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数学学困生发散性思维与创造性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探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ewqqw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数学一直都是高中教育的重点科目,同时也是学困生们心中的学习难点,特别是对于学困生来说。学困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也一直都是高中数学教师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而要提高学困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就需要培养学困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本文就高中数学学困生发散性思维与创造性培养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困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2-122-01
  一、高中数学学困生发散性思维与创造性能力培养的意义
  1.提高学困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学困生与一般学困生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他们的学习成绩。学困生的學习成绩比一般的学生要差,学困生在理解学习内容方面比一般的学生要慢。发散性思维可以帮助学困生将新学的知识与他们之前学习过的数学知识联系起来,通过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来对新学习内容进行理解,同时也可以将相关的自己接触过的数学知识形成一张放射性的思维网络,从而加深学困生对数学知识理解。由于能够及时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所以学困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其效率也会有效提高。
  2.提高学困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发散性思维帮助学困生可以将自己已经学习过的数学知识联系成为一张网,在学困生遇到数学问题的时候,可以通过发散性思维快速反映出数学问题涉及的数学知识点。而创造性能力也会让学困生可以将理论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解题的工具,从而帮助学困生快速解答相关的数学问题,提高学困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建立学困生学习自信
  通过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地提高学困生数学学习效率和数学应用能力,体现在成绩上就是成绩的进步,数学作为高中教学的一个难点,学困生在攻克了数学这个难关之后,他们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对学习的自信心,从而促使他们在其他学科学习中运用自己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困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中数学学困生发散性思维与创造性能力培养的策略
  1.激发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高中数学学困生由于自身成绩的原因,常常会表现出在数学学习上不够积极。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都需要学困生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学困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该激发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困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最终实现培养学困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的目标。在具体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如在人教A版必修2“立体几何”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有不同的立体几何图形构成的动画,让他们感受到立体几何不同变化过程中展示出来魅力,激发学困生对立体几何内容学习的兴趣。从而让他们积极参与到立体几何的教学活动当中,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
  2.巧妙设置课堂提问
  无论是发散性思维还是创造性能力的培养,都需要经过学困生的思考,而在课堂教学中最为有效地激发学困生思考的方式就是提问,通过问题引发学困生的思考,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提问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该巧妙设置问题,引发学困生的发散性思维同时培养学困生的创造性能力。如在人教A版必修2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关系”的教学中,在学习了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关系的时候,教师可以提问“已知直线a与平面m平行,直线b也与平面m平行,那么请问直线a和直线b之间的关系是”这个时候,学生第一反应就是“平行关系”在学生提出了这个答案之后,教师“别急,你们再好好想想,想不出来还可以在纸上画一下”这样学困生会进进一步进行思考,然后发现,在已知的情况下,直线a和直线b的关系并没有办法确定,他们可能平行。也可能是相交的,还有可能是异面直线。通过这样的提问,可以有效培养学困生的发散性思维,同时还培养了自己亲自验证自己思维的创造性能力。
  3.布置开放性的课后学习任务
  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其中还有相应的教学内容需要学困生掌握,所以可用于专门培养学困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的课堂时间并不多,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将学困生的课后时间利用起来,给学困生布置一些开放性的课后学习任务,通过这些学习任务激发学困生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学困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的目的。如在学习人教A版必修1“基本初等函数”的时候,可以写出不同的一些常见的函数表示式,如对数函数f(x)=log2x,指数函数f(x)=2x,f(x)=(;)x等函数,让学困生将这些函数的图像画出来,并且分析找出这些函数图像之间的关系,通过这样的学习任务的完成,可以让学困生将一些常见的初等函数之间的关系有效地联系起来,从而促进学困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形成。同时,通过他们各自画出各个不同函数的图像,可以培养学困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学会从表达式上看起来没有关系的函数图,在图像中找出他们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他们在日后的数学学习中利用函数图像解决具体的数学函数问题,这也是学困生创造性能力的一种体现。
  综上,学困生的学习问题是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工作的一个重点,通过培养学困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学困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和数学应用能力,并且帮助学困生建立学习自信。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激发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巧妙设置课堂提问,布置开放性的课后学习任务来培养学困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有效解决学困生的数学学习问题。
  【参考文献】
  [1]刘玉香.高中数学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12):30.
