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前路钢板螺钉系统交叉置钉与平行置钉的生物力学研究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hua5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颈椎前路钢板螺钉内固定系统的螺钉交叉置钉与平行置钉方法进行拔出试验和疲劳试验的比较,为临床置钉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取88具新鲜山羊颈椎标本,随机分为A、 B、C、D 4组(n= 22),每具标本在C4 ~ C6节段行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A、C组采用平行置钉法,B、D组采用交叉置钉法,置钉完成后,测量并比较对A、 B组钢板拔出所需最大轴向拔出力以及C、 D组疲劳寿命和疲劳强度,并观察钢板、螺钉松动情况。

结果

A、 B组钢板拔出所需最大拔出力[(1 101. 7 ± 238.2) N、(1 190.7 ±247. 6) 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1. 214, P = 0. 232) ;C、D组均可见螺钉与钢板结合处松动,钉孔平面无断裂,检查螺钉无裂缝及断裂,C、 D组的疲劳寿命(0. 056×107次、0. 054 × 107次)、疲劳强度[(469. 3 ±83. 8) MPa、(472. 5 ±53. 8) MP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在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系统中,交叉置钉与平行置钉的钢板最大拔出力及疲劳强度无明显差异,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颈椎前路钢板置入时可不必刻意追求螺钉的平行对称。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远期疗效及治疗费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4年1月收治的98例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男44例,女54例;年龄为60~69岁,平均(65.5±3.1)岁;骨折Garden分型:Ⅲ型42例,Ⅳ型56例。根据内固定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关节置换组(49例)与内固定组(49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再手术率、末次随访时
期刊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联合髌骨周围去神经化术治疗髌股关节炎膝前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42例以膝前痛为主要症状的髌股关节炎患者资料,男12例,女30例;年龄为45~73岁,平均56.3岁。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清理组21例,单纯行关节镜清理术;去神经化组21例,在行关节镜清理的同时,用等离子电刀沿髌骨关节面周缘行电切去神经化。膝关节术前、术后3个月及
目的探讨10年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成人股骨头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成人股骨头骨折患者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AO分型及Pipkin分型等数据。将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患者资料定为A组,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患者资料定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总结出10年期间成人股骨头骨折的
目的探讨早中期妊娠合并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早期救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7例早中期妊娠合并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资料,年龄为22~32岁,平均25.6岁;孕周为8~22周,平均15.4周。骨盆骨折根据Tile分型:B1型2例,B2型2例,B3型1例;C1型2例。损伤严重度评分为17~29分,平均22.6分。临床治疗按4个阶段依次实施:①急诊复苏伤及情评估,②急诊手术,
期刊
目的探讨河北省成人股骨颈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地区差异。方法选择河北省3个地区的骨科医院,分别为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A组)、沧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B组)、唐山市第二医院(C组),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诊治的所有成人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统计患者性别、年龄、骨折Garden分型等数据,总结成人股骨颈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对比分析3组的数据。结果共收治2 825例成人股骨颈骨折患者,占
目的探讨Herbert螺钉固定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13例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资料,男9例,女4例;平均年龄为39.6岁(19~62岁);左侧10例,右侧3例。7例新鲜损伤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7.9 d(6~12 d),6例陈旧性损伤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149.3 d(28~476 d)。所有患者均采用Herber
目的探讨两端跳跃式过伸性颈椎间盘韧带复合体(DLC)裂伤合并脊髓损伤的诊治特点。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17例两端跳跃式过伸性颈DLC裂伤合并脊髓损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5例,女2例;年龄21 ~ 57岁,平均36. 3岁。根据神经平面结合颈椎MRI T2WI髓内高信号征确定脊髓损伤节段,根据术前MRI及X线片颈椎稳定性判断DLC裂伤节段。所有患者均有颈椎两端跳跃式前纵韧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