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管修复线降噪装置研发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bluewa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油田油管修复过程中滚动碰撞产生的噪声问题,研制了一种全自动油管防碰降噪装置。该装置在油管架桥上加装防碰装置,降低噪声,该善工作环境,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现场应用情况表明: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反应灵敏、降噪效果好;油管碰撞产生的噪声由原来120dB降低到75dB,收到良好效果。
  关键词:油管修复 碰撞 防碰装置 噪声
  中图分类号:TE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a)-0067-01
  2013年1月份我国油田企业中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六厂成功研制出了一种全自动的油管防碰降噪装置。这种全自动的油管防碰降噪装置是在油管架桥上加装防碰装置,降低噪声,该善工作环境,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1 结构特点
  全自动的油管防碰降噪装置由开关、继电器、电磁气阀、气缸、弹簧、细铁链等部件组成,还可以将这种全自动的油管防碰降噪装置称之为下置式油管防碰装置,其结构如图1,全自动的油管防碰降噪装置的电气工作原理见图2。
  其中全自动的油管防碰降噪装置中的继电器是常开型24 V断电延时继电器,而且采用的电磁气阀是两位五通电磁气阀。
  全自动的油管防碰降噪装置安装在油管修复架桥的两端,每一端安装一套全自动的油管防碰降噪装置,其中开关需要安装的油管修复桥架的建设的开端,使用活动绞架和固定绞架进行各部件的连接,并保证气缸是上下运行的;缓冲橡胶棒采用铁棒外套橡胶管制成,长为100 mm,通过弹簧和细铁链连接安装在活动绞架上,间隔为120 mm;两端的气缸由电磁气阀在气路管线连接下进行共同控制,这样可以保证油管架桥两端的缓冲橡胶棒具有相同的运行规律,可以同时上升,同时降落。
  2 全自动的油管防碰降噪装置的工作原理
  全自动的油管防碰降噪装置的工作过程为:(1)全自动的油管防碰降噪装置的待机状态:在桥架上没有产生滚动碰撞时,防碰降噪装置的开关没有触发、继电器处于敞开状态、电磁气阀没有通电、气缸前供后排、拉杆收缩、绞架承受拉力、缓冲橡胶棒处于水平放置,这些是全自动的油管防碰降噪装置中各个组成部分的待机状态。(2)全自动的油管防碰降噪装置的工作状态:需修复油管从桥架的前端进入,此时开关触发,全自动的油管防碰降噪装置接通电路,整个装置处于通电状态,继电器进入延时状态,电磁气阀切换至气路,气缸前排后供,拉杆伸出,活动绞架承受推理,并旋转90°,缓冲橡胶棒发挥作用,竖起对需修复油管进行阻挡。但是因为缓冲橡胶棒的是细铁链,有弹簧连接进行摆动,而不能完全的将需要修复的在桥架上滚动的油管进行阻挡,直到滚动中的需修复油管和其前面的油管发生碰撞后,才会停止运动。(3)全自动的油管防碰降噪装置的复位状态:完成油管滚动工作之后,将全自动的油管防碰降噪装置的电路进行切断,此时继电器将在15 s后,断电,电磁气阀在断电后进行气路的切换,气缸的状态为待工作状态时的前供后排,拉杆收缩,活动绞架承受拉力,并旋转90°,而缓冲橡胶棒因为铁链的作用,离开桥架上需修复油管的平面,全自动的油管防碰降噪装置的所有设备恢复待机状态,直到下一个需修复油管出现的桥架上,进行桥架出发,进行再一次的工作循环。
  参考文献
  [1] 卢玉明.机械设计基础[M].1998.
  [2] 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M].2008.
其他文献
摘 要:该文介绍了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西作业公司EMS(Energy Management System)电力组网系统。QK17-2 WHP3平台配置4台额定容量均为1 500 kW的往复式双燃料发电机、QK18-1 APP平台配置3台额定容量均为1 500 kW的往复式双燃料发电机,这7台柴油机由日本新泻铁公司生产,均配备厂家自身所带的非通用性型的控制系统,无法进行数据通讯和程序
用L-精氨酸盐酸盐和磷脂酰胆碱制备了L-精氨酸盐酸盐/磷脂酰胆碱脂质体受体,研究了受体与腺苷三磷酸(ATP)在脂质体亲脂区通过分子间氢键进行的分子识别.透射电镜表征发现脂质
吡啶-2,6-二甲酸(H2DPC)在生物体内是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通过研究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结构来了解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已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而镍是生物必要的痕量元素。B.Sumner于19
聚苯乙烯系列的树脂颗粒有很强的耐辐照性,采用预辐照法所需剂量很大。苯环有共轭π结构,它的π电子是非定域的,辐射时苯基吸收的能量虽然足以使键断裂,但由于能量很快在整个分子
引入综合粘度度量聚合物溶液的粘弹性,利用无限大地层达西定律,导出了粘弹性流体径向流的压力损失方程.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粘弹性流体在变截面孔隙模型中的阻力特性,结合实例
研制高效、稳定的Ni基催化剂一直是CO2重整CH4反应过程的重点之一。本文采用微波技术和真空浸渍法制备了ZrO2单层分布的负载型ZrO2/Al2O3复合载体和活性物种单层分布的Ni/ZrO2/A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的需要,房屋拆迁在当今时代以及未来,必然是一个热门的话题。该文针对建筑物拆除过程中传统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利用共振器给旧建筑施加与结构体系自振频率相同的外荷载使其发生破坏的新技术以达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并且共振拆除的建筑物倒塌后解体效果好,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如此类绿色环保的拆除方式在今后必将成为主流。  关键词:共振 框架结构 自振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