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是一项隐蔽性非常强的工程,同时其在施工的过程中对原始记录和评定的资料数量也比较多,在竣工验收的过程中其需要递交的材料也非常多,所以竣工资料管理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给竣工验收带来了非常大的障碍,本文主要分析了基础处理工程施工竣工资料整理的有关内容,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竣工资料整理;基础处理工程;看法
1 引言
工程的竣工资料是建筑施工技术工作的重要参考,同时它也是对工程进行检查和维修以及管理的一个最为基本的参考,同时,它也是工程军工和验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在高质量的工程中也包括高质量的工程资料,而工程的竣工资料又成了工程资料当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所以要保证原始资料和实物处在完全吻合的状态,技术数据要具有高度的靠靠性,只有这样才能将其整理并归档。
2 竣工资料整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原始资料的收集靠临场发挥
基础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原始资料比较多,所以其也存在着非常强的不统一性,以下笔者对其表现进行简要的总结和阐述。
2.1.1 原始工程中的施工中的验收签证资料,通常都不是施工初期制定的统一的格式,而是在施工的过程中对施工的具体情况和内容进行分析之后才对相关的内容和种类进行添加和调整,所以资料格式的统一性和规范性是比较差的,站在纸张大小的角度上来说,有的使用的是A4的纸张,有的使用的是16开的,文件的天头和地脚在尺寸上也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这种纸张上的差异也使得装订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2.1.2 施工原始资料书写的过程中缺乏很好的规范性。施工过程中需要很长的时间,同时涵还在使用测量手簿进行记录,灌浆的施工中施工记录还在使用铅笔来书写,对施工的原始签证材料也不是非常重视,有的用蓝墨水写,有的用蓝黑墨水,有的用碳素黑墨水,甚至还有很多人员使用圆珠笔完成所有的施工记录填写工作,这些资料按照要求都是无法正式归档的,同时也给后期的竣工资料的编制造成了非常大的障碍。
2.1.3 施工中的原验收签证资料在书写的格式上也不规范,很多因素在记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和实际的施工情况不能完全符合的现象,验收项目中还出现了一些空白栏,字迹也比较潦草,这样使得资料的使用价值受到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2.2 竣工资料整理的相关细则不断变化,使得施工中出现返工的现象
项目的参建芳在工程建设的初级阶段对竣工资料的整理归档没有做出非常详细而且系统的规定,很多工程在验收之前或者是施工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才制定出了一套规定和制度,这样就会使得前期的很多工程都无法满足这一要求,所以也面临着大量返工的问题。
3 原因分析
3.1 建设单位对竣工资料整理没有统一的要求
建设单位在施工的过程中对竣工资料的整理工作并没有予以高度的重视,所以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也没有办法拿出一套比较科学合理的材料整理方案。
工程在单元在评定的过程中还要按照新制定的竣工细则来操作,这也使得工程建设前期借鉴的规范都失去了其本身的价值,需要重新制定,这样也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3.2 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参建方不重视竣工资料的整理工作
在我国的很多工程建设工作中,对建设工作非常的重视,但是对相关资料的填写和管理却是相对比较忽视的,工程的建设质量和建设进度都是参建方非常重视的因素,竣工资料是在施工的过程中和施工建设的初期阶段一项隐蔽性比较强的工作,对整个工程的施工影响也不是十分明显,所以经常会受到参建方的忽視。
3.3 施工单位作业层素质低下
施工单位的作业人员在个人素质上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技术上掌握的也比较少,管理人员的个人水平十分有限,这也是施工原始资料不规范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4 关于竣工资料整理的几点看法
4.1 竣工资料整编要从工程开工的第一天开始抓起
工程开工之初,建设单位应有翔实、可操作性强的关于竣工资料整理的文件,以指导竣工资料的收集和整编工作,最好是建设单位在和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时,也一同把竣工资料整理的要求(细则)作为合同的附件。
各原始记录表格在开工前应确定,如纸张大小、规格、表格内容等。再如单元工程的划分、编码等都应在开工前明确规定。前面提到的事例中,如果工程开工之初就有一个翔实、可操作性强的竣工资料整编的文件,就不会出现几十万页原始资料全部返工粘贴A4纸的情况,也不会出现几十万页原始资料全部返工重新装订装盒的情况。
