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许多企业都将发展的眼光投向国外市场,但要在国外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我国的企业仍需要注意很多问题,本文将对我国企业进驻世界市场出现的部分问题提出几点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策略;技术;趋同度;世界市场
中图分类号:F74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1-0-01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今天,国际贸易的发展促使我国的企业走出国门,在世界市场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我国企业走出国门的路上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伴随着发展同时也有问题。
一、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出现的问题
产品的极大丰富,满足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要求,也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我国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也占有重要地位,但是,我国企业生产的产品又同时存在很多问题导致我国企业的商品竞争力不强,效益较低。
(一)企业产品趋同化。企业众多,它们中许多企业都在生产着同类或者同质的商品,甚至出口给相同的国家,造成本国同类商品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互相压价竞相低价出口同类的商品,价格甚至低于在本国出售的同类商品的价格。
(二)技术含量低端化。我国在近几年里为促进出口,出台了许多促进出口的优惠政策,如出口退税政策,政策大大的促进了出口额的增长,提高了出口效益,但是纵观我国出口市场,手工产品、劳动集约型产品、资源类产品仍占多数,其中手工业产品,所需的科学含量不高,劳动集约型产品需要的只有廉价的劳动力,资源类产品中出口的都是原油、煤一类的未经深加工的产品,而这些产品的大量出口带来的经济效益远远不如高新技术产品所带来的经济效益高,它们的出口在出口效益上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不符合国外市场的需求。随着人们需求产生了市场,一个市场若要繁荣就必须要了解和满足有需求的人群,为有需求的人们提供他们所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我国有许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受到冷遇,甚至有许多产品受到排斥,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1.对需求市场了解不足;2.对各国家的进口标准不了解;如:我国的农产品农药超标问题就深刻的反应了这一点。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同类联合战略。我国出口商品同类同质现象导致的本国商品竞争问题,影响了我国的出口市场,为改变现状,我国企业可以实行同类联合战略,互惠共赢促进增收。
(二)加强技术的研发。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导致的出口效益低下,同时也间接的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如:原油的单项出口获得的仅仅是原油的本身价值,而原油可以通过高新技术手段对其分离,可以分离出上百种工业用品,这就说明加强科学技术的研发将会使我国的出口事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研究市场抢占市场。提高对市场的调研能力,了解需求国对产品的需求和法律法规,把握市场动向,抓住潜在机会,提高企业实力,有力抢占市场,是解决我国产品不符合需求的又一手段。
三、对我国企业抢占市场的建议
(一)维护自身权益。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营造一种公平竞争的环境和体制,已成为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运作的原则之一,由于现在的国际市场是由国家市场和区域市场所组成,他们是相互分开的、相对独立的,各国之间,各区域集团之间,存在着关税、非关税壁垒,各種关税的及非关税的限制进口的措施依然甚行。如果外国出口商向中国倾销产品,中国的消费者不可避免地要将其消费转向进口的产品。这将使得中国生产同类产品或相似产品的国内企业的产品库存积压,资金回收困难,直接导致企业的减产或停产。中国生产同类产品或类似产品的国内企业的市场份额将会缩小或丧失国内市场,而且出口的产品因价格问题、市场问题、进口国的反倾销而面临种种困难。这种作法使进口商的利益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实现,而进口国生产同类产品或类似产品的国内企业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不但要注意自身产品的价格问题,同时要对国外同类产品倾销问题进行自身维权。
(二)圆滑入场。在研究好进入市场的方案时,开始进入市场,但要保证消费者对产品的热爱程度,又不要引起对手的关注,不要对对手造成较大的威胁,方便企业顺利的进入市场。
(三)加强内部管理。在经营理念上,强化企业优先原则,设立保障制度,以解决家族宗派与企业经营的矛盾;在产权问题上,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在决策问题上,要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制度;在用人问题上,广招社会贤达,也应该用家族成员的能人,又可以用非家族成员中的优秀人才。发展需要人才,人才的成长需要好的环境、好的机制,好的环境需要靠人来创造,好的机制需要靠人来执行。所以,解决发展问题,归根到底,还是要解决人的问题。要想提升企业发展的能力,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就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框架体系,充分激发和调动各类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提升企业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企业要多了解相关产品的国际质量标准和规范,提高人员素质,加强质量意识,加大资金投入,将有限的资金用在重要的地方,产品质量应该是产品的核心、形式和附加的整体质量,在产品的功能、包装、款式、运送、安装、维修上加强管理。
(四)树立品牌形象。商品的品牌就是一种潜在的企业资产若要使产品具有更高的附加价值,就必须树立自己的品牌,我国企业即可使用“借鸡生蛋”法即寻找一定有实力的外国企业,借助他们的分销渠道和品牌效应打入市场,也可以采取广泛宣传的方式提高自身的品牌影响力,要树立品牌战略观念,创品牌、保品牌,从小的地方做起。
四、结论
促进我国出口企业在世界市场上的发展,发现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势在必行,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出口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广晓.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走向[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18).
[2]国家统计局.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3]李京.私营公司人力资源管理[M].中国和平出版社,2003.
