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破伤风抗毒素(简称TAT)是一種免疫马血清,含有特异性抗体,能中和患者体液中的破伤风病毒[1],有效防止破伤风的发生。同时破伤风抗毒素对于人体来说是异种蛋白,具有抗原性,注射后易引起过敏反应,又因其是无可代替的药物,所以即使皮试结果阳性,也应尽量脱敏注射。但是如果是强阳性反应,仅有皮丘周围红肿,无其他不适,可脱敏注射;如伴有全身反应时要停止注射,并仔细观察病情变化。以下介绍的病例就是皮试阴性注射后出现过敏反应。
病历资料
患者,女,42岁,否认有家族及药物过敏史,否认过敏体质,既往身体健康,这次就诊是因凌晨发生车祸导致左颧部、头面部软组织挫伤,常规使用TAT1500u注射,按新方法配制皮试液皮试,20分钟观察结果为阴性,予全量肌内注射后,再观察20分钟自觉无不适后离开。7天后患者再次来诊,主诉注射完TAT回家后,当晚感觉注射部位肿胀,以为是药物难吸收,就自行用热水敷注射部位,连续几天症状无缓解,遂来就诊,发现注射部位有12mm×12.5mm的红肿硬结,有痒感,怀疑是TAT过敏,就按医嘱予抗炎、抗过敏及注射部位硫酸镁湿敷,连续治疗4天后硬结消退,无痒感,自觉无不适。
讨 论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经体表破损处侵入组织,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引起局部及全身肌肉阵发性痉挛或抽搐的急性特异性感染,在生活中经常发生[2],可以发生在各种创伤之后,尤其是深而狭窄,污染严重的伤口。发生创伤后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可以有效预防破伤风的发生。凡做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前,一定要严格按规定进行配制皮试浓度、皮试方法、结果的判断、脱敏注射的标准[3],皮试前要详细询问以前有无注射TAT,有无过敏史及其他药物过敏史,对酒精是否过敏等。并签署皮试知情同意书。如患者以前注射过TAT,停药时间超过1周,仍要做皮试。
护理体会:破伤风抗毒素常用于外伤患者预防破伤风,因它是一种特异性抗体,易产生过敏反应,又无可代替的药物,所以即使皮试阳性,也应脱敏注射。注射过程中需密切观察,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措施处理。护士一定要掌握好皮试液的配制方法,现配现用,一人一针一管。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⑴TAT的皮试液配制有两种方法:①按教科书常规方法配制:取TAT原液(1500μ/ml)0.1ml+0.9%生理盐水稀释至1ml(每ml含150μ),取0.1ml含15μ皮试[4]。②按新方法配制:现使用的TAT原液(1500μ/ml)实际上只有0.7ml,先加0.9%生理盐水稀释至1ml,再取0.1ml+0.9%生理盐水稀释至1ml,即配制成每ml含150μ的皮试液,取0.1ml含15μ皮试[5]。⑵皮试部位:在前臂掌侧下1/3处皮内注射。⑶皮试结果的判断:①阴性:局部无红肿、无异常全身反应。②阳性:皮丘红肿,硬结直径大于1.5cm,红晕范围直径超过4cm,有时出现伪足或有痒感,全身过敏性反应同青霉素过敏反应大致相同。③TAT假阳性的判断:有报道假阳性率61.7%~75.8%[6]。通过黎清,许颖的研究归纳总结出TAT皮试假阳性的判断标准:皮丘无增大,周围红晕大于1cm,并有密集的小红点。皮丘增大、较硬,周围红晕大于1cm。皮丘增大、较硬,周围有伪足[7]。⑷TAT脱敏注射方法:分四次注射,每隔20分钟注射1次:①取0.1ml+0.9%生理盐水稀释至1ml皮下注射。②取0.2ml+0.9%生理盐水稀释至1ml皮下注射。③取0.3ml+0.9%生理盐水稀释至1ml皮下注射。④取余量加0.9%生理盐水稀释至1ml皮下注射。在脱敏注射的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发现有气促、面容苍白、紫绀、荨麻疹、头晕及心跳等不适时,应立即停止注射并从速处理。
参考文献
1 刘喜文,张艳妮.1例严重破伤风抗毒素过敏反应的抢救[J].中华现代护理,2007,13(18):1758.
2 李梦樱,张旭.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4):113.
3 于国英.1例破伤风过敏患者的护理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10):1164.
4 殷磊,于艳秋.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2):233.