4.2 竣工资料管理应以现行规范为基础,不应标新立异或有更高要求
国内关于竣工资料整编的规范性文件都是以《国家档案法》为基础的。各建设工程都应该以此为基础,再针对项目特点加以具体和细化,并形成细则性文件,而不应偏离规范性文件。如,关于竣工图章,《规范》有明确规定,某工程却规定出了与规范完全不一致的竣工图章。施工原始资料采用50mm的档案盒装有何不妥?此外,《规范》规定,工程文件中文字材料幅面尺寸规格宜为A4幅面,而某工程中,将这一“宜”变成了“必须”,以至于大量原始记录返工,所有原始记录纸张尺寸小于A4纸的,全部按A4纸规格尺寸裱贴补齐作为原件。
4.3 竣工资料整理应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
有了详实、可操作性强的文件后,还要求参建各方要高度重视,要做到工程施工过程与竣工资料形成同步,工程完工验收与合同竣工资料验收同步。要使工程项目一开始就用规范化、标准化来严格要求竣工工作,提高施工管理水平,杜绝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不规范的原始施工资料和文件出现。
4.4 建立《基础处理工程竣工资料整编规范》
这是由建筑工程基础处理工程的特殊性决定的。基础处理工程属隐蔽性工程,是良心工程,而且往往事关建筑物的安危。有的在施工以后要覆盖起来,有的一开始就是在操作者不能直视的条件下施工,工程完工后难以进行直观的质量检查和评定,其质量缺陷在运行使用阶段方能暴露出来,一旦发生质量缺陷或事故,返工修补十分困难。因此,基础处理工程施工应当特别重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和控制,以施工过程质量保证工程产品质量。施工资料是评价隐蔽工程质量的重要依据,因此,施工现场认真做好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原始记录是十分重要的。
结束语
基础工程竣工资料的整理工作是一个非常容易被人们忽视的环节,但是它对整个工程的如期完工是十分重要的,而当前由于对这一问题不是非常重视也出现了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在实际的工作中也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所以应该对竣工资料的整理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古利芳,郭建新,李丽.建筑工程施工资料整理[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6)[C].2006.
[2]王新霞,袁艳玲.浅谈竣工资料的整理与备案[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8卷)[C].2007.
关键词:竣工资料整理;基础处理工程;看法
1 引言
工程的竣工资料是建筑施工技术工作的重要参考,同时它也是对工程进行检查和维修以及管理的一个最为基本的参考,同时,它也是工程军工和验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在高质量的工程中也包括高质量的工程资料,而工程的竣工资料又成了工程资料当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所以要保证原始资料和实物处在完全吻合的状态,技术数据要具有高度的靠靠性,只有这样才能将其整理并归档。
2 竣工资料整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原始资料的收集靠临场发挥
基础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原始资料比较多,所以其也存在着非常强的不统一性,以下笔者对其表现进行简要的总结和阐述。
2.1.1 原始工程中的施工中的验收签证资料,通常都不是施工初期制定的统一的格式,而是在施工的过程中对施工的具体情况和内容进行分析之后才对相关的内容和种类进行添加和调整,所以资料格式的统一性和规范性是比较差的,站在纸张大小的角度上来说,有的使用的是A4的纸张,有的使用的是16开的,文件的天头和地脚在尺寸上也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这种纸张上的差异也使得装订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2.1.2 施工原始资料书写的过程中缺乏很好的规范性。施工过程中需要很长的时间,同时涵还在使用测量手簿进行记录,灌浆的施工中施工记录还在使用铅笔来书写,对施工的原始签证材料也不是非常重视,有的用蓝墨水写,有的用蓝黑墨水,有的用碳素黑墨水,甚至还有很多人员使用圆珠笔完成所有的施工记录填写工作,这些资料按照要求都是无法正式归档的,同时也给后期的竣工资料的编制造成了非常大的障碍。
2.1.3 施工中的原验收签证资料在书写的格式上也不规范,很多因素在记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和实际的施工情况不能完全符合的现象,验收项目中还出现了一些空白栏,字迹也比较潦草,这样使得资料的使用价值受到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2.2 竣工资料整理的相关细则不断变化,使得施工中出现返工的现象