[4]徐建林,马辉峰.五步管好员工[J].企业管理,2007(05).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策略;技术;趋同度;世界市场
中图分类号:F74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1-0-01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今天,国际贸易的发展促使我国的企业走出国门,在世界市场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我国企业走出国门的路上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伴随着发展同时也有问题。
一、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出现的问题
产品的极大丰富,满足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要求,也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我国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也占有重要地位,但是,我国企业生产的产品又同时存在很多问题导致我国企业的商品竞争力不强,效益较低。
(一)企业产品趋同化。企业众多,它们中许多企业都在生产着同类或者同质的商品,甚至出口给相同的国家,造成本国同类商品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互相压价竞相低价出口同类的商品,价格甚至低于在本国出售的同类商品的价格。
(二)技术含量低端化。我国在近几年里为促进出口,出台了许多促进出口的优惠政策,如出口退税政策,政策大大的促进了出口额的增长,提高了出口效益,但是纵观我国出口市场,手工产品、劳动集约型产品、资源类产品仍占多数,其中手工业产品,所需的科学含量不高,劳动集约型产品需要的只有廉价的劳动力,资源类产品中出口的都是原油、煤一类的未经深加工的产品,而这些产品的大量出口带来的经济效益远远不如高新技术产品所带来的经济效益高,它们的出口在出口效益上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不符合国外市场的需求。随着人们需求产生了市场,一个市场若要繁荣就必须要了解和满足有需求的人群,为有需求的人们提供他们所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我国有许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受到冷遇,甚至有许多产品受到排斥,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1.对需求市场了解不足;2.对各国家的进口标准不了解;如:我国的农产品农药超标问题就深刻的反应了这一点。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同类联合战略。我国出口商品同类同质现象导致的本国商品竞争问题,影响了我国的出口市场,为改变现状,我国企业可以实行同类联合战略,互惠共赢促进增收。
(二)加强技术的研发。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导致的出口效益低下,同时也间接的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如:原油的单项出口获得的仅仅是原油的本身价值,而原油可以通过高新技术手段对其分离,可以分离出上百种工业用品,这就说明加强科学技术的研发将会使我国的出口事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研究市场抢占市场。提高对市场的调研能力,了解需求国对产品的需求和法律法规,把握市场动向,抓住潜在机会,提高企业实力,有力抢占市场,是解决我国产品不符合需求的又一手段。
三、对我国企业抢占市场的建议
(一)维护自身权益。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营造一种公平竞争的环境和体制,已成为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运作的原则之一,由于现在的国际市场是由国家市场和区域市场所组成,他们是相互分开的、相对独立的,各国之间,各区域集团之间,存在着关税、非关税壁垒,各種关税的及非关税的限制进口的措施依然甚行。如果外国出口商向中国倾销产品,中国的消费者不可避免地要将其消费转向进口的产品。这将使得中国生产同类产品或相似产品的国内企业的产品库存积压,资金回收困难,直接导致企业的减产或停产。中国生产同类产品或类似产品的国内企业的市场份额将会缩小或丧失国内市场,而且出口的产品因价格问题、市场问题、进口国的反倾销而面临种种困难。这种作法使进口商的利益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实现,而进口国生产同类产品或类似产品的国内企业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不但要注意自身产品的价格问题,同时要对国外同类产品倾销问题进行自身维权。
(二)圆滑入场。在研究好进入市场的方案时,开始进入市场,但要保证消费者对产品的热爱程度,又不要引起对手的关注,不要对对手造成较大的威胁,方便企业顺利的进入市场。
(三)加强内部管理。在经营理念上,强化企业优先原则,设立保障制度,以解决家族宗派与企业经营的矛盾;在产权问题上,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在决策问题上,要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制度;在用人问题上,广招社会贤达,也应该用家族成员的能人,又可以用非家族成员中的优秀人才。发展需要人才,人才的成长需要好的环境、好的机制,好的环境需要靠人来创造,好的机制需要靠人来执行。所以,解决发展问题,归根到底,还是要解决人的问题。要想提升企业发展的能力,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就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框架体系,充分激发和调动各类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提升企业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企业要多了解相关产品的国际质量标准和规范,提高人员素质,加强质量意识,加大资金投入,将有限的资金用在重要的地方,产品质量应该是产品的核心、形式和附加的整体质量,在产品的功能、包装、款式、运送、安装、维修上加强管理。
(四)树立品牌形象。商品的品牌就是一种潜在的企业资产若要使产品具有更高的附加价值,就必须树立自己的品牌,我国企业即可使用“借鸡生蛋”法即寻找一定有实力的外国企业,借助他们的分销渠道和品牌效应打入市场,也可以采取广泛宣传的方式提高自身的品牌影响力,要树立品牌战略观念,创品牌、保品牌,从小的地方做起。
四、结论
促进我国出口企业在世界市场上的发展,发现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势在必行,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出口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广晓.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走向[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18).
[2]国家统计局.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3]李京.私营公司人力资源管理[M].中国和平出版社,2003.
[4]徐建林,马辉峰.五步管好员工[J].企业管理,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