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心理健康教育如何在学科教学中落实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ju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几天的一则新闻再次引发广大人民的关注,北京西城区人民法院对一起校园欺凌案进行宣判。五名未满18岁的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案件宣判结果公布以后引起了人们的讨论,有人认为未成年人不应该受到刑事处罚,有人认为应该得到惩罚。但是我认为大家更应该深入思考一下事发的根源,为什么五位未成年少女会对身边的同学做出如此恶劣的事情?古人说,人之初,性本善。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原本心灵纯净的孩子变的心理扭曲,做出这样伤害他人的事情呢?是我们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出了问题。
  人们的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三个方面。而且现代医学越来越证明,心理健康在这三个因素中占据核心地位。可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忽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就拿孩子的教育来说吧,家长们往往只会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是否良好,而总是忽略孩子的心理状况。有些家长只会一味的给孩子安排各种辅导班,却不会在意孩子是不是压力太大承受不了。有的家长天天忙于工作赚钱,没有时间陪伴孩子成长导致孩子心理上爱的缺失等等。学校在这方面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孩子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渡过,如果学校只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心理疏导将会产生许多问题。校园霸凌事件屡见报端就是在为我们敲响警钟。
  作为一名教师,怎样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如何才能让孩子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呢?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做好学科心育。
  一、学科心育现状及原因
  学科心育就是在学科教学中加强心理素質的培养,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但是有些薄弱学科进行心育就存在不小的阻力,例如历史,地理,体育甚至数学学科,学科心育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能把学科心育真正落实的寥寥无几。究其原因,大部分任课教师反映学科地位低下或者教学内容和心育不沾边。而且学生和家长也往往不会对心育有所重视和要求,自然开展学科心育的机会和效果就大打折扣。
  其次,各任课教师自身素质及心育能力不足。许多教师还在用比较陈旧的教学方法,一堂课主要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完全以教师为主体,学生没有自主思考和发言讨论的机会,这大大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还会导致学生形成被动接受、消极等待、厌学等不良的心理特征。另外,有的老师采取了不恰当的教学行为,比如不适当的批评、压制性的管理、不信任讽刺挖苦学生等等。不仅造成师生关系紧张,而且还会打击学生脆弱的心灵,给学生留下心理阴影。有些教师对心理教育的知识只是流于表面,并没有深入理解和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二、在学科教学中落实学科心育
  首先学校要重视,让学科心育教学融入学科课堂成为任课老师的习惯,同时开设关于学科心育主题的教研活动,提高任课教师的心育意识。同样也要针对学生开展心育主题的班会活动,让学生也重视心育问题,在教材编写方面,也要增强趣味性,或者直接加入和心育有关的问题涉及和环节。让教师和学生自然而然的渗入心育。我们还需要明确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与学习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心理健康问题几乎涉及学习的各个方面,包括学习的动机、兴趣、理想、态度、方法等等。第二,与人际关系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教导他们如何与他人相处,使他们学会交往、合作。学会尊重、理解、信任和宽容他人减少人际冲突,促进人际和谐。第三,与自我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指导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悦纳自己。第四,与生活,社会适应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抗压受挫能力,为他们将来进入社会做准备。我觉得这四个方面,每一门课,每一节课都需要渗入,更要深入。
  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就可以针对内容制定策了。在学科教学内容中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比如在语文教学中,就可把课文中的人物性格深挖,正面角色学习模仿,反面角色反思改变,角色替换,反复体会。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对话阅读的形式了解国外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状态,学其优秀,弃其糟粕。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历史人物素材,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又能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和认同,使其心理素质不断提高等等。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如果没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是很难走向成功的。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许多的仁人志士、领袖人物、科学家等都是顽强的毅力,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最后获得了成功。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为了国家独立和富强,“一往无前,愈挫愈勇”,历经了许多的挫折和磨难才有了中华民国的成立。我们可以利用青少年喜欢模仿的心理特点,发挥历史人物的榜样作用,来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三、针对教师自身心育能力不足的问题可以采取的解决方法
  1.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采取新型教学方式方法,比如课堂上教师可以选取比较具有讨论价值的知识点,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或者辩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我,得到他人的肯定,获得自信。当然也有受到别人反对的同学,也能提高自己承受质疑和压力的能力,提高心理素质。
  2.教师要善于学习并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
  现在的教师都具备一定的学科心育的基础,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也会考查心理学知识。教师关键在于能不能做到学以致用,把自己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综上所述,教师首先要有进行学科心育的意识,认识到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身体力行的落实到自己将来的教学实践当中去。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的成长,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希望学校霸凌这样的事件不会再有。
  参考文献:
  [1]邵秋菊.浅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硕士学位论文.
  [2]税碧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案例.硕士学位论文.
  [3]林红琼.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心理素质教育初探.硕士学位论文.
其他文献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赞可夫先生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全面考虑学生的整体因素,努力寻找切合学生实际,满足学生需求,激发学生兴趣的最佳教法。只有如此才能最大可能的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优势,才能提高英语教学效率。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呢?我认为主要围绕以下三方面来做: 
期刊
文章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建构现状进行梳理、归纳和分析,并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建构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本文利用Comsol软件仿真和多学科理论分析,从确定最佳水-沙混合比伊始,到构建海水、潮汐和雨流对沙堡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冲击物理场,分析冲击后的沙堡形状以及沙子剩余量,得到
本文探讨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在对外贸易交流当中所暴露出来的各项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语言文化差异、思维文化差异、行为文化差异,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建议调整企业
驾驶员在长时间连续行车之后,可能会由于疲劳驾驶而导致驾驶员的大脑反应机制以及行车操作能力大打折扣。具体反映在驾驶员行车速度减缓、遇到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变慢等。而
公元前11世纪的商末周初,苏州因吴王建都在苏,历史上即沿用“吴门”的称谓,苏州是历朝历代画家的辈出之地,其中在明朝中期崛起的“吴门画派”,更是名震海内外.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而影视艺术教育则以其独特的优势被广泛应用在语文教学当中,对语文教学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基于这种情况,本文对这些作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旨在为影视艺术教育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 影视艺术教育;语文教学;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2-0021-01  初中是学
目的:全面掌握荆州区域女大学生献血者HPVB19感染情况。方法:使用EIA针对献血人员血液实施HPVB19 Ig G、Ig M筛查,且使用PCR法针对HPVB19抗体阳性血样实施HPVB19DNA测试。结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文化艺术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个世纪中,新思想的飞舞跳跃,使得各学派异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结合新工业技术的变革,建筑及城市规划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新形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技术创新促成的产业转型和升级逐渐占据重要地位,技术创新仍是我国力求的创新形式之一。同样属于东亚国家并且处于依靠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泰国,在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