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期间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hui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抗病毒治疗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对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RBV)治疗的122例CH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前甲状腺功能均正常,根据治疗后是否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分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和甲状腺功能异常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122例CHC患者均完成48周疗程,且随访24周,其中34例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为27.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非医保和吸烟可能是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OR=4.470、4.757、3.828和7.306,P<0.05或P<0.01)。

结论

干扰素联合RBV治疗CHC期间,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较高,其中女性、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非医保和吸烟可能是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基于血糖负荷概念的饮食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与对照组56例,观察组采用基于血糖负荷概念的食物交换份法进行糖尿病饮食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食物交换份法进行糖尿病饮食教育,观察两组患者代谢指标及氧化应激方面的变化。结果两组干预前血压、血糖及脂质代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可自动化的细菌性腹膜炎的筛查检测方法。方法乳胶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腹水标本的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Wacker改良法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已糖激酶法和双缩脲法分别测定总蛋白、葡萄糖含量,同时进行有核细胞计数,以非恶性腹水的多形核白细胞(PMN)计数为金标准。结果共测定的111例腹水标本。在26例PMN≥250×106/L标本中(可诊断为细菌性腹膜
目的探讨腹部及盆腔孤立性纤维瘤CT及MRI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特征。方法选取30例腹盆部孤立性纤维瘤患者。对患者进行CT及MRI检查,并进行病理性特征对照研究。结果30例患者中,间叶组织肿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及卵巢纤维瘤患者分别为12例、12例、6例。CT表现为:肿块境界清楚、轮廓光滑,由两种不同密度实质组成,增强扫描显著强化,动脉期瘤内见多条肿瘤血管影。MRI表现为:肿瘤内部均出现条纹状低信号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