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美学意义建构与境界追求——立足生活实践的生存论哲学内在走向

来源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lin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险生存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生存论哲学正内在地走向生存美学的拯救思路。内在地走向生存美学的广义生存论学说却彰显“风险”社会环境对当代个体意味着更丰富的生存选择。生存美学对生存论哲学的学术拓展在于生存美之意义建构,这种生存美学是立足生活实践的意义建构,审美对象追求只有对具有审美意识的生活实践主体来说才呈现出意义。而其意义建构深层是一种生存美学境界,体现了品味生存、应然生存、终极生存等方面的和谐生存境界。 The philosophy of existentialism came into be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isk survival era, which is intrinsically leading the way of saving aesthetics. The theory of generalized existentialism, which goes inwardly to existential aesthetics, shows that the “risk” social environment means a richer living choice for contemporary individuals. The aesthetic development of existentialism is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eaning of existentialism. The existential aesthetics is based on the meaning of life practice. The pursuit of aesthetic object shows its significance only to the subject of aesthetic practice. And the deep meaning of its construction is a realm of living aesthetics, which embodies the harmonious living conditions of taste, existence and ultimate survival.
其他文献
本文假定深切的处境观念和社群疗法是受害者“家庭”观念重建的最好途径.本文作者认真响应中国心理学会主席张侃的号召,重视中国的本土资源和精神遗产对于中国人在心理治疗中
考察儒学在现代的意义,离不开儒学自身的内涵。从现代的视域看,首先需要关注的是儒学的仁道原则,后者所内含的观念有助于我们反思存在价值与社会正义、善与权利等关系。儒学
忠作为一种伦理道德范畴,春秋时期即已产生,最初含义是指对人对事真心实意、尽心竭力,是对一切人的要求。从战国中期以后忠逐渐偏向忠君。但在一个时期,对君主绝对服从的意识
本体论问题是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中西哲学都提出了各种形态的本体论模式,它们之间不乏共通之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理路上的不同。中西哲学本体论的比较对于哲学研究和思想创
时间与空间是英美马克思主义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大卫·哈维在继承牛顿、爱因斯坦和莱布尼茨等的时空理论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从两个维度建构起自己的时空理论:
熊十力在辛亥革命前后的近20年间曾经是一位革命志士和政界人物,辛亥革命以后政界以及社会普遍的道德堕落导致他彻底弃绝政界、疏离社会而沉潜于书斋,通过平章儒佛而创构了一
本文介绍了印度佛教金刚乘成就师坎诃巴的生平传说,并通过其《双行诗库》和修行诗,分析他的宗教哲学思想和教派归属,最后评价了他的佛教史地位,并讨论了佛教金刚乘与印度教湿
谷苞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民族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家。本文对他的生平进行了简要而系统的介绍和论述,同时也高度地评价了他对西北地区民族学的调查研究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Mr.
如果我们不仅仅把康德的道德论看作一种义务论,而是一种价值论—尊严论,那么我们就会发现,承认的概念对于理解其主体道德而言是关键性的,因为其主体道德作为尊严论的道德,承
目的从整体水平探索幽门螺杆菌(Hp)感染后宿主的蛋白相互作用网络,挖掘其感染宿主细胞和导致宿主细胞病变的关键基因,为Hp感染的机制提供新的线索,可以为细菌-宿主联合靶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