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昼夜节律对正常SD大鼠视觉电生理的影响

来源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siefei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一天中不同时间段记录的正常SD大鼠视觉电生理结果间的区别,以揭示似昼夜节律对视网膜功能的影响.方法 实验研究.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6眼).对各组分别于8:00~12:00(上午)、14:00~18:00(下午)、20:00~24:00(午夜)、2:00~6:00(凌晨)4个时间段记录不同刺激参数的视觉电生理.各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间差异采用post hoe检验分析.结果 下午及午夜的暗适应视网膜电图a波和b波的幅值要高于上午(P<0.05),振荡电位O2波幅值在午夜最高(P<0.05),20 Hz闪烁视网膜电图反应P1波和视觉诱发电位N1波的潜伏期凌晨明显较上午短(P<0.05).结论 SD大鼠的视锥和视杆功能变化与似昼夜节律有关,其在夜间要较白天活跃,视觉电生理记录最好固定在每天的同一时间段进行。

其他文献
寻找近视危险因素并及早干预是现代近视防控工作的重点.大量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研究提示光线昼夜节律紊乱可能干扰眼球的正常发育,导致近视发生发展.笔者通过对近几年夜间照明、长时间日照所致的光周期紊乱与近视关系的相关研究作一概述,并就光昼夜节律紊乱与近视发生发展的机制进行简要探讨。
目的 探讨进展性近视、稳定性近视及正视之间反应性AC/A值的关系,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门诊选取10~22岁病例,根据随访资料以及主觉验光结果分为进展性近视组、稳定性近视组以及正视组各17例,在全矫基础上分别测量9个调节刺激水平下的调节反应以及隐斜值,计算调节误差指数(AEI)和反应性AC/A值.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3组屈光组的反应性AC/A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目的 观察Ahmed阀植入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对21例(21眼)难治性青光眼行Ahmed阀植入术.术眼于术前ld和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对侧眼于术前ld和术后12个月行角膜内皮镜检查,记录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计算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测量眼压、前房深度,观察引流管位置.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值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 行Ahmed阀植入术的21眼术后角膜内皮细胞
目的 探讨眶-颧-上颌骨骨折伴严重眼球破裂伤后眼球萎缩的联合手术治疗方法,评价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09年9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12例眶-颧-上颌骨骨折伴眼球破裂伤眼球萎缩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联合手术后面部外形、义眼片突出度、义眼片活动度、张口受限程度以及咬合关系等情况,观察手术效果.结果 随访观察3~12个月,平均(6.8±2.6)个月,所有患者
目的 通过超声乳化摘除晶状体治疗晶状体半脱位引起的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或慢性眼压升高.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小梁切除术后经超声生物显微镜(UBM)确诊为晶状体半脱位患者7例(8眼),行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联合囊袋张力环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并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小梁切除术与超声乳化摘除半脱位晶状体间隔(67.4±34.9)d(30~125 d).术前裸眼视力
目的 评价螺旋CT仿真内镜技术在内镜下经鼻视神经减压术中视神经管定位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行内镜下经鼻视神经减压术的患者45例,男38例,女7例,平均年龄(32.8±15.1)岁.所有患者术前行螺旋CT扫描并通过CT仿真内镜技术重建蝶窦或筛窦外侧壁及定位视神经管,并与术中实际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除4例视神经管粉碎性骨折患者外
目的 研究低剂量光动力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眼治疗前后与最佳矫正视力相比微视野计监测视网膜功能的作用.方法 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收集2011年3月4日至2011年7月28日就诊于北京同仁眼科医院接受低剂量光动力治疗(PDT)的CSC患者34例(34眼).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光相干断层扫描(OCT)评价,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进行
目的 检测双眼在不同颜色光下的调节幅度的大小,比较其差异及与屈光度的相关关系.方法 横断面研究.受检者91例(182眼),年龄15~30岁,平均(22.9±4.2)岁.所有受检者均进行规范的主觉验光,根据屈光度分为正视组、低中度近视组、高度近视组.分别在白光(440、560、610 nm混合光)、红光(610 nm)和绿光(560 nm)下,用近视标负镜片法检测双眼的调节幅度.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
目的 观察单独光动力疗法(PDT)及单次PDT联合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病理性近视(PM)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确诊为PM继发黄斑区CNV,且CNV处于活动期患者38例(38眼)纳入本研究.非随机分组行单独PDT及单次PDT联合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其中单独
目的 探讨老年黄斑变性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可行性.方法 对40例52只眼老年黄斑变性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人丁晶状体植入术,其中干性老年黄斑变性者45只眼,湿性老年黄斑变性者7只眼.收集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术后视力改善情况及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 术后3月时,90.38%患者视力不同程度提高,视力无明显提高甚至下降者5只眼,均为湿性黄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