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小哥杰森为什么会被英媒攻击?

来源 :国际公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ji07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旅居中国的英国小哥杰森因为总说中国的好话而被英国《泰晤士报》等媒体攻击。杰森在视频中说,自己说真话,为中国打抱不平,揭露外媒虚假报道难道有错吗?是的,对于普通人来说,传播中国形象,真实就够了!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政治局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今天的中国,国家强盛,社会安定,经济欣欣向荣,文化个性鲜明。然而,一些西方国家不断通过一些无中生有的话题造谣生事,抹黑中国,蛊惑世界各国公众对中国产生敌对看法,影响中国企业走出去、影响海外中国人及华侨的工作与生活。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生活在国内的普通中国人,还是旅居中国的外国人,怎样在互联网时代,用你手下的键盘、掌中的手机,把真实的中国传递出去,是一个既简单又不简单的事情。
  一、双向传播是公共关系的标准范式
  传播国家形象,使命宏大而复杂,不仅是国家媒体及各类新闻机构的神圣职责,也是每一个国民,甚至是在中国长期居住的外国人都应该具有的一份社会责任。公共关系是组织针对公众开展的一种传播管理活动。公共关系的核心是平等沟通,即传播的主体——组织与传播的对象——公众的地位是平等的,传播的态度是坦诚的,传播的过程是及时的,传播的进行是彼此反复互动的。这就是公共关系学中强调的双向传播或沟通。双向传播是公共关系的标准范式,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当今世界,强权政治、霸权思维、双重标准等成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通行做法,他们在对待亚非等发展中国家时,实行的政治打压、造谣诽谤、经济制裁、军事侵略等多重手法,致使一些国家政局动荡、经济陷入严重困难,百姓民不聊生,苦不堪言。特别是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西方国家不仅自身抗疫措施不力,疫情持续蔓延,而且将抗疫政治化,因中国对新冠疫情管控到位,新冠传染病的控制成效显著,“风景这边独好”,反倒引起西方某些政客的妒忌和诽谤。以新冠疫情攻击抹黑中国,而且名为支持发展中国家抗疫,实则口惠而实不至,导致一些国家难以获得足够的疫苗,抗疫陷入灾难性局面。
  面对西方一些国家媒体对中国形象的故意诋毁和有意污名化,中国始终本着积极、坦诚的态度,平等地与其他国家开展公共关系工作,特别是国家领导人的电话外交、外交部门的网络会议外交、医疗部门的亲赴他国指导和赠药等公共关系活动,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赢得了世界大部分国家的赞誉,有力地维护了中国国家形象。
  二、真实的传播是最有价值的传播
  在国家有关部门开展政府公共关系工作的同时,民间的公共外交不能缺席。在互联网时代,一个人上网,就可能面对着全世界,一个人发出的信息有可能会产生蝴蝶效应,导致改变或影响其他人甚至其他国家社会公众的看法。因此,每个中国人不论是否意识到,你在社会化媒体上发出的信息,无形当中都承担着中国形象的传播者使命。
  普通公众传播中国信息,往往源自于自己的感受与看法,最需要传递的是真实的信息、真情的吐露。因为真实的传播才最有价值,最具说服力,这当中不需要矫揉造作,不需要哗众取宠,不需要弄虚作假,只需要如实描述就足够了。因此无论是汶川地震、新疆乌鲁木齐暴乱、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突发泥石流、西北脱贫故事、武汉抗击疫情等等,面对灾难、面对突发事件、面对贫困、面对大灾大疫,甚至面对普通而平凡的日子,作为14亿人口大国中的一员,一些国人的真实表述已足够撼动世界人心,改变世界其他国家人们对中国的看法。水滴石穿,江河汇海,尽管长期以来世界舆论往往被西方一些媒体集团把持,他們极尽搬弄是非、颠倒黑白之能事,把中国作为最大的竞争对手,不断对中国的发展说三道四,甚至插手干预,但舆论的本质是民心的反映,在互联网这个公开、公平、即时、无障碍进入的平台上,一个普通人真实生活的陈述,就可以将那些蓄意制造的巨大谎言击得粉碎。事实胜于雄辩。正如王毅外长所说,少数西方势力编个故事、造个谎言就能肆意干涉中国内政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只手岂可撑天,日久自见人心,真实的中国形象一定会不断走进其他国家公众的心中。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通过互联网及社会化媒体,对自己的生活、对身边人的事迹、对国家的发展进行真实的反映与描述,同时也有一些人利用自己的语言优势在国际化的社会媒体上,主动发声,坦陈事实,参与讨论,以正视听,对中国形象进行了很有效率和价值的传播与树立,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相信今后这样的中国人会越来越多。
  三、自然的传播是最具持久影响力的传播
