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主体性原则引领历史课堂教学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chenglin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历史课标的实施,改变了原来历史教学大纲只重视教授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提出了历史课程的六大基本理念。六大基本理念的提出,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性的发挥提供了更为充裕、宽广的时间、空间。为了落实新课标,为了学生的发展,中学历史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师角色、教师行为、变革教师文化,改变历史教学观念和策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贯彻主体性原则,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关键词】初中历史;新课标;教学;主体性
  一、主体性原则对初中历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初中历史新课标与旧教学大纲相比,新课标中最可贵的地方就是在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正式将学习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提出来,不再把教学目标僵化地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想教育目标,而是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统一起来,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历史课堂上进行自己的探索,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要达成上述目标,在教学中就要充分贯彻主体性原则,这就对初中历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1.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新课标下,历史教师应由课堂的主宰者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单向传递知识变为多向对话交流。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历史教师应由执行者变为决策者和建构者,由实施者变为开发者和引导者。
  2.教师教学的转变
  传统历史教学中,教师主“讲”,学生主“听”。所以我们常常看到教师在台上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无精打采,形成恶性循环。
  在新课标下,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通过自主探索完成知识建构。而教师要做的,就是平等参与教学过程,对疑难问题进行引导以及把握正确的思想方向。总而言之,就是要使历史教学回归学生生活,关注学生自主探究,关注学生体验和感悟,完成从控制向合作转变。
  3.教师文化的转变
  传统的教师文化,是一种“适应性文化”,即:1.教师只关注自己的教学,极少关注其他教师;2.行政色彩浓厚,许多教研活动是通过行政手段确定的,教研活动变成例行公事;3.保守,许多教师是“一本教案走天下”,很少进行变革式研究,创新不足。
  显而易见,传统教师文化是与新课标背道而驰的,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教师文化应以教学和发展的需要为基础,以自主自愿为前提,积极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通过探究和反思增进教师技能,改进教学;关注个体经验,形成个人风格,走出功利主义。
  新课标背景下,只有做到这三个转变,才能顺利完成新课程改革,做到历史学科教学的持续发展。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贯彻主体性原则的教学实践探索
  主体性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能力、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我们认为: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主体性原则关键在于找到兴趣点,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1.了解学生,在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只有具备对学习的“兴趣”,才能乐在其中并认真学习。所以,我们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增强历史教学的趣味性,这有助于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改变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初中生在思维特点上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事物的认识处于感性认识阶段,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直观教学。如在讲“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时,可以先让几名学生表演历史剧,再现历史,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引起学生的兴趣。再在此基础上通过图示讲解中央集权的过程,这样就使枯燥的概念变得直观、形象、生动,便于理解掌握。
  其次,初中学生年龄偏小,活泼好动,注意力易分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巧妙地插入一个小故事,活跃课堂气氛。如讲“吴越争霸”时,结合“卧薪尝胆”的故事,教育学生只要发愤图强,吃苦耐劳,就一定能够成功。这样可以调节学生情绪,收到良好效果。
  最后,根据初中生表现欲望强烈的特点,设计有趣味性的课堂作业。采用分组或个人抢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热烈的气氛中牢固掌握基础知识,还能增强竞争意识,提高学习积极性。
  2.尊重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现在的初中生,大部分是“90”后甚至是“00”后,他们多为独生子女,个性张扬,注重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当他们感受到你的尊重时,他们也能自觉自愿地接受你的教育和影响,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尊重和信任学生,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给他们充分的机会展示自己。而在学生回答问题有错误是,要通过鼓励和提示的方法引导他们更正错误。这样,就可以顺利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合作关系,进而为创设良好的学习气氛打下基础,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建立起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以“趣”为导,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活跃学生的“思”,培养学生的“智”,发展学生的“能”。用多种形式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有了兴趣以后就愿意去学,去探索,去求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牢固掌握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创造条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让他们自己归纳答案,同时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让他们主动地去认识、学习和接受教育影响,从而达到所预期的学习目标。初中学生天真、幼稚,该说的他们说,不该说的他们也说,有时课堂一旦放开,教师不易驾驭。这时可将全班学生分成几大组,自荐组长,组长负责讨论时推荐(自荐)代表发言、参与讨论。这样就使学生真正做了课堂的主人,享受到了历史课堂的快乐。
  三、结束语
  总之,我们只有把握住新课标的主旋律,向学生敞开学史之门,指明知史之路,让学生畅所欲言,让思想平等交流,才能增强历史学科的魅力,不断地向课堂注入“活水”,激发学生思辨的火花。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南沙中学)
其他文献
介绍了数字图书馆的数据特点,分析了数字图书馆数据管理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提出了加强数字图书馆的数据管理与保护的措施。
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成立于1949年,是隶属于原国家电力公司的综合性大型国家甲级勘测设计研究院,现隶属于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我院主要从事国内外水电水利工程的勘察、设
当前,国民经济正处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是对做好当前金融工作、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本文分析了盘活存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机
【摘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充分发挥“诱导”、“指导”、“引导”的作用,才能促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学会,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明确目标;导入;方法;质疑和创新;有效性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调动学
【摘 要】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一门学科,在这门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小学语文课堂学习出现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沉闷,老师的教学方式不能适应学生的发展等等问题,本文主要阐述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问题教学法在解决小学语  文课堂教学问题中的意义和作用和如何有效地将问题教学法运用到小学语文课堂中。  【关键词】小学语文;问题教学法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出现的问题  (一)
集体舞是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最难的,活动中幼儿要理解乐曲、记忆动作、熟悉队形变化、掌握同伴间合作方式等,通过身体动作与环境展开积极交往,产生与他人的共鸣,获得集体归属感。让我们一起通过一个集体舞教学中发生的案例,了解发生在一位特殊孩子——昊昊身上的一个事件,了解昊昊融入集体舞活动的全过程,感受师生创造有生命价值的课程,从而体现“一个也不能少”的教育真谛,努力实现“让每一个孩子的生命在教室里绽放最美花朵
对国际标准施工中常遇到的现场监理工程师和国际承包商之间沟通困难、不好管理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为今后管理国际工程提供帮助。
任务型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单一的教学方法,将课程教学变成一个双向的教学,教师能够更直接的看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任务型教学为学生留下了较大的思考空间,对于学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