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治善机制 打造大爱扬州

来源 :慈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扬州各级慈善组织着力创新领导协调机制、善款募捐机制、帮扶服务机制、宣传激励机制、基层组织建设机制,全面汇聚慈善力量,全面提升治善水平,取得了应有的成绩:建会17年来,累计募集善款12.26亿元,支出善款逾7亿元,救助困难群体逾120万人次,慈善事业成为党委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有力补充。
  一、建立“大协调”的领导机制,优化慈善工作环境
  经过市、县两级慈善总会的积极争取,扬州形成了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加强对慈善工作领导与协调机制,为慈善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一)党委常委会听取慈善专题工作汇报。市、县两级党委常委会每年至少听取一次地方慈善总会的专题工作汇报,切实加强对慈善工作的组织领导,为慈善事业发展排忧解难。像2018年5月,扬州市委常委会专题听取市慈善总会的工作汇报后,市委书记谢正义对扬州市慈善总会明确提出了“123”的工作要求:“1”就是要建好一个慈善文化园;“2”就是要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实现扬州市慈善总会账面留存资金达到两个亿;“3”就是要实现基层慈善组织建设全覆盖,就是要将慈善评价纳入文明单位评选条件,就是要充实慈善总会的工作人员、理顺人员关系,在市民政局成立慈善事业发展中心,与慈善总会合署办公。
  (二)政府议事协调机构指导开展重大慈善工作。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政府均成立了慈善议事协调机构,加强政府对诸如“5·19慈善一日捐”“9·5中华慈善日”纪念、政府慈善奖评选表彰、慈善文化主题场所建设等重大事项、活动的协调指导。
  (三)慈善评价纳入文明单位评选条件。经市委常委会认定,同意将“每年‘5·19慈善一日捐’活动员工参与率达80%以上”等慈善评价纳入新修订的《扬州市文明单位管理办法》,其分值为4分。从此,扬州市慈善总会在文明单位评选问题上有了话语权。
  二、建立“广募捐”的筹资机制,增强慈善组织实力
  近年来,扬州市慈善总会和各级慈善组织创新募捐机制,做大资金盘子,增强慈善实力。
  (一)全力做响“5·19慈善一日捐”品牌。5月19日是扬州市“慈善一日捐活动日”。经过17年的探索积累,扬州形成了良好的“5·19慈善一日捐”“四个一”的工作机制:即全市及各地召开一次募捐动员大会,市分管领导发表一次电视动员讲话,以“两办”名义下发一个募捐安排通知,各地各部门举行一次大型集中募捐活动。全市上下涌现出了“领导干部示范捐、机关党员带头捐、事业单位员工踊跃捐、企业员工主动捐、大中小学生爱心捐、居民村民奉献捐”的感人场面,产生了不胜枚举的大爱企业、大爱团体、大爱人士等捐赠典型。募捐数字逐年增加,去年“5·19慈善一日捐”募捐款额超过8000万元。
  (二)创造性开展义演义卖、冠名基金、留本捐息等募捐活动。2014年5月,扬州市慈善总会组织瘦西湖隧道冠名权慈善拍卖活动,几十家国企、民企参加竞拍,最终被一家民营企业江苏天地人建设集团以1020万元的最高应价获得冠名权,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扬州市慈善总会举办了三届“大爱之城”公益慈善义演晚会,其中2017年第三届“大爱之城”公益慈善义演晚会募集善款達4400万元,被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后产生了轰动效应。多年来,市、县两级慈善总会不断拓展思路,成功开设了金穗、树德、扬农化工、关注助学、扬商助航、新能源助学、新闻女生帮你忙、洪泉、恒通、邗建、龙马等一系列冠名慈善基金,壮大了资金实力。
  (三)尝试探索网络募捐。2017年11月,扬州慈善微信互动平台开通,向网络募捐、指尖行善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该平台涵盖了项目管理、善款众筹、冠名基金、资讯传播、信息公示、捐赠人服务等各类在线业务,适应了“互联网 慈善”的时代潮流,为打造全民慈善进一步敞开了大门。
  三、建立“精帮扶”的服务机制,扩大慈善救助效果
  扬州慈善组织通过深入基层调研,召开理事会、政府议事机构协调会、座谈会和征求意见函、微信留言等多个途径,及时听取采纳各种中肯的救助意见和建议,不断创新帮扶服务机制,不断完善救助项目体系,提升慈善救助效力。
  (一)尽情助医。高度关注因病致贫返贫现象,把帮扶服务大病对象作为慈善救助的重中之重。2010年在江苏省率先实施儿童大病救助项目,与时俱进实施“血友病救助”“慈济血透”“癌症术后救助”“器官移植救助”“抗癌药品赠发”等系列大病救助项目,缓解大病家庭经济压力。近年来,仅扬州市慈善总会每年就支出助医善款约1000万元。像儿童大病救助支付比例逐年提升,最高的一个白血病救助病例发放救助金高达37万元;“慈济血透”和“血友病救助”项目2018年起实现了全额救助,走在全国前列;扬州被中华慈善总会表彰为实施血友病慈善援助项目优秀地区,全国仅有三个城市获此殊荣。
