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考察点滴谈

来源 :华夏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c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曾随淮北市教育考察团一行去山东聊城、济南、青岛、蓬莱、潍坊等几个城市的学校进行为期一周的教育教学参观考察,现把点滴印象、感受表述如下,仅供大家参考。
  一、没有办不好的教育
  在我所看到的诸多学校中,有的在国内小有名气,有的在省内名气十足,有的在市内,及周边地区影响较大,均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向上态势。从学校办学条件,到师生的精神风貌,从学校周边的人文环境,到领导们的举止表现等,无不彰显着山东是个真正办大教育的省份。一句话,山东教育无处不花,无处不果,在山东没有办不好的学校,没有办不好的教育。
  二、每所学校都是唯一的
  在我看到的几所学校中,每一所学校都是唯一的,各具特色,绝非多校一面。具有百年文化底蕴的潍坊广文中学的威名自不必说,就是即墨二十八中的大处着眼,小处做事的办学思路、聊城实验中学的踏实严谨改革做法、济南济微中学的枯树发新枝的举措等无不体现出她们独一无二的一面。还有那个不被大家看好的聊城市道口铺中学也是特色凸显,她那不屈不挠的办学精神,虽苦犹荣的乐观精神,勤于思考、安居乐教和勇于挑战的向上精神,无不打动和激励着我……
  三、学校要走长远之路
  1. 教育要走人才和经济之路。办好学校一靠人才,二靠经济,这恐怕是谁都懂的道理。山东等地的一些教育做法就是最好的诠释。只有人的教育不会多么快速发展,经济是支撑教育的主要命脉,有了经济做后盾,教育才可能会向着人们努力的方向快速地发展。一个既有人才又有经济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2.学校发展要走科学的规范之路。办教育不可投机取巧,更不可违背办学规律和政策要求,必须走科学有效地规范办学之路。山东的教育之所以办得有声有色,这与他们走规范办学之路,严格办学行为是分不开的。广文中学和即墨中学的发展除了有其独特的区位、政策和人文优势之外,其严格的办学行为和规范办学举措也是促其发展的主要。在此,尤以广文为最(把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工程做大做强;不搞掠夺和强权性招生,落实均衡发展;走管理重心下移——“扁平式”管理之路;人事实施聘任制等)基于此,学校要持续快速发展,必须有远大目光,走长远发展之路。
  四、名校一靠实力,二要宣传
  实力是名校发展的基础和根本,但宣传也为学校的发展带来不少的光环和收益,尤其是初级阶段。好的、适时的宣传可促进学校快速成长和成名,山东等校的成名、成器是最好的佐证。相反,一个只靠实力,而没有宣传的教育其发展和成长要比前者来得慢,有时甚至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变得没有声息、被人忘却。
  五、办教育需要智慧的校长
  智慧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一个好校长,一个有智慧的校长和一个有智慧领导班子,就是一所好学校。一所好学校,可以吸引一大批孩子来上学,可以成就一大批孩子成人成才,这是长期实践所证明了的硬道理。山东学校的教育也说明了这一点。好学校需要一个好校长做引导,一个好的班子做带领。好校长能使一所差学校起死回生,能成就一所学校。一个勤劳、务实、能干的校长和班子集体未必能办好学校,办好学校更多的是智慧,靠勇气和胆略。因此选一所学校的校长和领导班子要慎之又慎,不可草率行事,更不可应付了事。
  六、教育发展要靠宽松的政策作支撑
  宽松的政策可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快速发展的空间和力量支撑。山东等地教育发展之所以来得大,来得快,主要是有其宽松的政策作支撑。省、市、县政府要在不违背国家政策的基础上,尽量给教育以宽松发展的空间,教育行政主管也要积极争取政策,并努力为教育内部创造宽松的政策。
其他文献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管理方法需要随之改变,因此管理者需引导教师接受新观念,并将之积极转化为教育教学的实践行为。这之中,提高教师整体业务素质显得尤其必要。为此我做了如下几点尝试:  一、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引导教师不断进取  现代教育理念是顺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在它指导下生成的教育行为是合理的,有效的。而等待接受现代教育理念的承载者是具有传统教育理念的人,传统的并不全是错误
期刊
学校文化是学校所有文化现象的总和,是以校内师生为主体,经过倡导、培育和巩固而逐渐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具有发展性和校本特征,可具体分解为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文化理校”也就是用文化来管理学校,它是一块神奇的魔法石,是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湖滨中学这些年就是利用这个魔法石使学校一跃成为省一级达标学校。  文化创新是一个持久的工作,是魔法石的再生能源。学校文化只有在学校教育改革实践中才能逐