5 顾美华.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液配制方法对皮试结果判断的影响[J].中国整体护理,2009,7(3):285.
6 黄叶莉.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结果判断标准及脱敏注射的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2007,18(6):526.
7 李群,徐聪,陈伟高.破伤风抗毒素皮肤过敏试验临床应用概述[J].实用临床医学,2009,10(8):731.
病历资料
患者,女,42岁,否认有家族及药物过敏史,否认过敏体质,既往身体健康,这次就诊是因凌晨发生车祸导致左颧部、头面部软组织挫伤,常规使用TAT1500u注射,按新方法配制皮试液皮试,20分钟观察结果为阴性,予全量肌内注射后,再观察20分钟自觉无不适后离开。7天后患者再次来诊,主诉注射完TAT回家后,当晚感觉注射部位肿胀,以为是药物难吸收,就自行用热水敷注射部位,连续几天症状无缓解,遂来就诊,发现注射部位有12mm×12.5mm的红肿硬结,有痒感,怀疑是TAT过敏,就按医嘱予抗炎、抗过敏及注射部位硫酸镁湿敷,连续治疗4天后硬结消退,无痒感,自觉无不适。
讨 论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经体表破损处侵入组织,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引起局部及全身肌肉阵发性痉挛或抽搐的急性特异性感染,在生活中经常发生[2],可以发生在各种创伤之后,尤其是深而狭窄,污染严重的伤口。发生创伤后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可以有效预防破伤风的发生。凡做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前,一定要严格按规定进行配制皮试浓度、皮试方法、结果的判断、脱敏注射的标准[3],皮试前要详细询问以前有无注射TAT,有无过敏史及其他药物过敏史,对酒精是否过敏等。并签署皮试知情同意书。如患者以前注射过TAT,停药时间超过1周,仍要做皮试。
护理体会:破伤风抗毒素常用于外伤患者预防破伤风,因它是一种特异性抗体,易产生过敏反应,又无可代替的药物,所以即使皮试阳性,也应脱敏注射。注射过程中需密切观察,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措施处理。护士一定要掌握好皮试液的配制方法,现配现用,一人一针一管。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⑴TAT的皮试液配制有两种方法:①按教科书常规方法配制:取TAT原液(1500μ/ml)0.1ml+0.9%生理盐水稀释至1ml(每ml含150μ),取0.1ml含15μ皮试[4]。②按新方法配制:现使用的TAT原液(1500μ/ml)实际上只有0.7ml,先加0.9%生理盐水稀释至1ml,再取0.1ml+0.9%生理盐水稀释至1ml,即配制成每ml含150μ的皮试液,取0.1ml含15μ皮试[5]。⑵皮试部位:在前臂掌侧下1/3处皮内注射。⑶皮试结果的判断:①阴性:局部无红肿、无异常全身反应。②阳性:皮丘红肿,硬结直径大于1.5cm,红晕范围直径超过4cm,有时出现伪足或有痒感,全身过敏性反应同青霉素过敏反应大致相同。③TAT假阳性的判断:有报道假阳性率61.7%~75.8%[6]。通过黎清,许颖的研究归纳总结出TAT皮试假阳性的判断标准:皮丘无增大,周围红晕大于1cm,并有密集的小红点。皮丘增大、较硬,周围红晕大于1cm。皮丘增大、较硬,周围有伪足[7]。⑷TAT脱敏注射方法:分四次注射,每隔20分钟注射1次:①取0.1ml+0.9%生理盐水稀释至1ml皮下注射。②取0.2ml+0.9%生理盐水稀释至1ml皮下注射。③取0.3ml+0.9%生理盐水稀释至1ml皮下注射。④取余量加0.9%生理盐水稀释至1ml皮下注射。在脱敏注射的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发现有气促、面容苍白、紫绀、荨麻疹、头晕及心跳等不适时,应立即停止注射并从速处理。
参考文献
1 刘喜文,张艳妮.1例严重破伤风抗毒素过敏反应的抢救[J].中华现代护理,2007,13(18):1758.
2 李梦樱,张旭.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4):113.
3 于国英.1例破伤风过敏患者的护理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10):1164.
4 殷磊,于艳秋.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2):233.
5 顾美华.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液配制方法对皮试结果判断的影响[J].中国整体护理,2009,7(3):285.
6 黄叶莉.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结果判断标准及脱敏注射的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2007,18(6):526.
7 李群,徐聪,陈伟高.破伤风抗毒素皮肤过敏试验临床应用概述[J].实用临床医学,2009,10(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