  (二)深情助困。成立“扬州市急难家庭救助基金”“扬州市困境儿童助学基金”,实施携手困境儿童赠保险项目,及时资助困境家庭、困境儿童。实施携手慈善志愿者赠保险项目,为扬州慈善志愿者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使好人有好报。市、县两级慈善总会每年春节前夕都举行“情满扬州”主题慰问款物集中发放仪式,近年来每年集中发放善款善物达1000多万元,把温暖和关爱送给全市困难家庭。
  (三)热情助学。扬州各级慈善组织每年形式多样的助学项目,稳健资助困难家庭新入学大学生、孤儿大学生、扬州大学少数民族困难大学生、困难家庭中小学生和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等。仅扬州市慈善总会每年就支出善款200多万元,惠及学生3000人次。
  (四)慈情助老。在市卫计委、市人社局的支持下,市慈善总会与扬州市中医院加大合作力度,从德国进口先进眼睛检测设施,从上海三甲医院聘请眼科专家,优化项目的硬件软件环境,普惠性实施“光明梦行动——白内障慈善救助”项目。凡是扬州市年满60周岁(含)以上的患者做白内障复明手术的,经医保报销后个人承担的医疗费用部分由市慈善总会每例资助1000元;低保家庭中的白内障患者、城市“三无”和农村“五保”对象、各级劳模、英模和伤残军人等政府优抚对象、年满80周岁(含)以上老人做白内障复明手术的,医疗费用个人自付部分由市慈善总会全额资助。从2016年5月至2018年12月,累计对全市5万多名老人进行了眼部筛查,市慈善总会累计支出善款663.21万元,资助5264人次白内障患者;其中,2018年支出善款308.52万元,惠及2418人次白内障老人。   (五)温情助公。扬州慈善组织酌情资助老龄协会 、关工委、计生协、福利院、养老机构和造桥修路等公益事业,近年来支出善款600多万元。另外,全市慈善组织支出善款6000多万元,积极援助了四川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云南鲁甸震区、江苏盐城龙卷风冰雹灾害等救灾大局。
  四、建立“多形式”的宣传机制,营造全民慈善氛围
  扬州市慈善总会携手各级慈善组织孜孜以求,自强不息,不断创新慈善文化宣传激励机制,提振公众“慈善为人人,人人可慈善”的现代慈善精神。
  (一)广泛宣传“5·19慈善一日捐”。每年5月19日前后,全市慈善组织联合相关单位部门,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站、微信等媒体和张贴标语、印发宣传单等形式,广泛宣传“5·19慈善一日捐”内容,使慈善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营造浓郁的慈善氛围。
  (二)创新慈善宣传激励的载体和形式。扬州市通过评选表彰十佳“慈善之星、慈善家庭、慈善企业”“扬州慈善奖”,空前加大慈善表彰激励力度,增强慈善事业的吸引力。2018年6月,扬州市慈善总会成立了扬州慈善艺术团,并于9月5日晚举行了首场慈善主题演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目前,正在赴全市各地巡演。扬州还正在筹划慈善文化园建设。努力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载体和激励机制,增强公众的慈善意识尤其是企业家的慈善自觉。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10多年来,市、县两级慈善总会与相关医院、新闻媒体、公益组织等单位精诚合作,开展了形式多样、多姿多彩的慈善志愿服务活动,把慈善温暖、社会关爱及时传递给困难群体,引领崇德向善、乐善好施的文明风尚。在第二届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评比中,扬州市志愿服务指数与北京、上海、深圳并列全國第一。
  五、建立“强基层”的组织机制,强化慈善发展动能
  2017年以来,在市、县两级党委政府的领导推动下,扬州市创新基层慈善组织建设机制,加快基层慈善组织建设步伐,把慈善组织建到基层困难群众身边,为基层困难群众敞开方便之门,增强慈善事业永续发展的动能。
  截至2018年12月,全市87个乡镇(街道)全部建成乡级慈善分会,1325个村(居)百分之百建成有组织、有办公人员、有办公场所、有资金、有制度、有档案的村(居)慈善工作站,实现基层慈善组织建设全覆盖目标。
  在基层建会建站的基础上,扬州多措并举提升基层慈善组织运作水平。通过“建好班子、充实人员、组织培训、外出考察、加强考核”等措施,全面提升乡、村两级基层慈善组织的运作质效,使基层慈善组织常态化开展募捐、救助、宣传、志愿服务等各项慈善工作。
  扬州近两年加强基层慈善组织建设的实践充分表明,慈善事业的希望在基层,活力在基层,永续发展的动能在基层。在2017年全市慈善组织募捐的2.04亿元善款中,7000多万元来自基层。在今年募捐的1.5亿元善款中,8100多万元来自基层。
  这些年来,扬州在治善机制创新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党委政府和上级慈善组织的要求相比,与社会各界和困难群众的期盼相较,还有差距。扬州将认真学习兄弟城市的好经验好做法,扬长补短,开拓创新,争取从政府层面出台实施《大爱之城 上善扬州发展规划》,全面提升慈善事业发展水平,携手困难群体共圆第一个百年梦想。
  (作者系扬州市慈善总会会长。此文系作者在2018年11月5日于广州召开的中国慈善大会暨第五届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发布会上的主题发言。)
