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对道德异化的批判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io07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本来是要成就人、成就德性、成就善的。但是,明清时期以传统礼教为核心内容的权威主义思想体系被官方意识形态强化,传统道德所蕴涵的主体性和仁爱精神被日益消解,体现近代取向的道德哲学和行为被视为异端,道德日益变为对规范的绝对强调,走向人的反面。《红楼梦》深刻批判了封建末世道德对人的物化与工具化、道德与德性的背离以及德行与善的背离等等道德异化现象,表达了道德向人回归、向德性回归、向善回归的憧憬,预言了以人为本的道德重建。
其他文献
误区一: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老年人疾病  有不少人认为,心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专利”,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可逆的衰退变化。其实并非如此,心脑血管疾病同样也会“光顾”年轻人。在我国,25岁以上人群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在逐年上升,特别是35~44岁人群的发病率上升幅度最大。早发冠心病甚至会发生在十几岁的少年身上。  心脑血管疾病,其实是一种生活习惯不良性疾病,它的形成和饮食、运动、睡眠、工作压力密切相
公众论坛成为上海世博会有机组成部分,在对于上海世博会筹备活动的介绍中,对于上海世博会举办权的获得、意义、主题、目标、理念等作了深入的探讨。论坛提出了与城市发展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