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椒录》及其史料价值考释

来源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d200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焚椒录》一书是研究辽史的重要材料之一。本文考察了它的版本流传情况,把其内容与《辽史》、《契丹国志》进行对比分析,以期确认它的史料价值。《焚椒录》一书确为辽道宗朝进士王鼎所作,不是后人伪撰。《契丹国志》和《辽史》、《焚椒录》对宣懿皇后的两种记载虽大相径庭,但不宜简单地断定孰真孰假,而应看作不同的史料来源、不同的侧重面,在研究中均可参考。
其他文献
本文评论了金属钠法,苯、乙醇、水三元共沸法,离子交换树脂法,分子筛法等四种制备乙醇钠的工艺路线,并具体介绍了后两种方法的工艺过程。
顾千里是清代著名校勘学家,“不校校之”是他校勘学思想的核心与灵魂。其校勘学思想地形成,受传统校勘思想,特别是宋人校勘思想的深刻影响。顾氏的校勘学思想和方法,对校勘学
着重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几种叔丁胺的制备方法 ,以及叔丁胺在医药、农药、橡胶促进剂等精细化工领域的应用。指出了叔丁胺在我国的市场前景。
介绍了叔丁胺的各种制备方法 ,将各种制备方法进行了比较 ,论证了甲基丁基醚—氢氰酸法生产叔丁胺的技术先进性 ,指明了叔丁胺的技术发展方向。
本文通过对今本《墨子》前七篇的分析和研究,推断《亲士》、《修身》二篇当属墨子早年自著,而《所染》至《三辩》五篇则应为其早期门人弟子所记;并进一步探讨与之相关的两个
本文发现敦煌写本失名类书残卷S.7004征引文献多有"劝谏"性质,通过对残篇中征引典籍中劝谏文本的历史背景的回溯,将残类书的编辑体例与唐初三大类书进行了比较后,认为其编写
“进奏院案”是庆历四年惊动朝野的大案,当时许多新进之士卷入到其中。然“进奏院赛神会”与会人员具体有哪些,却是历来记载不一。本文先对《续资治通鉴长编》中所载人员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