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筑CAD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建筑工程施工(中职组)”的重要比赛项目之一,大赛侧重考核选手应用CAD绘制建筑施工图的技能以及绘图速度。在中职教学中,建筑CAD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全面推进中职教学教改的大背景之下,我校对建筑CAD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理实结合,赛训合一”的课程教学模式,改变传统考核评价体系,形成课程全过程考核,全方位多角度考核,保证考核评价的及时性、真实性,有效提高学生技能水平。本文以技能大赛作为支点,结合实际教学过程,对建筑CAD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关键词】技能大赛 建筑CAD 教学改革
普通高中有高考,中等职业教育有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被称为职业教育的“奥林匹克”,它正慢慢地被社会认识并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大赛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意识,同时作为一种考核和激励的手段,它坚定了学生的自我选择和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教育信心。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技能大赛指导实践,针对“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提高学生技能水平”的命题,提出了基于建筑CAD技能大赛背景下的“理实结合,赛训合一”的课程教学模式,通过整合教学资源、实施过程化的课程考核体系和优化教学过程,形成了专业课程全过程、全方位和多角度的考核方式,保证了考核评价的及时性和真实有效性,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一、建筑CAD技能竞赛的基本情况
“建筑CAD”技能竞赛项目是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建筑工程施工(中职组)”新增的比赛项目,竞赛目的是促进参赛选手更好地掌握建筑识图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绘图的基本操作技能,熟悉国家有关建筑制图的技术标准,促进中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人才CAD绘图技能的培养,引导中等职业院校开展教学改革,加快专业人才的培养步伐。我校多年来重视实践教学,突出能力本位,改变“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使参赛选手做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的。
“建筑CAD”技能竞赛要求参赛选手能应用CAD绘图软件处理土建技术图纸绘制的各类问题,考核选手掌握一定难度的工程识图的能力和绘图技巧方法,考核项目有:计算机绘图技能(图形绘制、编辑、标注等各种计算机制图工具和方法)、建筑工程制图技术(绘制符合国家制图标准的建筑图样)、图样画法(使用计算机绘制正投影视图和轴测图)。
二、我校技能大赛学情分析
(一)学生对建筑识图与构造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掌握不够
每年学校举办的技能大赛选拔赛,无论从学生的绘图速度还是完成质量上看,都不尽如人意。首先,在CAD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需要考虑到班级的整体水平,仅对CAD软件的运用做基本的讲解,学生对CAD绘图快捷键掌握不熟练;绘图技巧运用不到位;建筑施工图的绘图练习量较少,学生绘图速度难以提高。其次,学生的建筑构造及建筑设计相关知识较薄弱,建筑施工图绘制不够规范、准确。
(二)学生的实训技能不高
CAD竞赛的要求是绘制符合国家制图标准的建筑图样,由于学生在校没有机会进行实际工程施工图的设计训练,仅靠课堂教学的练习,学生的绘图速度和质量很难达到竞赛标准。学生对建筑施工图只能进行简单的抄绘。
(三)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不足
绘制正投影视图和轴测图项目考核中,学生对形体的分析能力较弱,空间想象能力较缺乏,能绘制简单形体的投影图和轴测图,但对于复杂形体较难把握,分析思考时间过长,影响绘图速度。
(四)技能大赛师资力量不足
我校建筑CAD课程教学基本是由计算机专业教师和建筑工程专业教师任教。虽然任课教师对建筑CAD软件的运用有较好的认识和了解,但考虑到教学的普及性,授课过程中仅侧重于建筑施工图的抄绘,对建筑识图和建筑构造知识涉及较少,没能较好地与其他专业课程有效衔接,导致专业知识与绘图技能的脱节。同时,部分教师对CAD绘图快捷方式和绘图技巧的运用缺乏重视,对学生绘图速度和绘图技巧要求不高,导致学生绘图速度无法有效提高。
(五)大赛选手和教师的保障机制有待健全
如教师辅导课时和学生培训时间不足,课余时间各部门的协调不充分,相应的酬劳保障滞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等。
三、中职“建筑CAD”教学应对技能大赛的对策
(一)整合教学资源,实施“理实结合,赛训合一”的课程教学模式
大赛的命题设计既紧密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与现代化科学技术,又符合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突出培养对技能起重要作用的主干课程,《建筑CAD》和《建筑识图与构造》。注重抓好学生建筑识图技能实训,以及CAD绘图技巧,力争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提高学生整体识图水平和绘图技巧,及时发现技术尖子,树立榜样,从而进一步加速整体水平再提高。
为了保证“校企对接、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学校积极探索核心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推行“理实结合,赛训合一”的课程教学模式。“理实结合,赛训合一”的课程教学模式就是课程教学与实训有机结合,在实训中教学,在教学中实训,融“教、学、做”为一体;同时,将技能比赛融入技能实训中,以比赛的形式开展实训,创造在实训中比技能,在比赛中练技能的良好氛围,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二)构建过程考核评价体系,准确评价学生,有效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
