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被动语态的比较与翻译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st_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被动语态在英汉句子的表现形式是非常不同的,从语法体系上看,英语的被动语态句式属于动词的语态范畴,而汉语的被动句则是属于汉语中的特殊句式表现形式。在英汉翻译时,英汉语被动语态之间的翻译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实际情况而选择最佳的翻译方法,以此来提高翻译的质量。
  【关键词】英汉 比较 翻译 被动 主动
  英汉语被动语态的表现形式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一般来说,英语的被动语态属于动词的语态范畴,而汉语的被动语态主要是体现汉语特殊句式的表现形式。英语中的动词具有完备的体(aspect)、态(voice)、 时(tense)、语气(mood)的体系,这就使得英语动词具有了外在的形态标志,而汉语动词缺乏这种形式的结构变化,使得汉语动词有着自己的特殊手段来表达主语和宾语之间的语法关系。
  一、英语被动语态与汉语被动语态的比较
  1.英语被动语态。英语被动句的表现形式可以划分为两种:一种是被动形式的被动句,另一种是主动形式的被动句。首先,被动形式的被动句主要分为两种,即: be的各种形式加动词过去分词(如:He was asked to come on time.)和动词不定式的被动语态(如:It is necessary for the present to be sent out.)。其次,主动形式的被动句主要包括以下五种形式,即:动词为进行体形式(The magazine is publishing.),动词为一般现在时(The flowers smell good.),动词短语的主动形式(The earth came into being millions of years ago.),动词不定式的主动形式(The problem is hard to solve.),无语态形式的被动句(The book is worth reading.)。由此可见,英语被动句有很多表达形式,但是其中使用频率高的还是被动形式被动句,而主动形式被动句的使用还是会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的,和一定的语体、语域有密切关系。此外,与汉语相比,英语被动语态的使用还会受到心理因素、语境因素等的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在知识性文章中,尤其是在纯客观的科技文和新闻报道中,被动语态的句式使用的较多。
  2.汉语被动语态。汉语用独立的“被”字来表示其被动关系,而它所涉及的致使性事件既可以是隐含的,也可以是复杂的,这就使得其自身与英语被动语态的句式完全不同。首先,“被”字结构表达隐含性致使事件时,有关动词所表达的事件的直接受影响者并不是被动句主语所表达的实体,而这个被动句所表达的实体只是受到该句子所表达事件的间接性影响。例如:“他被打了哥哥”。“有人打了他的哥哥”是致使结构,而动词所表达的事件的直接受影响者并不是“他”,而“他”只是受到“有人打了他的哥哥”的间接性影响,并非是动词“打”的直接对象。该句属于隐含致使结构例,如果换成“他被打了”就成为了显性致使结构的表达。而在英语被动句式中,主语一般就是动作的直接性影响者。“他被打了哥哥”的英语翻译是“His brother was beaten”,“他被打了”的英语翻译是“He was beaten”。其中的“His brother”和“He”分别是其所在句子中的主语,也是致使事件中的直接受影响者,即:动词动作的受施者。其次,“被”字是汉语中的一个独立被动标记,它可以用来表示相关的致使性事件,在“被”字之后的补语是具体表现。例如:“酒被喝光了”。此句要表达的致使性事件是“有人喝酒”致使“酒光了”。“酒被喝光了”和“酒被喝了”是不同的,前者指整个的致使性事件,而后者表达为被动结构,但并不是所包含的致使性事件。在英语中,“酒被喝光了”可以翻译为“The alcohol was drunk up”,而“酒被喝了”可以被翻译为“The alcohol was drunk”。
  由此可见,汉语中的“被”字,作为被动结构中的一个独立性被动标记,在相应的英语翻译中起到了“be 动词过去分词”的作用,而这往往是英语中的被动语态的表达方式。在英语被动语态中,句子主语所表达的实体,往往就是受到动词影响的受施者,而其被动形式实现的范围很大并易于合理化。汉语中的被动句的独立标志“被”字最初来源于“遭受”,这就使得其在被动句主语所表达实体在具有外力的作用下发生了异常的状态、位置或情绪的变化之时才会予以合理化。例如,英语中的“The clothes were put on.”是成立的;但是,在汉语中,通常是不说“衣服被穿了”,因为只有发生了意想不到的状态的变化往往才会使用被动语态的句式。
  二、英汉被动语态之间的翻译
  只有了解了英语和汉语之间被动语态的使用异同之后,我们才可以根据其各自的语言特点和习惯来准确把握好被动语态的各种结构形式,翻译出较地道的译文。在进行英汉翻译的时候,有时需要将英语的被动句翻译成汉语的被动句,有时也需要将英语的被动句翻译成汉语的主动句,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将英语被动语态译成汉语中的“被”字句。“被”字句就是在汉语的动词前面加上一个“被”字来表示被动的含义。通常情况下,动作“执行者”或者说是“施事者”不会出现,英语翻译成汉语时遵循“动作接受者 被 动词”的模式。“被”字还含有了表示动作接受者是不情愿或是不乐意所接受的。如前所述,汉语中也有大量的“被”字句来表示被动,而这种类型的被动句实际包括了“让、教、给”等词汇的半隐性被动句,那么,英语被动句翻译成汉语被动句是非常合理的。
  2.把英语的被动语态译成汉语的主动句。英语中的有些句子从形式上看是被动,但是,它们往往并不表达被动的意义而是表达主动的意义。那么,在进行英语被动语态的翻译时就可以将其翻译成为汉语的主动形式。
  总之,要基于英汉之间的差异进行有效的翻译才能更准确地体现出原文的“原汁原味”性和所想表达的实际意思。
  参考文献:
  [1]程菁.英汉被动语态的异同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2(22).
