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肺不张胸膜炎26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_pr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肺不张胸膜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肺不张胸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患儿均有发热咳嗽,胸痛2例,腹痛19例,厌食23例,皮疹5例,头痛4例;8例于发热1周内肺部无阳性体征但表现为扁桃体红肿化脓;12例表现一侧呼吸音减低甚至消失,11例有湿啰音,18例有干啰音.12例为右上叶肺不张,5例为左下叶肺不张,5例为左中叶肺不张,3例为左下叶肺不张;X线检查提示胸膜炎12例;X线提示肺不张或住院5 d高热不退伴腹痛者B超检查均有胸腔积液,双侧胸腔积液8例.急性期血沉明显增快(>100 mm/h)6例,中度增快(>50 mm/h)4例,轻度增快(>20 mm/h) 18例.C-反应蛋白(CRP)8~20 mg/L 11例,20~40 mg/L 8例,40~160 mg/L 7例.2例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为铜绿假单胞菌.结论 肺炎支原体肺炎并肺不张胸膜炎多发于3岁以上患儿;部分患儿可能同时有细菌感染;部分患儿在发病2周后支原体抗体才表现阳性;对高热伴腹痛或胸痛的患儿要考虑有无合并胸膜炎;B超提示积液量在40 mm左右,不用穿刺引流也能自行吸收,但要动态观察积液量是否增加;除针对支原体感染和其他对症治疗外,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使肺不张复张的成功率大为提高。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踝臂指数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行冠脉造影检查者196例,按3种分组方法,根据冠脉病变支数分为:正常对照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3支病变组;再把单支病变组和双支病变组合并为轻度病变组,3支病变组为重度病变组,把有冠状动脉病变者合并为冠心病组.比较以上各组间踝臂指数,同时探讨踝臂指数与冠脉Gensini积分的关系.结果 正常对照组、单支病变组及双支病变组的踝臂指数明显高于3
代谢综合征( metabolic syndrome,MS)是一组以高血糖、高血压、肥胖、脂代谢紊乱等为主要表现,多种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在同一个体的聚集状态,其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我国MS的人群研究往往集中于城市或城镇居民,而占全国大部分人口的农村人口的资料相对缺乏.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于慈溪观海卫片区农村的代谢综合征的调查研究,获取本地区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