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生阅读探疑能力培养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741852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能力无疑是语文核心素养之一,阅读中的问题意识以及对问题的探究解疑过程及其思维的培养,非常有助于学生问题求解能力的发展,这既体现了知识时代对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又是适应知识时代发展的关键能力之一。对于初中生而言,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进行问题的探究或探讨,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以及问题意识的形成,并在合作学习中逐渐形成文本阅读的探疑能力,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
  【关键词】学生;阅读能力;小组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要使阅读有收获,阅读能力有提高,必然是带着疑问阅读,借助问题向文本深处漫溯,进而析疑探疑,直到问题被逐渐解决,享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之趣。研究发现,运用探究、发现和研究型学习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讨论、项目研究、模拟性决策和问题求解学习活动等,有利于发展学习者的高阶思维能力。
  一、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生探疑能力的培养流程
  学生自主阅读过程中,除了老师设置主问题外,学生也可以在阅读中提出问题,再次提出问题,体现出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层进性、发展性。而且对于学生自读产生的问题,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培养独立地自主探疑精神;如果问题不能解决,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讨论中解决问题,集思广益,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甚至把问题提出来放在小组间探讨,寻求问题的征答,直到问题解决为止。在探疑的过程中必将产生新的问题,教师要和学生一道探究学习,适当点拨诱导,对碎片化的解读进行总结,把学生分散化的意识朝课程目标或学习目标上引领;在探疑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积累探疑的方法,丰富解疑探疑的情感体验。只有让学生不断生疑并探疑,才能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能力。教师应给学生较宽裕的时间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分析讨论。
  二、指导学生自主探疑的策略
  (一)文本细读,自问探疑
  在细读文本的过程中,要把以前所学阅读方法迁移过来进行初步的探疑,边读边思考文章写了些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从文本的思想、内容、写作技巧、语言等方面形成自己的“阅读初感”,这些个性化“阅读初感”就是学生自主探疑的初步成果,也是进一步探究的基础。
  读《白杨礼赞》这篇散文,笔者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思考以下问题:(1)这篇文章写了些什么?(2)第二段怎么又用繁笔写黄土高原呢?(3)作者是怎样描写白杨树的?带着这些问题,学生在阅读中形成对文本的“阅读初感”,重要的是形成阅读中的问题意识,为以后阅读类似题材的文本学会质疑奠定基础;基于此,已提出的问题如何解决,我让学生展开小组合作讨论,气氛很热烈,有问有答,有争辩,有补充,有纠正,有点评,有争议,问题在学生探疑的过程中逐渐明晰,而且有些对问题的看法超出我自己的预料,重要的是学生探疑的过程其实在积累方法、技能、情感,为今后的自主探疑活动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问题牵引,渐进探疑
  问题是思维的起搏器,一问激起千层浪,学生在探疑过程中培养着重要的思维能力。在逐步熟悉文本的过程中,学生会提出一些疑问,这些问题将带动他们进一步探究的好奇心和热情。这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在看似无疑处生疑,发现问题,提出有价值的“主问题”,从而带动对全文的理解。引导学生对题目生疑,抓住重点句(中心句、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生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的自主阅读探疑能力得到锻炼,自主探究习惯逐渐形成,以问题带动探究活动纵深推进。
  在《白杨礼赞》这篇文章提出上段的三个问题后,在学生细读文本后,几个小组主要提出了两个问题,经整理依次为:(1)白杨树和农民、哨兵有什么联系?(2)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真正意图是什么?这两个问题有一定的关联性和层次性,有一定的探疑价值;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不平凡”(共出现四次,三次出现在三个过渡段中),抓住三个重要的过渡句依次讨论两个问题,小组讨论有了问题驱动,有了探疑的方法,有了主动探疑的意识和求知的精神,这两个问题逐一被解决,逐一明确,最重要的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因而更容易转化为一种探疑的氛围和习惯。
  (三)明確术语,有的探疑
  在文本中探疑,文中难解的句子往往是含义深刻的句子,深入思考这些句子并提出疑问,有利于准确把握作者的意图;从作者的表达特点上探疑,如遣词造句、行文结构、表情达意等方面;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要有意培养学生的审题意识,审清问题的范围,审明问题术语的内涵,审准问题的指向,进行有目的的探疑活动。不要在审题上出现差错,导致前功尽弃,或误入歧途。现以苏州中考语文试题中现代文阅读中的问题为例,具体如下:
  (1)文中说“这始终让我感到非常疑惑,难道父亲的记忆中,于苏州竟是没有一点印象了吗?”请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这句话的表达作用。(3分)(2011年《第一次到苏州》)
  (2)文章第三段中的画线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4分)(2015年《杏荫井台》)
  例(1)中主要考句子的表达作用,应从结构和内容上答题,学生答题时对术语不明,无的放矢,所以探疑很容易误入歧途。例 (2)中容易把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混为一谈,对“表达效果”不知如何恰当表述。这都是对问题中的术语理解不清,造成了探疑过程遇到障碍。
