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炼意象 韵致表达

来源 :初中生世界·九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yb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年情怀总是诗,诗歌创作是青少年学习情思表达的重要途径。但现实写作中总有这样一些问题:故弄玄虚,情感苍白;意象不足,韵味缺失;承转机械,层次不清。化解这些问题,当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立魂,丰富情感世界,求真求善求美,健全人格,深化思想,彰显情怀;寻象,基于观察体验,形成自我意象世界,尝试借助意象、意境传情达意;建构,学习古诗词创作中起承转合的线性表达,力求思路清晰,曲折有致;协韵,初次尝试诗歌创作,应讲求节奏韵律,追求表达的音乐之美。
  你笑了,
  挥舞着荧光棒,
  天上星眨着眼,
  地上人儿为你祈愿。
  我在梦中悄悄地,
  书写对你最真挚的祝福。
  曾经的我很卑微,
  仿佛到了生活的边缘。
  而你,
  唤醒我的光亮。
  我们炙热的光亮相对,
  相遇,相助,相契,相知……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
  我祝你更美丽;
  我愿你更热情。
  愿——
  我们韶华依旧,
  友谊天长地久。
  表达不够形象,缺乏诗的节奏韵律。
  显得直白,散文化。
  表达祝愿,显得老套。层次尚可,最好分诗節表达。
  纵观全诗,从生日现场情景着笔,到回顾相遇相知,最后表达诚挚祝愿,层次还算分明。但最主要的问题:一是全诗语言表达散文化,缺少形象性。中国诗歌历来讲究意象表达,缺少意象,诗歌就缺少了韵味。二是诗歌层次缺少外显形式。诗歌节次安排显示着表达的逻辑脉络,不可小视。三是韵律节奏不到位。韵律节奏形式上体现的是诗歌文字的音乐性,实则也更利于内容表达。
  基于以上问题,一是建议借助细节化实际形象或比喻化形象营造氛围,叙事传情;二是适当分出诗节,以彰显结构层次;三是建议一韵到底或一节一韵,同时注意诗句节奏。在形式调整基础上,如能将诗歌所表达的友谊特点、美好祝福修润得更有格调品位,当会更佳。
  烛光里映出你的笑靥,
  荧光棒挥舞出美好之夜,
  天上的星星亮了几颗,
  地上的人儿欢呼雀跃。
  我在心中悄悄,悄悄地,
  哼着祝福的歌。
  曾经的我像一颗寒星,
  卑微得将到夜的边缘。
  那时的你就像启明星,
  唤醒我的心,拥抱温暖;
  相遇,相助,相契,相知……
  我们互相擦亮,那样耀眼。
  我托虹霓,带给你天边的绚丽;
  我托木棉,送你热情燃烧一季。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
  愿——
  韶华依旧,
  我们身影,永久,相依。
  “烛光”“笑靥”更有意境氛围。
  写友谊“互相擦亮”,更有深度。
  抒情也形象表达。一节调适一个韵,与内容层次相匹配。
  与原作相比,升格作品整体上诗意倍增。一是注意了通篇的意象表达,既有“烛光”“笑靥”等写实意象,又有“寒星”“启明星”“虹霓”“木棉”等虚化意象,使得整首诗有了诗歌应有的兴味。二是调整了诗节,三个诗节的表达也更加充实,一节一韵,突出了内容表达。三是所抒发情意更深浓,对友人“不仰视”“不施与”,提升了全诗的格调品位。
  参照本单元学过的任意一首诗,自己仿作一首。如模仿《我爱这土地》《乡愁》,创作一首同题诗歌;模仿《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看》,以“你是……”或“我看”为题,创作一首表达形式相近的诗歌。
其他文献
虹影近日携一部奇幻作品《米米朵拉》重回大众视野。这部耗时5年反复打磨的小说,是虹影送给女儿的一份礼物。《米米朵拉》以想象力和爱搭建了一个有着宏大空间和时间的故事框架,用一个女孩的成长故事讲述了人世间最珍贵的母女之爱。虹影介绍自己这本书最初的想法只是给女儿讲一个跟儿童被拐卖有关的故事,开始下笔写的时候才发现这不是一个儿童书,只是用了一个儿童小说的外壳。所以这本书里谈到的很多问题,可能要到孩子也为人母
我以为,教师的形象应端庄,讲风度,有气魄。  应端庄。这有何难,不就是要求教师举止、神情端正庄重么!我看未必易事。学生留长发,戴墨镜,叼着烟,敞开怀,一步三摇;或染黄发,涂红唇,超短裙,露胸脐,穿高跟,发出咯噔咯噔响,……见此,教师肯定会斥其曰:“简直不像话,有伤大雅,不合中学生守则要求,赶快回去,跟我改掉”;或以为他们不三不四,没人样,投去鄙夷的目光,甚而至于从心底里愤恨他们。然而一轮到教师这头