以考核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在“理实结合,赛训合一”的课程教学模式实施中,改变了一张试卷定终身考核评价模式,形成了专业课程全过程考核,全方位多角度考核,即项目或任务完成全过程开展阶段性评价,保证考核评价的及时性;考理论、考技能、考态度、考操作规范性等全方位的多角度考核,保证考核的真实有效性。全过程考核评价模式,对成绩好的学生能及时得到肯定,对成绩不好的学生能及时进行补救,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
【关键词】技能大赛 建筑CAD 教学改革
普通高中有高考,中等职业教育有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被称为职业教育的“奥林匹克”,它正慢慢地被社会认识并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大赛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意识,同时作为一种考核和激励的手段,它坚定了学生的自我选择和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教育信心。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技能大赛指导实践,针对“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提高学生技能水平”的命题,提出了基于建筑CAD技能大赛背景下的“理实结合,赛训合一”的课程教学模式,通过整合教学资源、实施过程化的课程考核体系和优化教学过程,形成了专业课程全过程、全方位和多角度的考核方式,保证了考核评价的及时性和真实有效性,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一、建筑CAD技能竞赛的基本情况
“建筑CAD”技能竞赛项目是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建筑工程施工(中职组)”新增的比赛项目,竞赛目的是促进参赛选手更好地掌握建筑识图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绘图的基本操作技能,熟悉国家有关建筑制图的技术标准,促进中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人才CAD绘图技能的培养,引导中等职业院校开展教学改革,加快专业人才的培养步伐。我校多年来重视实践教学,突出能力本位,改变“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使参赛选手做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的。
“建筑CAD”技能竞赛要求参赛选手能应用CAD绘图软件处理土建技术图纸绘制的各类问题,考核选手掌握一定难度的工程识图的能力和绘图技巧方法,考核项目有:计算机绘图技能(图形绘制、编辑、标注等各种计算机制图工具和方法)、建筑工程制图技术(绘制符合国家制图标准的建筑图样)、图样画法(使用计算机绘制正投影视图和轴测图)。
二、我校技能大赛学情分析
(一)学生对建筑识图与构造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掌握不够
每年学校举办的技能大赛选拔赛,无论从学生的绘图速度还是完成质量上看,都不尽如人意。首先,在CAD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需要考虑到班级的整体水平,仅对CAD软件的运用做基本的讲解,学生对CAD绘图快捷键掌握不熟练;绘图技巧运用不到位;建筑施工图的绘图练习量较少,学生绘图速度难以提高。其次,学生的建筑构造及建筑设计相关知识较薄弱,建筑施工图绘制不够规范、准确。
(二)学生的实训技能不高
CAD竞赛的要求是绘制符合国家制图标准的建筑图样,由于学生在校没有机会进行实际工程施工图的设计训练,仅靠课堂教学的练习,学生的绘图速度和质量很难达到竞赛标准。学生对建筑施工图只能进行简单的抄绘。
(三)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不足
绘制正投影视图和轴测图项目考核中,学生对形体的分析能力较弱,空间想象能力较缺乏,能绘制简单形体的投影图和轴测图,但对于复杂形体较难把握,分析思考时间过长,影响绘图速度。
(四)技能大赛师资力量不足
我校建筑CAD课程教学基本是由计算机专业教师和建筑工程专业教师任教。虽然任课教师对建筑CAD软件的运用有较好的认识和了解,但考虑到教学的普及性,授课过程中仅侧重于建筑施工图的抄绘,对建筑识图和建筑构造知识涉及较少,没能较好地与其他专业课程有效衔接,导致专业知识与绘图技能的脱节。同时,部分教师对CAD绘图快捷方式和绘图技巧的运用缺乏重视,对学生绘图速度和绘图技巧要求不高,导致学生绘图速度无法有效提高。
(五)大赛选手和教师的保障机制有待健全
如教师辅导课时和学生培训时间不足,课余时间各部门的协调不充分,相应的酬劳保障滞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等。
三、中职“建筑CAD”教学应对技能大赛的对策
(一)整合教学资源,实施“理实结合,赛训合一”的课程教学模式
大赛的命题设计既紧密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与现代化科学技术,又符合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突出培养对技能起重要作用的主干课程,《建筑CAD》和《建筑识图与构造》。注重抓好学生建筑识图技能实训,以及CAD绘图技巧,力争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提高学生整体识图水平和绘图技巧,及时发现技术尖子,树立榜样,从而进一步加速整体水平再提高。
为了保证“校企对接、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学校积极探索核心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推行“理实结合,赛训合一”的课程教学模式。“理实结合,赛训合一”的课程教学模式就是课程教学与实训有机结合,在实训中教学,在教学中实训,融“教、学、做”为一体;同时,将技能比赛融入技能实训中,以比赛的形式开展实训,创造在实训中比技能,在比赛中练技能的良好氛围,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二)构建过程考核评价体系,准确评价学生,有效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
以考核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在“理实结合,赛训合一”的课程教学模式实施中,改变了一张试卷定终身考核评价模式,形成了专业课程全过程考核,全方位多角度考核,即项目或任务完成全过程开展阶段性评价,保证考核评价的及时性;考理论、考技能、考态度、考操作规范性等全方位的多角度考核,保证考核的真实有效性。全过程考核评价模式,对成绩好的学生能及时得到肯定,对成绩不好的学生能及时进行补救,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