  传播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自然行为,有效的传播需要反复进行。因此,自然的传播往往最具持久影响力。所谓自然的传播是发自人的内心、出乎人的本能,来自于人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不是外力所为,不是他人强迫,不需要取媚于谁、迎合于谁,传播成为日常,视为当然。在互联网时代,自然的传播在广阔的社会层面具备了技术条件,只要愿意,每个人都可以登录社会化媒体,写出眼中所见所闻,诉说心中所思所想。公共关系是组织的一种主动传播和管理行为,不仅需要组织的一些对外传播机构开展传播沟通事宜,也需要组织内的每一个人都自觉践行这个组织的核心价值观与目标,发出同一种声音、传递同一种信息,而这样的过程不是安排的,不是强迫的,是组织中的每个人自觉认同、主动愿为的。这就是一种自然的传播。
  一个旅居中国的英国小伙子杰森,为什么愿意通过视频方式来传递中国信息?这是一种自然的传播,没有人要求,没有人强迫,他自己愿意做这件事,他愿意把真实的中国传递给世界,他愿意与世界上不了解中国的公众分享他的所见所闻,尽管这一过程受到西方一些别有用心机构的诋毁与污蔑,但任何一个有判断力的人都可以知道应该相信谁,谁说的话是真话,因此自然的传播必然具有持久影响力。
  2017年以来四川女孩李子柒在视频网站连续播放中国美食制作方法引发关注,在YouTube网站播放量达到千万,产生了不俗的社会影响力,被誉为“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当然,每一个中国人或企业也都可以这么做,讲出你(们)的故事,分享你(们)的见闻,让世界对中国多一份认识,多一份认同,多一份接纳。
  总之,中国形象的传播是一种国家传播,在过去往往只有专业的新闻机构才能完成,而这些机构的传播因为难以下沉到各国的普通公众之中,因而效果未必好。
  今天,中国正在走向世界,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中国游客走进其他国家,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学生在国外学习、工作、生活,中国的社会公众有更多的自信与能力来传递中国良好的形象,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外公众也愿意通过社会媒体来了解中国,平等地与中国网友进行交流沟通,不再仅仅信任来自主流媒体的信息。
  因此借助于互联网的平台,更多的中国人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们在同一个平台上交流互动,彼此沟通,传递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而且这种沟通出之于真实,出之于自然,传递的中国形象更加具体生动,更加全面立体,因而也更具价值,更具有持久的影响力。这样的传播工作发挥的作用尽管没有专业机构和人员的显性,但效果可能并不差。
  近代以来中国落后、肮脏、粗俗、愚昧的形象逐渐在海外固化,在一些外国作家、电影导演的眼里,中国人就是恶劣行为的代名词。在一些西方国家,长期的偏见与成见更是深刻地影响着他们对中国的正确认识。因此要想在短时间内改变中国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几乎是不可能的,需要全体中国社会公众以良好的行为和积极的传播来改变之。
  九尺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形象的传播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也不是哪一个机构、哪一个人可以独立完成的,中国形象的传播需要反复进行,需要更多的中国人的自觉参与,需要以水滴石穿的韧性来坚持,相信当“让中国腾飞于世界”的中国梦实现之时,伟大的中国形象也会精彩亮相于全世界人民的眼前。
其他文献
骑共享单车摔伤了!  距离公司1.5公里,骑自行车成了最优选择,但是刘妍却因为美团单车车座下的一个螺丝松动,导致车座突然下降而摔伤了腿……她已经不是第一个因为共享单车受伤的消费者。  业界普遍认为,2014年是中国共享经济“元年”。从这一年开始,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甚至共享汽车等都开始陆续进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但是,这些“共享”在为百姓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后续服务却没有及时更新,从而引发了市政管理、
生长性状是绵羊育种中关注的重要性状。GH和IGF-1基因已被证明是影响动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候选基因。因此,了解中国本土绵羊GH和IGF-1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将为提高本土绵羊的生产效率、制定遗传育种和品种改良措施奠定基础。本研究以本土绵羊品种呼伦贝尔羊、藏羊、湖羊、阿勒泰羊、小尾寒羊和滩羊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澳白羊为参考,通过Sanger测序检测了340只绵羊GH和IGF-1外显子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发现,GH和IGF-1基因外显子区分别检测到11个和3个SNPs,呈品种特异性分布,在群体中处于低度至中度多态。
随着营销战的演变,从最初的广而告之,到后来的精准定位。品牌的立足点,早已从产品至上,转变为用户至上。然而,仅仅依靠圈内的用户,不足以支撑品牌的影响力。随着时代变迁,消费的主流人群从X世代(1965-1980年),到Y世代(1981-1995年),一直发展为今天的Z世代(1995—2010)。Z世代的两大消费特征影响着他们的购买行为。首先,他们更在乎体验感,青睐性价比高的产品;其次,他们的消费习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