镉-乙草胺胁迫对蚯蚓-土壤-玉米系统的影响

来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dg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金属与农药复合型污染成为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然而当前关于两者共同作用对蚯蚓-土壤-植物系统的影响研究还很少.为了探讨镉-乙草胺复合污染对蚯蚓-土壤-玉米农田系统的生态毒理效应和生态过程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室内模拟试验,从镉-乙草胺复合胁迫下蚯蚓生理响应、土壤理化性质及玉米形态特征等变化,探讨两者复合污染对玉米生长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镉-乙草胺复合胁迫下蚯蚓体内SOD活性呈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而MDA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复合胁迫处理第2 d和50 d时,20~30 cm土层的蚯蚓数量占所有土层蚯蚓总量百分比比对照分别增加1.34倍和1.14倍,蚯蚓对镉-乙草胺复合污染作出规避效应而向深层土壤迁移.2)镉-乙草胺复合胁迫下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与处理时间、处理方式、污染物无关,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土壤碱解氮含量呈先显著降低后升高的趋势.3)处理第50 d,30 mg·kg?1镉、200 mg·kg?1乙草胺及30 mg·kg?1镉+200 mg·kg?1乙草胺处理组玉米根数均显著低于对照,抑制率分别为23.21%、42.86%和50.00%,玉米生物量与株高呈相同趋势,即30 mg·kg?1镉处理>200 mg·kg?1乙草胺处理>30 mg·kg?1镉+200 mg·kg?1乙草胺处理.相关分析表明,两种污染物除对蚯蚓SOD活性产生拮抗效应外,对蚯蚓MDA、土壤养分与玉米生长指标均不存在交互作用.本研究得出镉-乙草胺复合污染促进蚯蚓向下迁移影响其垂直分布,并且可以通过改变土壤营养元素含量最终抑制玉米的生长.
其他文献
现代农业系统在明显提高产量、保证粮食安全的同时,也对人类健康和地球的可持续性产生了影响.在持续不断的严重环境破坏和自然资源毁坏的背景下,建立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至
与微软“抗争”19年,金山软件扛起“民族软件业”猎猎大旗,不承想竟成负累。从WPS占据95%份额的顶点跌落,一路坎坷、风雨前行。金山软件与求伯君的20年,跌宕沉浮,时运流转。金山一直在成长,但是始终难言巔峰的状态与辉煌。8年时光,5度上市、矢志不渝、资本圆梦。金山软件与求伯君。能否挣脱“小老树”的宿命?    雷军退隐,留给金山的是感伤。    多年以来。因为有雷军这个职业而专业的CEO,金山软件
以往的研究表明有机管理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但在不同农业生境类型中是否都存在这个结论呢?基于此问题,本研究在一个多生境的有机管理农场与一个相邻的多生境常规集约化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