其他文献
慈善事业是崇高伟大的事业,是需要全社会都来关心关注的光明事业。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企业担当社会责任义不容辞,投身慈善事业责无旁贷。结合双汇集团的发展,从企业责任与慈善事业发展的角度,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创造财富,履行好企业第一责任    企业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质是占有和整合资源,创造价值和财富,也就是实现收入,创造利润和税收。收入上不去,不能有效地实现利润,创造财富,企业也就没有
12岁的小新是个留守儿童,每次参加留守儿童的活动,吃饭时问他想吃什么,他都说要吃川菜,想吃酸菜鱼。但是由于活动安排紧凑,而小新的家又在大堰,在远离奉化城区一个半小时车程的小山村里,这个小愿望一直没实现过。就在今年的10月20日,奉化慈善义工联合宁波川味人家把满满的一桌川菜带到了小新的家里,小新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  早上8点,奉化慈善义工就接上其他3位留守儿童,从奉化城区出发,向大堰下旺出发。而宁
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多次提及社会组织和慈善公益,将社会组织和慈善公益事业作为民生保障的重要补充,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为新时代慈善公益事业发展开拓了新视野,提出了新要求,赋予了新使命。  关注点一:“引导支持社会组织、人道救助、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这一表述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慈善事业和社会组织的重视和支持。加之国务院政府
东瀛鬼笑枪声急,  盧沟人哭晓月泣。  不忘当年悲恨事,  史鉴凿凿当铭记!
1964年10月,当时我还在天津师范学院(现为天津师范大学)中文系读大学四年级。按照学校统一安排,我们奔赴河北省霸县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简称“四清”)。受学校党组织委托,我带领五名同学进驻霸县康仙庄公社大辛庄大队,配合河北省委四清工作队搞农村四清工作。那时候,我只有22岁,在河北省委四清工作队的领导下,做一些具体工作。因为比较年轻,又缺乏社会工作经验,领导怎么安排,我就怎么开展工作。我对另外
人是惟一会笑的动物吗?这是一个仍在争论不休的话题。但毫无疑问,笑容一定是人类最美的表情。不然,张艺谋为何会在北京奥运会上动用了向全世界征集的2008张孩子的笑脸?  然而在这世界上,有人是不会笑的。他们可能永远也无法展开一个美丽的笑脸。2009年3月22日中午,在四川宜宾一个偏僻的山村里,我就站在这样一个女孩儿面前。  这个7岁的女孩子,名字叫做阿秀,她有一张圆圆的脸,头上胡乱扎着一根马尾辫,眼睛
国际助老会创立于1983年,总部位于英国伦敦,其远景目标是全世界的老年人通过实现自身潜能而过上体面、健康、有保障的生活。国际助老会是一个全球性的公益机构,致力于改善弱势老年人的经济与身体健康、保健与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权益,支持老年人的隔代照料角色。国际助老会通过支持各种项目为老年人对话提供平台、以及影响在地方、国际与全球的政策来达到这些目的。2012年国际助老会被评为希尔顿人类奖,以表彰其在老龄领域
11月19日上午,济南市“侨爱心365基金”捐赠活动启动仪式在龙奥大厦举行。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雷天太,济南慈善总会会长张泽,市人大民侨外事工作室主任秦旭,市政协港奥台侨和外事委员会主任张爱国,市侨联主席吴玉明,济南慈善总会副会长陈世明,市侨联副主席米文芃出席活动。参加今天活动的还有各区县侨联主席及侨联机关干部、捐赠者代表。雷天太部长、张泽会长分别讲话。  济南市“侨爱心365基金”由济南慈善
今年以来,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慈善总会根据本地实际,借鉴外地经验,加强区、乡(镇、街道)、村(居)三级慈善组织工作人员培训,不断提高慈善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倾力打造一支敬业奉献、务实高效、优质服务、全面过硬的慈善工作者队伍,为实现本地慈善事业向高目标、高质量、高效率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淮安区慈善总会是于2016年11月开始换届的,到2017年年底,全区各乡镇(街道)、村(居)均成立了慈善分会、慈
她,是一位80岁的老人,每年从退休金中捐出2万元在陕西省慈善协会设立“慈善义工关爱基金”,累计捐款37万元。  她,是一位慈善义工,从厅级领导岗位退下来到陕西省慈善协会工作,一干就是15年。73岁离开后,又在居住小区做起慈善义工,帮扶、济困、助学、助医。  她,是陕西为数不多遗体捐献者。2018年4月与西安市雁塔区红十字会签订了《捐献遗体》协议书,愿用自己的身体为社会做出最后的奉献。  每次捐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