挫愈勇。他有着明确的是非观念,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爱憎分明,能够勇敢的同一切恶势力作斗争,努力追求自己所期望得到的。
  二、浅析猪八戒的人物形象
  作为唐僧坐下的第二大弟子,只因醉酒调仙娥被贬下凡间,误投猪胎。经过菩萨点化,悟空的收服,与大师兄一同保护唐僧向西取经。猪八戒是以最初的小市民形象为原型。他是风趣幽默的,有时他的话语,经常会引人捧腹大笑。比如说在高老庄被孙悟空收服的时候,就曾介绍自己说:“扫地通沟,搬砖运瓦……”等等。但是他又是勤劳简朴的,在师傅遇难的关键时刻,又能提出一些好的点子。在机智勇敢中带着一丝丝的怯懦,看似呆笨还厚,但又有一颗玲珑的心,透着一丝奸猾。虽然在当今我们的小市民身上,能够看到和猪八戒身上缺点有相似的影子。但是又不能单纯地把它看做成为一个农民,它代表着一定时期的人物缩影,是由不同时机的不同阶级成分所决定的。在猪八戒在小说中刚刚出现的时候,他是贪吃的,在高老庄时高太公曾说他一口气能吃百十个烧饼。粗鲁吓人的吃相,永远填不饱的肚子,可以说是海量了。另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贪色了。调戏仙娥;入赘高老庄被孙悟空收服时仍然念念不忘自己的媳妇儿;见到风华正茂的女子,仍然痴态尽显。
  三、浅析沙僧的人物形象。
  他在四个人的队伍中,是最不起眼的;他是队伍中的后卫人员,白龙马行李都是由他看护,他就是——沙僧。沙僧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他并没有多么绚丽的名头,也不贪恋美色。漫漫取经路尽职尽责的照顾唐僧,当下他参加战斗,保护唐僧的时候,一定竭尽全力,绝对不会临阵逃跑。同时,沙僧又是善良的。他的善良由内而发,是真诚的,不虚伪的。在他的师傅被妖怪变成大老虎时,在八戒贪恋美色被吊烤时,都可以看到沙僧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善良。但是沙僧他又是精通圆滑,懂得明哲保身的人。他是四人团队中的润滑剂,当事人发生矛盾时,他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四个人团结。但是当矛盾激化时,他又沉默不语什么都不说。他虽然在队伍中并不是特别显眼,但是也是四个人队伍中不可或缺的。他在整个取经队伍中,是一辈子成功的后勤保障工作者。他成功的守护了唐僧白马以及行李,使得孙悟空和猪八戒在降妖除魔的过程中没有后顾之忧。另外,他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调解师徒四人的矛盾,有力地保证了师徒四人能够团结的,取到最后的真经。
  四、浅析唐僧的人物形象。
  唐僧作为四人领导团队的核心,是不可或缺的存在。没有了他,何来求取真经;没有了他,团队也将解散。他有着坚强的令人叹服的毅力,在历尽磨难时,从未想过退缩。在被妖怪抓住后,在被女儿国王爱慕之时,从未动摇过他坚定的信念。一路坚持到底,一心向前,只为早日求取真经造福黎民百姓。他又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不允许自己犯一点小小的错误。他宁可忍饥挨饿也不食肉,为了不使自己的袈裟,受到侮辱,不惜惩罚自己的徒弟。在三打白骨精中,又体现了他的愚蠢、顽固不化。白骨精的三次变化,让唐僧并没有吸取其中的教训。仍然认为自己是对的,最终害到了自己。想事情太过于简单,只看到了事物的表面现象,而没有看到实物的本质。在取经路上,有时行走在深山丛林当中,没有斋饭是习以为常的事。但是他有时会怒骂孙悟空去寻找斋饭,他又是假清高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是优点与缺点的结合体。唐僧是善良的,一心求取真经福黎民百姓;唐僧是成功的领导者,没有他就无法完成取经的大任。但他有缺点,胆小,懦弱,假清高,这使得唐僧的形象更加形象生动。
  参考文献:
  [1]蔡相宗,李荣昌.一体真如转落尘 合和四相复修身——《西游记》人物形象塑造的唯识学解读[J].运城学院学报, 2002 , 20 (2):15-18.
  [2]董宇.神话文学作品《西游记》中人物形象解读[J].语文建设, 2015(24) :74-75.
