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灵活句式 胜人一筹

来源 :第二课堂(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www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点阐释]
  “句式灵活”,是指在作文时能根据表达的需要,灵活运用各种句式,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常见的句式有:(1)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2)肯定句和否定句;(3)主动句和被动句;(4)长句和短句;(5)整句和散句;(6)常式句和变式句。这些句式的合理运用,对于表情达意大有好处。
  
  [写作指导]
  根据抒发感情、体现思想或表达内容的不同需要,写作时率真地、有变化地、丰富地使用不同句式,变换节奏,可以使语言抑扬有致。具体而言,首先是率真而不做作,依据情感抒发的需要,该长则长,该短则短;需对偶时对偶,需排比时排比。其次是有变化而不呆板,在语感的驱遣下,如行云流水,自然形成。再次是丰富而不单一,能综合使用各种句式,既摇曳多姿,又琅琅上口。一句话,当表达进入自由王国时,再也不必去单纯追求句式的变化,而是自由自在地随文而变,由情而生。
  
  一、巧用疑问句和感叹句
  
  议论文、散文中常要用到疑问句和感叹句。优秀的议论文,不但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序,还要言之有“气”,没有气势的语言苍白无力,自然难以震撼人心。在议论文中,疑问句可以提出问题,把思维引向深入;可以设疑问难,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在论证过程中,反问句还可以强化语气,增强论辩的力度。而感叹句的作用主要是强化感情,使议论充满激情。比如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一文,共用了9个疑问句和44个感叹句,使读者无不深受感染。
  相对于议论文的重说理,散文则重在抒情。散文中用好疑问句和感叹句,能使心理描写更加细腻,感情抒发更为强烈。比如2003年全国卷满分作文《哥,是捡来的吗?》,标题就用疑问句设下悬念,激起读者的阅读欲,显示出作者较高的写作素养;正文中更是连续使用疑问句和感叹句,大大推进了感情的深化与升华。
  
  二、综合运用长、短、整、散句
  
  交错运用长句、短句、整句、散句,常能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长句和短句是相对而言的。一般来说,长句字数多,层次也比较多,宜于表达较为复杂的内容和严密精确的思想;短句的特点是简洁、明快、灵活,读起来省力、易懂。整句与散句也是各有长处。整句指一对或一组结构相似的句子(如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形式比较整齐,音节比较匀称,具有强调语义、加强语势的作用;而散句则结构相异,长短不一,自由活泼。中学生写文章,当然要以短句、散句为主,但是全用短句、散句就难免单调,显示不出文采。“物相杂故日文”(《易经》),把两者融合起来,可以使语言表达既挥洒自如,又气势贯通。比如:
  历史是一段长长的有始无终的距离,它贯穿着人类的血脉。沉淀着先人用生命写给后人的启示。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荡涤了风波亭上的点点残血;几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淹没了零丁洋里的声声叹息。然而,岳武穆的满腔热血,文天祥的一颗丹心,早已深深地印在了历史的书页中,化做了民族的魂,随着日月的更替,让人们深味着其中的永恒。(张彦金《距离产生美》)
  这段文字整散结合,参差错落,既有流畅的旋律,又有铿锵的节奏。
  
  三、灵活运用常式句与变式句
  
  常式句就是按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前因后果,先轻后重等正常语序组成的句子;变式句则是为突出表达某方面的内容,临时改变某些成分的位置的句子。变式句一般有两种:一是句内成分的倒装,二是正句和偏句倒装(比如“虽然……但是……”的倒装,“尽管……也……”的倒装等)。变式句用得好,能取得常式句无法达到的效果。比如孙犁的《荷花淀》中有这样一笔:“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写水生嫂的问话,不用常式句,而用主谓倒装的变式句,就更能突出她对丈夫的关切,情感表现力大大增强。当然,如非特殊需要,变式句不宜多用,毕竟我们说话和听话还是以常式句为主。
  
