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与学生谈话教育的艺术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x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谈话教育是教师借助情感性的语言交流,引起学生的共鸣,以达到教育目的的一种教育手段。好的谈话犹如和风拂柳,春雨润物,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不好的谈话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激化矛盾,导致教育失败。因此,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更应讲究谈话的艺术性,以此促进班务教育教学的和谐生成。
  要明确谈话的目的。谈话的目的不外乎有以下几点:劝告对方改正某种缺点;要求对方完成某项任务;了解对方对工作的意见;熟悉对方的心理特点等等。为此,对学生进行谈话教育应防止离开谈话目的而东拉西扯。
  多方面进行换位思考。这种方法就相当于把自己暂交给学生处置,让学生站在自己的立场说话,班主任再在谈话中挖掘对自己有益的话,以便日后采用。要说服学生,就要让学生参与自己的事情,并投入关注之心,这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条件。班主任再从学生关心的程度,探究学生的意见,这是解决问题的第二条件。“假如你站在我的立场该怎么做?”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便满足了这两个条件。让学生充当班主任的角色后,班主任也可充当学生的角色全方位去考虑问题。这样师生双方以互换位的角色共同解决问题,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善于用眼神交流。在非语言的交流行为中,眼睛起着重要作用,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最能表达思想感情,反映人们的心理变化。人的面部表情固然可以“皮笑肉不笑”,但只要仔细观察便会发现,眼睛不会“笑起来”。也就是说,人的眼睛很难做假,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会通过眼睛表露出来。为此,谈话者可以通过眼睛的细微变化,了解和掌握人的心理状态和变化。如果谈话时学生用眼睛注视你,是对你重视、关注的表现;如果看都不看你一眼,则表示一种轻蔑;如果斜视,则表示不友好;如果怒目而视则表示仇视心理;如果是说了谎话而心虚的学生,则往往避开你的目光。班主任掌握了学生的心理后,就应及时调整教育方法。
  失言时立刻致歉。勇于认错是很重要的,所以一旦当你发现自己的言语伤害了学生时,千万不要厚着脸皮不肯道歉。每个人偶尔都会说错话,应马上设法更正,留意学生的言语或其它方面的反应,藉以判断是否需要道歉。如果你确实说错话了,就必须立刻道歉,勇于承认错误,不要编一大堆借口,以免事与愿违。
  要尊重学生。马卡连柯提出教育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尽可能地尊重每一个学生”,这其实也是谈话教育的一条基本原则。曾经有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已退休的高级女教师,学校聘请其回校任教,一个女学生欠交作业、上课睡觉,该教师对学生进行谈话教育,其中说了些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话,造成女生自杀,最终该女教师被取消了教师资格。因此,对学生进行谈话教育的时候,班主任要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呼声,给予他们适度的宽容与谅解。教育学生时,要就事论事,不说任何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话语,要像保护珍贵瓷器一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不要在那上面留下难以愈合的伤痕。
  要真诚。去年,我担任幼师班的班主任,班中的小芊因早恋常旷课,既不回家,也不回校,父母已放弃了对她的教育。我找到她后,以亦师亦母的身份和她谈心。第一次,她对我说:“我的事父母都管不了,你管啥?”留下来不及反应的我掉头走了。第二次,她的哥哥来校硬要把她带回家,看到这情形,我把哭得泪流满面的她带回宿舍,静静的让她哭了一会,以诚恳的的语气对她说:“发生什么事了,能对老师说吗?”她不吭声。“是因为家里人反对你交男朋友?”她还是不吭声。“老师能帮上忙吗?”这一次她终于开口了。在谈话的过程中,教师的态度往往能影响学生的认识、情绪和行为。只有以真诚的态度与学生谈话,才能让学生产生真挚感、亲切感和信任感,才能消除学生对班主任的防御、紧张、恐惧以及对立的心理状态,说出自己的真实情况和内心感受,使谈话产生良好的效果。如果班主任态度虚伪,冷若冰霜,一味斥责,学生就会产生反感、抵触、疑虑、不安等消极情绪,形成冷漠甚至“软硬不吃”的态度。
  谈话,是一种艺术。艺术的谈话教育,能轻松地为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教育的目的也自然水到渠成。
  
  责任编辑 魏文琦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我校开始设立活动课。随着活动课程的实施,我们发现,即使是在农村中学,学生的变化也是十分明显的,不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而且学习上的认知能力也得以提高,我对活动课程的实践意义也有了新的认识。    一、促进学生积极认知现实世界,主动提高自身能力    在活动课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掌握着学习与实践的主动权。活动课独特的组织方式和任务要求,需要学
本文在邰城铸铁作坊H3出土两件钱范上所显示铜钱年代的基础上,结合同坑所出陶器与邰城西汉墓地所出陶器的型式进行比对,判断H3所属的年代,进而总结出西汉文景时期陶器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