其他文献
中年丧妻的书店老板。这并不一定是一种不幸。不幸的只是,在此前,他在生活中只需负责愤世嫉俗的那部分,所有的长袖善舞都由他的妻子来负责。  他的读书品味,对销量毫无帮助,因为他讨厌一切名人传记、成功学、八卦以及卖弄的书籍。书店的经营,主要靠游客来维持,可他讨厌游客。他对镇上所有人和活动都不关心。如果不是娶了一个出身于艾丽丝岛的妻子,而妻子正好有一笔基金可以够开一个书店,这辈子,他大概除了读文学博士,继
摘 要:历代评论家多以“奇僻”概括贾岛诗歌风格。贾岛的“奇僻”诗风既与元和诗变中韩孟学派的影响有关,也离不开自己曲折的人生经历特别是早年的释子生涯,还有对杜甫的借鉴。由于“奇僻”诗风突出,贾岛诗歌深处“穷且益坚”的用世情怀常被忽略。此外,贾岛的遭际和当代青年有相通之处,他在仕途与隐退间的矛盾与徘徊仍是当今年轻人面临的问题,易使人产生共鸣。  关键词:贾岛;奇僻诗风;穷且益坚;矛盾;真实  [中图分
摘 要:《触不可及》赵导的荧幕处女作,相比当下许多电影,也算是良心出品,对得起观众的电影票。剧中男女主人公性格以及身份的差异,造成了各自命运的悲剧。本文结合主人公不同的性格和身份,简要探析命运悲剧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触不可及》人物性格;命运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0--01  战争为背景,谍战为辅,爱情为主旋律,乱世佳人
摘 要:中国历史上从不乏舌战群儒、运筹帷幄的文臣,也不乏冲锋陷阵、马革裹尸的武将。但在传统儒家思想中,最为人们所称道的,是那些能文能武、有勇亦有谋的英雄。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这些英雄不分朝代的具有相同的特点:一副随时为国献身的铮铮铁骨和一颗保家卫国的赤子之心。在不能将这样的情怀于他人倾诉之时,这些情怀尽现在他们的诗歌作品里,以诗歌为载体,发挥了“诗言志”的功用,这些英雄不仅给后人留下了历史
摘 要:民俗文化是莫言小说中的重要内容。以现阶段文学作品创作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民俗文化的应用特点,明确新时代发展对文学创作的要求,了解莫言小说写作风格,分析民族文化在莫言小说中的作用,以期更好认识莫言小说的独特性。  关键词:民族文化;莫言小说;作用;文学作品  作者简介:姚嘉仪(2002.2-),女,汉族,陕西省黄陵县人,西安高新第一中学在读。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大洼诗佛是日本江户后期的汉诗人,其《诗圣堂诗话》是日本反古文辞派诗话代表作之一。诗佛受其师山本北山以及中国明代袁宏道思想的影响,提倡性灵之诗,旗帜鲜明的反对古文辞派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观念,一扫江户中期诗坛的模拟剽窃之风。  关键词:《诗圣堂诗话》;大洼诗佛;性灵  作者简介:张悦(1994.1-),女,汉族,江苏扬州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现就读于天津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日语语言文学专业
摘 要:王维作为盛唐时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一生创作了400余首诗,可谓硕果累累。从他早期的诗歌中,可以感受到昂扬乐观的盛唐气象,本文就此进行阐述。  关键词:王维;早期诗歌;盛唐气象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4-0-01  王维(701-761)字摩诘,山西蒲州人,是盛唐时期最著名的诗人之一,有“诗佛”之称。早慧,工诗善画
摘 要:在五四新文化运动这个文学实现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的时期,20年代的诗歌犹如雨后春笋,在我们中国文坛占据一席之地。当时以闻一多為代表的新月诗派更是把五四时期新诗创造,推向了高潮。他收录在《死水》中的诗歌就以高超的艺术表现形式,深刻揭露了当时中国紧迫的形势。其中爱国诗歌《一句话》用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最高真实。诗中所蕴涵的 感性精神和理性精神让诗歌相互感应附和。由此可见,用感性象征和理性
摘 要:在英美文学领域的发展进程中,哥特艺术风格对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本研究为更系统的分析文学作品当中的哥特风格,以艾米莉·勃朗特的文学作品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哥特风格作品《呼啸山庄》,将艾米莉·勃朗特文学作品哥特风格的超凡脱俗和内在超越表现出来。从哥特文学的起源和发展谈起,在艾米莉·勃朗特文学作品哥特情结的形成背景下,将《呼啸山庄》中的哥特风格进行详细剖析。  关键词:艾米莉·勃
这是十六年前的往事。讲述了完成跨世纪中、俄文学交汇的一段经历。  2002年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寅奎找我,研究出版《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丛书》。要出版这套书的是齐齐哈尔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教授李延龄。寅奎在齐齐哈尔大学当过党委书记,熟悉李延龄。李教授1962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俄语系,后到齐齐哈尔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当教授。他看重俄罗斯文学,从1967年开始收集上世纪中叶在哈尔滨的俄侨诗人、作家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