  [2]李玲.英汉被动句的比较与翻译[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1(8).
其他文献
【摘要】创建高效的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每一个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特别是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有效地利用好课堂时间,帮学生在课堂上解决尽可能多的问题,减轻学生课后的课业负担,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值得我们探讨。  【关键词】初中英语 高效课堂 音标教学  时下,高效课堂几乎已走进了我国的大部分大小学校。各个学校也都在积极探索高效课堂的高效途径,以便更好地使课堂高效化。可谓百花齐放,百家
由于中西方人们生活的背景和环境的不同,这就导致了我们彼此思维方式的不同,思维方式的不同体现在语言方面。论文通过词汇,表达及在观念上的表现总结了不同的思维在语言上的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许多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课程已具备较完整的课程体系,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学生的大学英语AB级通过率和就业率来看,商务英语专业的建设取得了一定得成果,并且也向社会输入了一大批有用人才。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模式较陈旧,教学方法较单一等,在这种情况下,需对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模式,方法等进行改革。  【关键词】商务英语 课程改革  我国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虽已具备了完整的课程体系
Translation is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language and cultures,different ethnic groups have different culture.In business communication,the differences betw
期刊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通用语言英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我国教育的各个阶段不断进行着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以求为社会培养出英语交际能力强的实用型人才。近年来人们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越来越关注,在不断的实践和研究过程中,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起自主学习的能力,中职学校开始不断加强英语教学课堂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的重视,并实施了一系列
【摘要】文章阐述初中英语教学中听力的现状和不足,并以新版牛津英语八上Unit 2的综合技能的听力教学为例,论述如何在听力训练中如何实施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相结合,实现听力教学的自主学习和高效课堂结合起来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 听力教学 自主学习 小组合作 高效课堂  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学习方式逐渐发生着变化,以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为主要方式的学习成为主要的教学模式。听力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
布兰德为追求淘金术而意外发现了磷,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创造性地推导出了生物遗传定律,巴斯德在研究中发明了“巴氏灭菌法”……这些里程碑式的科学发现都曾定格在绘画中,画
期刊
【摘要】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需要适当的语言环境,增加学生的交流机会,从而提高相应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情境教学对初中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简单介绍英语情境教学的重要性,针对情境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依据个人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几点初中英语情境教学的关键点。  【关键词】情境教学 初中英语 重要性 具体应用  由于没有处于相应的语言环境之中,英语学习对于大部分初中学生而言都是比较困难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要】学练讲的教学模式激活了僵化多年的课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把学习的权力真正还给学生,学生之间开展合作,相互质疑,共同探究,一起进步。教师指导学生学会探究方法,充满探究热情,增强探究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转变思维教学模式 创设条件 注意问题  纵观英语教学法变化,经历了听说法、情景法、交际法等,无论哪种方法,都强调“ 听、说、读、写” 的基本训练。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