  [2]刘庆.从“一题多解”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J].中学数学,2019(05):51-52.
  [3]张燕.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12):193.
  作者单位
  (中山市华侨中学;广东;中山;528400)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形势的教学背景下,高中数学对学生的要求有所提高,学生不仅要学会数学相关理论知识,还要具备必要的数学建模能力,本文对新形势下高中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进行了调查,发现数学建模方面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新形势;高中数学;建模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2-038-01  一、数学建模是从现实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核心素养”一跃成为教育领域探讨的热点,核心素养是指具有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要品质和关键能力的学生。而在实际的具体改革中,核心素养也逐渐落实到各科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各种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也随之而展开,推动了核心素养研究的深入。本文就基于核心素養背景下,研究了初中学生地理区域认知能力培养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能力 策略   【中
【摘要】 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信息化技术在语文课堂中的广泛运用,语文教师该如何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去完成各种教学任务,成为不可回避的行为手段。方法的选择其实就是教学行为方式的优化过程,本文从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服从语文学科的性质与教育目的的需要;要适用于教材内容的需要;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也同样要符合教师的技能特长的需要;要考虑教法与学法的协调统一等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语文
摘 要:新冠状疫情的蔓延给学校的教育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挑战,而学校教育也在進行进一步的变革以适应疫情的影响、保证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在这个背景之下,线上教学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高中生物是培养高中阶段学生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生物知识的重要学科,通过展开线上教学能够拓展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途径,在无接触式的教学模式下带动学生的生活学习,因此,本文主要探讨高中生物课堂开展线上教学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高
【摘要】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极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音乐课堂为学生提供了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开发创造性、发展潜能、提升创造力、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促进人际交往等等。在当今教育的形势下,素质教育已经被教育界重视,而且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越来越受到家长们的认同。我们让孩子学习一门乐器,是希望他们享受美妙旋律的同时,能够静下心来,专注严
【摘要】 物理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还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初中物理课程也是如此。但现阶段初中生在物理学习中遇到的挑战和困难有很多,如果不能及时的为学生给与正确的引导,就会导致学生在物理学习上减少学习动力。所以,教师要适当的转变教学方式,采取正确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引导方向,以此促进初中生物理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 初中物理 学习困难 分析研究  
【摘要】当前,初中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成为了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受到网络信息时代的影响,传统的培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需要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事件对初中生进行培养。  【关键词】初中生;社会责任感;培养路径;垃圾分类;责任  【中图分类号】G6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2-019-01  一、初中生社会责任感现状  (一)价值取
【摘要】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革新,小学语文教学的方式和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陈旧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目前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小学语文教学优化措施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的主体、教学的内容和方法都要发生变化和革新,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析了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小学语文教学优化措施,从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小学语文教学 优化措施
【摘要】 学生在进入高三阶段之后面临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就是怎样能够将高中时期所学习的语文基础知识充分地运用到语文诗歌鉴赏的学习当中去。而教师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如何去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框架,从而将其转变成学生的基本技能,以期获得一个较满意的效果。本文主要针对高三语文诗歌鉴赏复习课教学案例进行分析,以便为学生理解诗歌大意把握诗歌情感以及做诗歌训练题时奠定基础。  【关键词】 高三语文 诗歌鉴
【摘要】本文基于初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特点及教学现状,浅谈情景剧在初二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价值,结合实际案例说明如何在课堂上具体操作。通过应用情景剧的形式将教材抽象内容转化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场景,以达到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发展。  【关键词】情景剧应用 初二道德与法治课程  初二道德与法治内容较之初一学习内容深度和广度都有所加深,特别是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