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提问方法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inroo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阅读教学的目标是:“(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在这样的目标指导下,语文课堂的问题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问题设计得好,总能高效地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文本,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高、更远的层面。
  笔者认为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可尝试以下的三种提问方式:
  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无疑生疑”提问法
  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实现的。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它的多义性,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学生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对一部作品的解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每一个人的解读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不仅表现在对作品意义的认识和对人物的评价上,还表现在对语言材料所构建的意象、意境的感悟上。文学作品因为学生个性的解读而更具有魅力。所以教师绝对不能过早地抛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应该及时地设疑质疑,于无疑处生疑,使学生在不拘泥于那些权威答案的基础上能再推开一扇窗子,看到更美的风景。
  例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师生先共同对“柳树”这个传统意象进行了分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谐音是“留”,是中国文化中传统的别离意象,古人早就有了折柳送别的习俗。教师进一步提出:这里的“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还有没有其他的意蕴?学生在充分诵读和讨论的基础上作出了个性化的理解,有的认为那在风中舒展的纤细的枝条,让他回想起那些偎依在她的身边,红袖添香伴读书的往昔。长长的柳枝所牵动的,不只是一种心绪,还是一串故事。更有学生如此理解:西斜的夕阳给湖畔的柳枝镀上了一层灿烂的金黄色,轻风徐来,柳条也舒展着自己柔美修长的双臂,那袅袅婷婷的样子,真如一位艳美绝伦的新娘子。她的影子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也荡漾在诗人的心湖里。多情的柳树宛若一位娇羞的新娘,在无奈地与自己的丈夫作别。此情此景,人何以堪?这里,徐志摩的真正的情感,已不再仅仅停留在“蜜甜的忧愁”上了,试想,新婚而别,娇羞之后是多少依恋与心酸?
  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转换角度”提问法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知识积淀和感情经验去体验作品,将课本知识与自己的阅读积累有机串联,力求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理解,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发展学生的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多角度发问,尊重学生的多角度解读是培养这些能力的有效方法。
  比如在学习《迢迢牵牛星》时,学生提出了一个疑问:诗前两句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意为织女星和牵牛星相隔遥远,而后面又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如何理解这里远和近的矛盾?我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有学生认为:两颗星相距的确很远,虽然因此而无法相见,但是两颗诚挚忠贞的爱心却始终相依相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所以在他们看来,这河汉也就“清且浅”了。而另外的同学却认为:那浅浅的天河,定然不甚宽广。可是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却不能骑着牛儿来往。咫尺之间,却无法倾诉衷肠,只能无言凝望,只能用一年守望一日的团圆。泰戈尔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不能说我想你/而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如果无法相见是因为隔了万水千山,那么这种悲伤总还有个理由来消释,但是明明只有咫尺之遥却如远在天边,这种无奈才更加令人刻骨铭心。
  三、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曲径通幽”提问法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讲究发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得巧,发人深思,新颖而又有创意,往往能产生“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良好效果。
  有教师上到《散步》一文的时候,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假如你有一束鲜花,你会献给文中的哪一个人?这要比问“文中的人物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好得多。这个问题设计角度比较新颖,学生比较感兴趣,而且能有效地把学生的思路引到对人物的品析上。事实上效果也是很好的,有同学说:“我会献给文中的爸爸,因为他既尊老又爱幼,对家庭有很强的责任心。”有同学说:“我要把鲜花献给奶奶,因为她爱护她的孙子,而且为这个家庭付出了一生的心血。”也有同学说:“我要把鲜花献给文中孩子的母亲,因为她很贤惠,既给她的丈夫面子,又对她的孩子很慈爱。”更有同学说:“我要把鲜花献给那个小孩,因为小孩是家庭的未来,而且儿童代表了新生命,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活力。”学生的思维在这样的问题的引领下得到了有效的激活。
