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物缓解植物盐分胁迫的作用机理及其分类

来源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b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盐分胁迫是制约农业生产和植被构建的关键环境因素之一。为提高植物耐盐能力、降低盐碱地的开发利用难度,前人开展了大量关于外源物缓解植物盐分胁迫的研究。依据搜集到的122篇有关植物耐盐机理和外源物作用的文献,目前报道的缓解植物盐胁迫的外源物有50种。依据作用机理将其分为7类,分别是调节离子平衡及pH、诱导合成渗透调节物质、诱导抗氧化酶、激素调节、诱导基因表达及信号转导、改善光化学系统、微生物调控机制。本文对外源物缓解植物盐分胁迫的7类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分别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了今后需重点跟进的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s,PEMFCs)作为一种新兴能源技术,具有能量密度及转换率高、绿色清洁环保等诸多优点。这一新能源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对世界能源体系的更新优化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众所周知,阻碍这一技术快速发展以及广泛实际应用的重要原因就是PEMFCs阴极所涉及的氧还原反应(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
学位
学位
学位
基于石墨烯、碳纳米管等新型碳纳米材料的催化剂凭借储量丰富、电化学性质稳定、催化性能优异,成为可以替代贵金属催化剂应用于燃料电池、金属-空气电池等电化学能源转换的潜在高效催化剂。大量的实验研究工作证实了,相比于原始的碳材料,引入杂原子、结构缺陷等的石墨烯材料具有更加卓越的电化学性能。但是对于石墨烯材料上催化活性中心的催化机制以及催化性能提高的起源仍比较模糊,争论较大,因而需要从理论上对其进行更为深入
蛙人在水下声信号强度低,难以被探测,可秘密潜入港口、岛礁等重点水域进行侦察破坏等行动,是水下预警的重要方式之一。文中首先论述了水下探测蛙人的难点,分别介绍了主被动声呐探测蛙人的原理和依据的声信号特征。然后,综述了国内外蛙人探测声呐(DDS)装备的技术现状,总结了目前DDS系统的技术特点,包括信号处理技术、远距离传输及供电、安装布放、环境自适应能力、系统可靠性、多声呐联合以及多系统协同等方面,提出了
大多数的化工产品都直接或者间接来自化石碳。随着化石碳的即将枯竭和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利用生物炼制法代替石油加工来生产燃料和增值化学品已成为一种选择。然而,传统的生物发酵法所使用的原料单糖和淀粉与人类消费直接竞争,威胁粮食安全并减少生物多样性。利用微生物发酵工艺生产高价值化工产品,迫切需要寻找可持续、廉价的原料。CO2和甲酸等C1化合物被认为是缓解全球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理想原料。这些化合物
学位
本文以二甲苯作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为催化剂,反应温度为60—120℃,对对异丙基苯胺盐酸盐进行光气酯化。此法合成对异丙基苯异氰酸酯在国内外尚未见文献报导。我们从下列四个方面进行了考察: 1,在没有催化剂存在下进行酯化反应;2,在催化剂存在下,催化剂的不同用量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3,温度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4,对异丙基苯胺盐酸盐二甲苯悬浮液浓度对反应的影响。经上述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其优惠条件为:
期刊
近年来,人口激增与社会快速发展加重了现有化石能源对人类社会的供应负担。而伴随产生的全球变暖与环境污染更加促使了人类对改变现有能源结构的急切企盼。氢是一种洁净的二次能源兼载体。通过燃料电池,氢可以实现众多可再生能源与化石能源轻质化的完美桥联。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s)尽管转换效率高、能量密度大、环境友好且能低温保持性能,其阴极所用昂贵的铂金催化剂严重阻碍了其大规模商业化发展。绿氢经济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