项目的参建芳在工程建设的初级阶段对竣工资料的整理归档没有做出非常详细而且系统的规定,很多工程在验收之前或者是施工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才制定出了一套规定和制度,这样就会使得前期的很多工程都无法满足这一要求,所以也面临着大量返工的问题。
3 原因分析
3.1 建设单位对竣工资料整理没有统一的要求
建设单位在施工的过程中对竣工资料的整理工作并没有予以高度的重视,所以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也没有办法拿出一套比较科学合理的材料整理方案。
工程在单元在评定的过程中还要按照新制定的竣工细则来操作,这也使得工程建设前期借鉴的规范都失去了其本身的价值,需要重新制定,这样也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3.2 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参建方不重视竣工资料的整理工作
在我国的很多工程建设工作中,对建设工作非常的重视,但是对相关资料的填写和管理却是相对比较忽视的,工程的建设质量和建设进度都是参建方非常重视的因素,竣工资料是在施工的过程中和施工建设的初期阶段一项隐蔽性比较强的工作,对整个工程的施工影响也不是十分明显,所以经常会受到参建方的忽視。
3.3 施工单位作业层素质低下
施工单位的作业人员在个人素质上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技术上掌握的也比较少,管理人员的个人水平十分有限,这也是施工原始资料不规范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4 关于竣工资料整理的几点看法
4.1 竣工资料整编要从工程开工的第一天开始抓起
工程开工之初,建设单位应有翔实、可操作性强的关于竣工资料整理的文件,以指导竣工资料的收集和整编工作,最好是建设单位在和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时,也一同把竣工资料整理的要求(细则)作为合同的附件。
各原始记录表格在开工前应确定,如纸张大小、规格、表格内容等。再如单元工程的划分、编码等都应在开工前明确规定。前面提到的事例中,如果工程开工之初就有一个翔实、可操作性强的竣工资料整编的文件,就不会出现几十万页原始资料全部返工粘贴A4纸的情况,也不会出现几十万页原始资料全部返工重新装订装盒的情况。
4.2 竣工资料管理应以现行规范为基础,不应标新立异或有更高要求
国内关于竣工资料整编的规范性文件都是以《国家档案法》为基础的。各建设工程都应该以此为基础,再针对项目特点加以具体和细化,并形成细则性文件,而不应偏离规范性文件。如,关于竣工图章,《规范》有明确规定,某工程却规定出了与规范完全不一致的竣工图章。施工原始资料采用50mm的档案盒装有何不妥?此外,《规范》规定,工程文件中文字材料幅面尺寸规格宜为A4幅面,而某工程中,将这一“宜”变成了“必须”,以至于大量原始记录返工,所有原始记录纸张尺寸小于A4纸的,全部按A4纸规格尺寸裱贴补齐作为原件。
4.3 竣工资料整理应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
有了详实、可操作性强的文件后,还要求参建各方要高度重视,要做到工程施工过程与竣工资料形成同步,工程完工验收与合同竣工资料验收同步。要使工程项目一开始就用规范化、标准化来严格要求竣工工作,提高施工管理水平,杜绝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不规范的原始施工资料和文件出现。
4.4 建立《基础处理工程竣工资料整编规范》
这是由建筑工程基础处理工程的特殊性决定的。基础处理工程属隐蔽性工程,是良心工程,而且往往事关建筑物的安危。有的在施工以后要覆盖起来,有的一开始就是在操作者不能直视的条件下施工,工程完工后难以进行直观的质量检查和评定,其质量缺陷在运行使用阶段方能暴露出来,一旦发生质量缺陷或事故,返工修补十分困难。因此,基础处理工程施工应当特别重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和控制,以施工过程质量保证工程产品质量。施工资料是评价隐蔽工程质量的重要依据,因此,施工现场认真做好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原始记录是十分重要的。
结束语
基础工程竣工资料的整理工作是一个非常容易被人们忽视的环节,但是它对整个工程的如期完工是十分重要的,而当前由于对这一问题不是非常重视也出现了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在实际的工作中也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所以应该对竣工资料的整理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古利芳,郭建新,李丽.建筑工程施工资料整理[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6)[C].2006.
[2]王新霞,袁艳玲.浅谈竣工资料的整理与备案[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8卷)[C].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