  四、表达时还要注意节奏
  
  古人作文特别讲究语言的音乐美,这是中国文学的特色。虽说现代文没有必要像文言文那样严格,但是,正如老舍先生所说:好的文章要“让句子念起来叮当响”“让人家愿意念,也愿意听”,所以至少要讲究一些节奏。如果有了节奏感,文采也就氤氲其中了。比如:
  你向往山居的清净。就必须舍弃都市的繁华;你仰慕奋斗者的成功.就必须舍弃安逸闲散的生活;你希望走遍千山万水,就必须舍弃乡土乡音的温馨与柔美。(《距离产生美》)
  虽然这段文字的最后一个字在平仄上并不协调,但读起来却有节奏感;若把“你希望走遍千山万水……”一句提至最前边,就失去了这种效果——这是句式的长短决定了句子的节奏。
  
  [考场佳作]
  提篮春光看妈妈
  安徽一考生
  听,妈妈在低吟;看,妈妈在哭泣,因为妈妈在思念着往日的春光。 回忆往昔,妈妈说:多好啊。是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炊烟袅袅,流光溢彩的世界如此美妙。可是她转瞬就皱起眉头,一片愁云悄然浮现。
  是啊,怎能不愁?怎能不低吟?又怎能不哭泣?工厂竖起来了,汽车跑起来了;矿山塌下去了,树木倒下去了,动物也离我们而去。只剩下孤零零的妈妈整日哀叹。
  空气中到处充斥着工厂烟囱里冒出的可怕气体,蔚蓝的天空也黯然失色,再也折射不出阳光美妙的身姿。昏黄的世界,妈妈平添了几缕白发。
  池塘里的游鱼耐不住剧烈变化的水温,纷纷逃离或是横尸江河。褐色的池水,让妈妈的明眸再也无法散发光辉,妈妈眼角的皱纹日益清晰。
  隆隆的机器响声充斥在耳边,草丛中、树梢上却听不见往昔欢快的蝉鸣与鸟啼。世界热闹了,沸腾了,妈妈却一次次更加沉默了。
  于是,妈妈——我们几十亿人共同的地球妈妈苍老了。她无力再次欢笑,甚至再也无力看到我们的成长与壮大。
  但是,我们的地球妈妈从未放弃希望。子孙的劣迹,她看在眼里;孩子的付出,她记在心头。我们的妈妈看到你轻轻捡起了地上的纸屑,看到你采取措施对付烟囱里的有毒气体。看到你净化污水后再排进河流;也听到你的大声疾呼:爱护我们的地球妈妈。妈妈笑了。
  妈妈渴盼着长江水患不再发生.伦敦光化烟雾永不再现,北京沙尘暴永远绝迹,妈妈更希望八国峰会上传来喜讯。
  春光是温暖的、清新的、明亮的、清爽的,它必将给妈妈带来欢笑,带来希望。让我们共同看望地球妈妈。带上一片春光。
  这春光不仅是自然的春光,它述应是一种大爱,是发自内心的对妈妈的爱,是一种必将付诸行动的爱;也更是一种承诺——对地球妈妈的承诺。
  妈妈,我们亲爱的地球妈妈,您必将在春光中笑靥如花,你必将在世人面前重现往日的明净。您还会毫不吝啬,继续造福子孙万代的。
  只要人人提上装满爱和承诺的满篮春光去看地球妈妈,地球妈妈必将生机盎然,我们的明天就将更加美好。
  
  [点评]
  本文有如下特色:
  
  一、立意新颖。作者别出心裁,跳出常规思维,从环保角度着笔,并虚化标题中的“妈妈”为“地球妈妈”,构思新颖独特。
  
  二、主题明确。文章紧扣重点词“春光”和“妈妈”,着力表现妈妈的大度、奉献及伤心、无奈;也表达了子女对妈妈的理解与感恩。为让地球妈妈重获生机,不再受污染、遭破坏,子女们承诺将作出自己的努力——通篇扣题很紧,主旨鲜明。
  
  三、文采飞扬。文中对比、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行文流畅,文采斐然;长短句式错落参差,富有变化,读后满口余香。
  