  综上所述,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语文知识向语文能力转化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摘 要: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十八首是较为著名的一首诗歌,带有强烈的人文主义思想和浓厚的时代气息。本诗将朋友与夏日做比较,赞美朋友的美和夏天一样充滿活力和激情,这样的美不会随着时间而衰退,反而会与这首诗歌一样与世长存,抵抗时间的侵蚀。作者在表达对朋友的美和他们的友谊长存的美好期许的同时,也强调了对美、爱和永恒的追求,和对珍惜时光的劝告。  关键词:十四行诗第十八首;莎士比亚;赏析;人文主义]  一、
第一次读完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我就对其中的金先生念念不忘。这位原本对我来说很陌生的人,似乎一下子变成了我的老朋友,他那有趣而率真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存到了我的心里。汪曾祺是怎么把金先生写得如此有灵气呢?  我想,也许是出色的细节描写让人物显得更加传神吧。汪曾祺在此文中典型而真实的人物细节描写让金先生在平淡而朴实的语言中活了起来。我觉得,此文的外貌描写非常出色,值得深入揣摩。  一、外貌特征突出而鲜
[摘 要:高职二级学院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是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要求,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和高职院校从“标志校”“骨干校”转向“高水平职业学校”“高水平骨干专业群”建设的背景下,推进高职二级学院党支部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围绕把握二级学院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目标任务,推动落实两个方面,对二级学院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高职二级学院;党支部规范化;建设]  一、把握刚性,准确理解规范要求
[摘 要:教育在每位学生的成长道路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社会各界对学校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促使他们多方面多角度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同等重要的就是德育素质,全面发展一直是教育所追求的目标。随着班本理念逐渐深入教学,许多学校开始探索该理念在教育活动中的具体应用方法,不断丰富德育课程,想要在十分关键的小学阶段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为培养出优秀且道
《斑纹》是苏教版必修五第一专题“科学之光”中的一篇散文,或者说是科学小品。教师们在处理这篇文章时,往往因其文体模糊、意象繁杂、思维跳跃等原因,简化教学程序。  其实,这是一篇值得我们带着学生仔细咀嚼的好文章。我认为,它的最大价值在于对学生写作的借鉴意义。这种借鉴意义可以说是全方位的。文章奇妙的语言,丰富的材料,独特的思路,深邃的哲理,对于想在高考作文中出奇制胜的学生来说,有特别重要的借鉴作用。  
[摘 要: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因此在技工院校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技工院校语文教学工作,应摆脱传统教育模式,强调以学生为教育主体,深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中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本文针对工院校语文教学问题进行分析,探索提升教学质量的优化路径,同时也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  关键词: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改革]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加强感恩教育十分重要,其不仅有益于社会,更加和谐美好,拉近学生之间的感情距离,而不是一个冷漠的校园是一个温情的家园,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教师要给予感恩教育高度重视,通过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组织并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加强课堂教学有效性,为加强学生的感恩意识做铺垫。以下主要内容为传统家庭教育中感恩教育现状以及策略  1传统家庭教育中感恩教育现状  传统家庭教育中感恩教育存在很多问
让学生喜欢自己并喜欢自己所教的学科,这是每一个教师的心愿。不关爱学生,教学方式呆板,思想和知识陈旧的教师是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的。那么,教师应该怎么做才能受学生欢迎呢?宋代学者朱熹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其实,不仅池塘需要新活水源,教育更需要在源头活水的不断浸润之中变得更加清澈,更加充满活力。在现代生活中,网络成为一种时尚,这也是学生所热衷的。合理借助信息技术,让学生爱上语文,做一名受
[摘 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教育领域掀起了一股创新发展的风潮,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化学是一门以抽象概念为主的学科,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初中化学课程虽然以基础知识为主,但由于学生刚刚接触,所以难以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这不仅会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阻碍,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挫伤其学习兴趣。基于此,教师应加快转变观念,探索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的有效结合路径,并
摘 要:班主任是班级的直接管理者,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搭建出沟通的桥梁。本文主要说明了班主任在改革管理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指出了一系列改革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所实施的策略,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他们思想品德得到有效的提升。  关键词:新时期;初中教育;班级管理;工作内容  管理工作是当前班主任需要注重的工作内容,也是当前班主任工作环节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成为了班主任积极思考和改革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