期刊
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不断深入,农村学校办学硬件日趋均衡,探索特色办学之路建设校园文化的理念和途径,成为校长不可回避必须认真面对的重大课题。  文化是一种环境,一种渗透,一种制度,一种精神。学校之魂魄,文以化之;师生之精神,文以励之;育人之根本,文以熏之。校长用心执著实践学校文化,必须高举“用文化为学校立魂”这一旗帜,躬身实践,孜孜以求,大胆探索,与时俱进。  一、以人为本,阅读为要  学校文
期刊
近年来,青浦实验中学围绕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坚持整体和谐发展的思想,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使我校步入稳步快速发展的轨道。根据教育局“优课堂、强对位、精管理、创特色、建文化、铸品牌”的十八字方针,我校进行了深入的实践和探索,全力打造“让所有学生幸福”的培育体系。  一、建立学生发展培育体系,让学生在自身发展中感受幸福  通过思想教育、课程改革,建立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措施,做到既夯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性
期刊
第一曲 实现学校优质发展  阳泉十二中曾经学校教学成绩全区倒数第一,学生不愿意来,教师千方百计想调走,全校学生人数剩下不足600人,学校的存亡摆上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议事日程。  在这种情况下,新的领导集体立足校情,制定了“理顺体制,立好规矩,带好队伍,搞好科研”的学校中期发展规划,提出了“以法治校、改革活校、科研兴校、特色立校”的近期工作思路,确立了“管理科学化、工作规范化、校园文明化、质量合格
期刊
雁群在天空中飞翔时,总是排成一个大大的“人”字,“人”字的顶端有一只大雁在领飞,所有的大雁都在不断地鸣叫鼓励。当领飞的大雁疲劳时,另一只大雁就会替它领飞,如此周而复始。管理专家们将这种科学的雁群飞翔阵势原理运用于管理学的研究,形象地称之为“雁阵效应”。一群迁徙的候鸟,能够通过分工合作达到省力、提速的飞行目的,知道如何为群体共同的目标而做出个体的自我牺牲,翱翔的雁阵把“人”字写在天空上,这足以让我们
期刊
山东省沂南县第四中学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办学条件有了极大改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狠抓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一、研究新形势,不断创新管理制度,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大凡成功的学校和成功的教育都有一套系统的、规范的以先进理念作支撑的管理制度,衡水二中、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广文中学都有其适合自己学
期刊
记者:您好,刘校长!今天,我想与您交流一下怎样使孩子留守在家,但使他们情感不孤独的话题。  刘校长:其实,我就是一个50年代的半留守儿童,我能体会留守孩子的家长的心情和留守儿童的情感。在我不到三岁时,爸爸一人到黑龙江省鸡西市滴道煤矿去当矿工。2年后,我随父母到黑龙江省生活了一年。这是我第一次认识爸爸。这一年生活很艰辛,但是我生活的很快乐,因为全家团圆,有家的感觉。后来,由于没有户籍领不到供应粮,我
期刊
通过校长提高班、研修班的学习,通过对我区内先进学校的考察,结合平时的管理经验,我认为要管理好一所学校,做一名合格的校长,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去努力:  一、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  我们的学校是社会主义的学校,一个合格的校长,不论在何时何地,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知行统一观,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不得有半点含糊。作为校长一定要具备先进的教育思想,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
期刊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代诗人杨万里笔下这两句脍炙人口的佳句,道出了被誉为“中国白莲之乡”的广昌县每至盛夏时节荷叶田田、荷花如海的美丽壮观景象。广昌实验小学是一所坐落于盱江河畔莲花丛中的百年老校,多年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先后获得“全国红领巾大队”、“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示范学校”、“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示范学校”、“全国消防安全示范校”、“省艺术示范学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