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冷战时代的中日关系

来源 :当代亚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sz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80年代末以来,世界格局发生了近半个世纪内最猛烈的变化:德国统一,东欧巨变,苏联解体,两极结构消失,冷战时代结束。呈现于世人眼前的是一幅瞬息千变,扑朔迷离的画面。在这个被称为“后冷战时代”的新纪元到来之际,拥有11亿人口的中国和拥有巨大经济实力的日本,在20年既有的发展基础上,针对新的形势,确认一种新的关系和座标,其意义怎么估价都不会过分。依笔者管见,后冷战时代的中日关系,至少应当具有如下几点内涵:
其他文献
<正> 东盟的决策过程有自己的特色,它体现在其所建立的决策机构和所制订的决策原则中。东盟决策机构的特点是,联接松散、整体性不强。其决策原则强调所有成员,无论大小强弱,地位绝对平等。
<正> 过去的30年间,台湾凭借有利的国际环境,以出口为导向,带动起经济的快速成长。目前,台湾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将台北发展成亚洲的一个国际金融中心,是台湾今后的一个基本目标。
<正> 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召开的90年代亚太形势国际研讨会于1992年8月10—12日在京举行。与会者有来自亚太地区14个国家的正式代表35人和部分列席人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总干事李鹿野主持了会议。会议着重讨论了90年代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形势,美、俄、日、中四大国的亚太政策,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东盟的发展前景及影响,东北亚地区的安全与经济合作等问题。外国著名学者斯卡拉比诺(美)、蓝普敦(美)、季达连科(俄)、黄朝翰
<正> 日本历来有“宗教博物馆”之称。在日本现代社会中,不仅有神道教、佛教和基督教等传统宗教,而且还出现了一系列名目繁多的新宗教。研究这些新宗教的形成过程、组织机能、思想观念和社会基础等,乃是探索日本以及世界宗教发展趋势的重要课题之一。
<正> 为促进韩中两国的学术、文化、经济交流,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和友谊,汉城经济新闻社、韩国中央大学东北亚研究所共同向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赠各类韩国书籍约1万册。赠书仪式于8月6日上午10时在社科院举行。出席赠书仪式的有:社科院副院长汝信、
<正> 1972年金秋时节,周总理邀请田中首相和大平外相访华,经过中日双方政府首脑直接谈判,并发表了《中日政府联合声明》,一举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这一伟大的历史性事件给中日关系揭开了新的光辉灿烂的一页。从此正式结束了中日两国的战争状态,恢复了中日之间的
<正> 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应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的邀请于9月下旬来华访问,并于9月28日上午在外交学会礼堂作了题为《亚太及世界形势》的报告。外交学会会长刘述卿主持了这次报告会,出席报告会的有中外各界人士100多人。其中包括对外友协会长韩叙、外交学会副会长
<正> 《亚洲四小龙起飞始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谷源洋、周圣葵、谈世中三位研究人员所著,将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约15万字,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作者概述了四小龙起飞前后具有共性的方面,重点介绍了它们的成功经验。第二部分,作者对四小龙分
<正> 亚太地区在美国全球战略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自80年代初里根政府提出“重返亚洲”战略以后,美国在其全球战略中,重新把这一地区确定为与欧洲、中东并列的三大战略要地之一。布什上台初期,基本上延续了里根政府的亚太战略。但从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美苏冷
<正> 1979年我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呼吁两岸消除敌意,尽快实行“三通”,开放民间交流,促进祖国统一。自此,两岸关系逐渐改善,经贸交流日趋密切,特别是最近几年,台商赴大陆投资大幅增长,两岸经贸关系已由过去单纯的贸易往来转向投资推动贸易、贸易促进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