汉子 (向观众)诸位听见吗?我大姑娘说:(学腔)“提不起劲儿来呀!”哈哈哈哈,这算什么话?怕老爷先生们不赏钱吗?唉,姑娘,咱们要吃饭,老爷先生们要看戏,做得不好,挣不到钱,来,现在也别唱啦,来几个鸭子翻身的把戏,向老爷先生们讨一个情。(汉子在一边打锣,香姐勉强支起身体,一转身,倒在地上,汉子暴躁,持鞭子走向女,打一下)来呀!(女无声,汉子连续用鞭子抽打。观众愤愤不平)  甲  手段真辣。  青 工
主持人语  有人说,少年的成长只在一瞬间。那么,这一瞬间,一定会与某些特定的人物或标志性的事件有关。当我们睁大眼睛,世界尽收眼底。我们品尝着生活的甘美,也体验了生活的艰辛;我们享受着成长的欢乐,也经历了成长的忧伤。无论是作为旁观者,还是作为置身其中的参与者,我们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一定会有提升,内心会变得更加丰盈,自我意识也会迅速发展。  本单元的几篇小说,从不同的侧面,向我们展示了少年成长中的烦恼
在世界文学之林中,以“雪”为题材的美文比比皆是,而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雪》堪称千古绝唱。对鲁迅先生的《雪》,目前国内有不可胜计的研究文章,发表了很多真知灼见。  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认为,与“江南的雪”相比较,鲁迅先生显然更醉心于“朔方的雪”。“这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朔方雪,是雪的精魂,“也是人的精魂,鲁迅的精魂”——奋斗的,向上的,闪光的。  北京大学孙玉石教授认为:“滋润美艳的‘南方的雪’,寄托了
夏天的尾巴,微闷。  母亲递给我一个陶瓷小瓶供我插花,接过,触感湿凉。瓶身修长,材质细腻,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无一丝色彩修饰。我说:“要是瓶身有一幅画就完美了。”母亲了然地笑笑,提醒道:“你學过国画,何不自己为其上色?”  遂开始调色,红蓝调和为紫,赭色化为淡黄,深绿淡为天青,我想:我要抹出一幅最绚烂的春景图。谁知,刚挑出一枝桃色,却与一旁的风筝挨挤起来,连忙补上一条小溪,试图见出层次。忙脚乱后,瓶身
吴孙的梦:单身胖女人摊开他的手掌,眼神剐了一下他的掌纹,抬头翻着白眼说,十年后,你会再谈一场恋爱。他不响,心里说,谈个P啊,心都碎了。然后,他看见胖女人身后一整树的樱花一下子都落了下来。  从此,他的世界散发着苔藓被太阳晒干的味道,也是那条叫混堂巷的小巷的味道。  之前,吴孙的每一天都与混堂巷擦肩而过。  太阳升到九点半时,路上该喧嚣的都已经过去,其实,城市过了九点,人们各就各位后,就会变得安静。
上海首份网络文学批评电子刊物《网文新观察》日前上线。“网络小说经过20多年发展,眼下,正处于舆论和商业的合力之下。”刊物主编、作家陈村说,类型小说毫无疑问是网络文学最热门的一块,它回到了讲故事的文学传统,但带来的风险是,“将原本大河似的文学做细做窄”。他说,不同类型、体裁的作品盈利能力有高下,但类型小说因其戏剧化情节便于改编而被推到市场前面,甚至推到绝对的地位,“这对文学生态的茂盛是个不利消息”。
升格支点  读书,实际是一场思想的对话:与作者对话,了解其心路历程、价值取向;与文本对话,随情节跌宕起伏,与人物同喜共悲;与自己对话,在书中发现并反思自我;与世界对话,用阅读智慧烛照过去和未来。对话的过程,就是感受、思考、评价的过程。选择对话的某些方面,按照一定的规范和要求写下来,就是读后感。“感”的前提是阅读,关键是思考,重点是生发。扣“读”写“感”,常常运用叙议结合的方法。可以先叙后议,如茅盾
臣闻鄙语曰:“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臣闻昔汤、武以百里昌,桀、纣以天下亡。今楚国虽小,绝长续短,犹以数千里,岂特百里哉?  王独不见夫蜻蛉②乎?六足四翼,飞翔乎天地之间,俛③啄蚊虻而食之,仰承甘露而饮之,自以为无患,与入无争也,不知夫五尺童子,方将调饴④胶丝,加己乎四仞之上,而下为蝼蚁食也。  夫蜻蛉其小者也,黄雀因是以。俯喝⑤白粒⑥,仰栖茂树,鼓翅奋翼,自以为无患,与人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