  总之,阅读能力无疑是语文核心素养之一,阅读中的问题意识以及对问题的探究解疑过程及其思维的培养,非常有助于学生问题求解能力的发展,这既体现了知识时代对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又是适应知识时代发展的关键能力之一。对于初中生而言,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进行问题的探究或探讨,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以及问题意识的形成,并在合作学习中逐渐形成文本阅读的探疑能力,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生活化,鼓励学生学以致用,把所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实践中,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意识。在培智语文教学中运用实物,能使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实物运用;激发兴趣;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智障儿童的形象思维占优势,因此实物能直接刺激儿童的感官,并作用于大脑,具有很强的直观性。生活中的语
“民心工程是我们的最大工程。”——武汉市蔡甸区房产管理局局长朱韬常语重心长地告诫他的同仁们。   2004 年朱韬出任局长至今,对于民生住房安居的关注一直是他工作中的重点。前些年,蔡甸区房地产发展比较缓慢,楼板建设质量不高,小区功能尚未显现,建筑市场缺乏领军人物。因而,如何规范房地产企业的市场行为,形成合理、合法、守信、公平的竞争优势,营造房地产市场较大的规划、开发、建设局面,为全区经济建设扛起大
【摘要】《记承天寺夜游》是一篇小品文,全文言简意丰,但要读懂苏轼的内心世界并不容易。文言文教学要做到“言”“文”并重,不仅要积累文言词句,还要“披文入情”“披文入境”,“此心乐出是吾乡,一蓑烟雨任平生”。对此,本文再现了《记承天寺夜游》一文的教学设计过程,以供参考。  【关键词】苏轼;《记承天寺夜游》;文本;情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反复诵读,
【摘要】语文是一门交际工具性的学科,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和个人的成长有着深远影响。学生的语文能力主要是从阅读中获得,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重视阅读教学的有效,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形成个性化的阅读品质,能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主動积极地进行思维和情感活动,获得知识体验、思维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个性阅读;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素质
陈一【译】    2006年6月,中国和印度重新开启了两国之间穿越喜马拉雅山脉的唯一一条全天候路上贸易通道——乃堆拉山口。随着这条连接锡金首府甘托克和西藏亚东城、长达100公里的陆上贸易通道的恢复,预示着两国外交政策发生了微妙转变。“领土政治”不再占主导地位,经济动力最终会占上风。中印两个大经济体之间的繁荣竞赛正在展开。    2006年6月,中国和印度重新开启了两国之间穿越喜马拉雅山脉的唯一一条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是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的目标要求和指导方针。一年多来,各地根据自己的客观实际,积极落实中央文件精神,使农村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当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的不同,各地在新农村建设的进展上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东部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周边的农村已经向“城镇化”迈进,而中西部和边远地区的农村正在解决最基
【摘要】本文在介绍学习动机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引入民族学生学习动机的概念,分析少数民族地区,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區为例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文学习的现状。面对汉语文学习状况不佳的情况和问题,根据影响民族学生汉语文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从学校、家庭、学生、教师、社会环境五个方面提出了提高民族学生汉语文学习动机的对策。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习动机;汉语文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A  新
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的主要特点是以国际可比的科研成果和学术表现作为主要指标,采用的都是可验证的第三方客观数据,因此每所大学都可以通过与其他大学的得分和原始数据比较,对排名的结果进行核查,整个排名完全透明。    由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独立研究完成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500强”(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简写为ARWU),于今
(江苏大学文学院,江苏 镇江 212000)  【摘要】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自出版发行以来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丰富、充实我国现代汉语规范的词汇系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将以词语“实在”为例,从词语的义项研究、配例研究、标注研究三方面进行整理分析,并提出研究建议,以期为《现代汉语词典》的完善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与帮助。  【关键词】实在;义项;配例;标注  【中图分类号】H16 【文献标识码】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如何提升阅读教学的效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直是我们语文教师思考的問题。笔者以为,语文课堂原本就是情智相融的所在,感受和内化学生的理解能力,离不开情感。因此,构建情智共生的诗意阅读课堂,无疑能够起到优化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阅读教学;情智共生;诗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