  (编辑 文墨)
其他文献
“2008届高校毕业生招聘月”尚未开始,浙江中医药大学听力与言语科学学院副书记滕贺圆手里的毕业生名册上就已打满了“√”。她预计这一届的就业率与往年一样,能达到百分之百。  该校的听力专业创办于2001年,因为是新专业,前几届学生入学前大都搞不清楚这门专业是学什么的,有学生甚至以为听力专业是学外语的。其实,该专业主要是培养听力检测及相关仪器配置等方面的人才,将来为有听力障碍的人群服务。所以,新生入学
在我们当代人的眼光里,恐怕很难找到比“猎手”与“旅游者”差异更大的两种人。狩猎活动对于目标猎物有极强的针对性,在空间方位上则可以不断延展变换;反观大家心目中理想的旅游行程,在空间上会相对固定,而在途中究竟要经历哪些环节、收获哪些体验,旅游者却大多尽可能地随机、随缘。哪怕是今天所谓的“游猎之旅”,往往也是在布置好的区域内静候猎物亮相,与古人动辄几天几夜长途追踪猎物的做法完全是两码事儿。对于今天的旅游
一、用作连词    in case 用作连词时有以下两种用法。  1. 表示条件,意为“如果”“万一”。如:  In case it rains, do not expect me. 如果下雨,就不要等我了。  In case you see him, ask him about it. 如果你见着他,问问他这事。  In case I forget, please remind me of my
摄影的“独立”宣言  爱德华·韦斯顿(1886-1958)被视为“最具创新性和影响力的美国摄影师之一”和“20世纪最伟大的摄影大师之一”,也是第一位获得古根海姆奖的摄影师,在长达40年的职业生涯中,他拍摄的主题包括风景、静物、人体、肖像等。  在韦斯顿所处的年代,人们普遍认为摄影是一种纯粹的机械复制而非艺术,当时摄影开始向绘画的风格靠拢,模仿绘画模糊、柔焦的效果。韦斯顿最初也是如此,不过几年后他就
“自主型”学生优点明显    通过参加自主招生方式进入高校的“自主型”学生,和千军万马挤过高考独木桥的学生有何不同?最早“试水”自主选拔录取的高校之一——武汉大学,推出全国高校首个自主招生学生素质报告,回顾该校5年来的自主招生之路。报告显示,通过自主选拔进入高校的学生优点明显。  据统计,5年来,共有2.2万人报名参加了该校自主选拔,最终录取进校1299人。该调查涉及学校28个院系,其中自主招生的
我们语文老师“请大家把书翻到120块钱。”  全班皆晕。后来这位老师得绰号“财迷”,呵呵!  打饭的时候,我执着地指着菜花说:“来份土豆。”  大妈问:“菜花?”  我继续指着菜花说:“土豆。”  大妈又问:“到底是土豆还是菜花?”  我急了说:“这不是土豆……呃,菜花吗?”  现在想起来也够让人吐血的,sorry了,卖饭的大妈。  去买糕点,本来想说“来两个黄梨派加一个蛋塔”,结果说成了“来两个
南京颐和公馆住进“民国往事”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临时大总统,民国建筑的历史就此拉开了序幕。  1928年,民国政府成立了“首都建设委员会”,并于次年公布了《首都计划》,开始了对南京的城市规划。当时《首都计划》的指导方针是:宏观上采用欧美规划模式,微观上采用中国传统形式。  南京的颐和路是《首都计划》的重要规划地之一,在当时被规划成为“政府官员居住的
让孩子结识校长    德国的所公立小学,对1990年本校毕业的300名学生进行了长达15年的“成长追踪”。最近,他们整理出了追踪结果,并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300名毕业生,分别上完初中、高中和大学,并陆续走上工作岗位,其中得到提拔重用的有68人。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这68人中,当初在小学时,有33人给校长写过信,有20人与校长共进过午餐,有12人参加过学校组织的演讲活动。也就是说,68个最
英国人搞了个“英国有天才”的选秀大赛,一个卖手机的中年缺牙肥汉保罗·珀特斯参加了比赛。  名字普通得掉渣的保罗羞涩地站在那里,不知道手脚要放哪里。不单名字,他的发型、西装、神态,统统都土得掉渣。美人评审阿曼达·侯顿非常惊讶,问他:“你今天来这儿干吗?”  他说:“唱歌剧。”  工作人员按下播放键,《图兰朵》中《公主彻夜未眠》的前奏流泻出来,“掉渣王”张开了歪了门牙的嘴……  第一句,“毒舌”西蒙差
as...as... 是同学们比较熟悉的一种结构,通常译为“像……一样”。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有时需要作一些灵活处理。  一、译为“像……一样”  当语境背景谈的是两个不同的人或事物在某一个方面进行比较时,as...as... 结构可译为“像……一样”。如:  You can get there just as cheaply by air as by train. 你坐飞机到那里同坐火车一样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