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技能大赛为支点改革建筑CAD课程教学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筑CAD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建筑工程施工(中职组)”的重要比赛项目之一,大赛侧重考核选手应用CAD绘制建筑施工图的技能以及绘图速度。在中职教学中,建筑CAD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全面推进中职教学教改的大背景之下,我校对建筑CAD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理实结合,赛训合一”的课程教学模式,改变传统考核评价体系,形成课程全过程考核,全方位多角度考核,保证考核评价的及时性、真实性,有效提高学生技能水平。本文以技能大赛作为支点,结合实际教学过程,对建筑CAD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关键词】技能大赛 建筑CAD 教学改革
  普通高中有高考,中等职业教育有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被称为职业教育的“奥林匹克”,它正慢慢地被社会认识并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大赛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意识,同时作为一种考核和激励的手段,它坚定了学生的自我选择和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教育信心。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技能大赛指导实践,针对“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提高学生技能水平”的命题,提出了基于建筑CAD技能大赛背景下的“理实结合,赛训合一”的课程教学模式,通过整合教学资源、实施过程化的课程考核体系和优化教学过程,形成了专业课程全过程、全方位和多角度的考核方式,保证了考核评价的及时性和真实有效性,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一、建筑CAD技能竞赛的基本情况
  “建筑CAD”技能竞赛项目是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建筑工程施工(中职组)”新增的比赛项目,竞赛目的是促进参赛选手更好地掌握建筑识图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绘图的基本操作技能,熟悉国家有关建筑制图的技术标准,促进中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人才CAD绘图技能的培养,引导中等职业院校开展教学改革,加快专业人才的培养步伐。我校多年来重视实践教学,突出能力本位,改变“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使参赛选手做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的。
  “建筑CAD”技能竞赛要求参赛选手能应用CAD绘图软件处理土建技术图纸绘制的各类问题,考核选手掌握一定难度的工程识图的能力和绘图技巧方法,考核项目有:计算机绘图技能(图形绘制、编辑、标注等各种计算机制图工具和方法)、建筑工程制图技术(绘制符合国家制图标准的建筑图样)、图样画法(使用计算机绘制正投影视图和轴测图)。
  二、我校技能大赛学情分析
  (一)学生对建筑识图与构造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掌握不够
  每年学校举办的技能大赛选拔赛,无论从学生的绘图速度还是完成质量上看,都不尽如人意。首先,在CAD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需要考虑到班级的整体水平,仅对CAD软件的运用做基本的讲解,学生对CAD绘图快捷键掌握不熟练;绘图技巧运用不到位;建筑施工图的绘图练习量较少,学生绘图速度难以提高。其次,学生的建筑构造及建筑设计相关知识较薄弱,建筑施工图绘制不够规范、准确。
  (二)学生的实训技能不高
  CAD竞赛的要求是绘制符合国家制图标准的建筑图样,由于学生在校没有机会进行实际工程施工图的设计训练,仅靠课堂教学的练习,学生的绘图速度和质量很难达到竞赛标准。学生对建筑施工图只能进行简单的抄绘。
  (三)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不足
  绘制正投影视图和轴测图项目考核中,学生对形体的分析能力较弱,空间想象能力较缺乏,能绘制简单形体的投影图和轴测图,但对于复杂形体较难把握,分析思考时间过长,影响绘图速度。
  (四)技能大赛师资力量不足
  我校建筑CAD课程教学基本是由计算机专业教师和建筑工程专业教师任教。虽然任课教师对建筑CAD软件的运用有较好的认识和了解,但考虑到教学的普及性,授课过程中仅侧重于建筑施工图的抄绘,对建筑识图和建筑构造知识涉及较少,没能较好地与其他专业课程有效衔接,导致专业知识与绘图技能的脱节。同时,部分教师对CAD绘图快捷方式和绘图技巧的运用缺乏重视,对学生绘图速度和绘图技巧要求不高,导致学生绘图速度无法有效提高。
  (五)大赛选手和教师的保障机制有待健全
  如教师辅导课时和学生培训时间不足,课余时间各部门的协调不充分,相应的酬劳保障滞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等。
  三、中职“建筑CAD”教学应对技能大赛的对策
  (一)整合教学资源,实施“理实结合,赛训合一”的课程教学模式
  大赛的命题设计既紧密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与现代化科学技术,又符合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突出培养对技能起重要作用的主干课程,《建筑CAD》和《建筑识图与构造》。注重抓好学生建筑识图技能实训,以及CAD绘图技巧,力争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提高学生整体识图水平和绘图技巧,及时发现技术尖子,树立榜样,从而进一步加速整体水平再提高。
  为了保证“校企对接、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学校积极探索核心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推行“理实结合,赛训合一”的课程教学模式。“理实结合,赛训合一”的课程教学模式就是课程教学与实训有机结合,在实训中教学,在教学中实训,融“教、学、做”为一体;同时,将技能比赛融入技能实训中,以比赛的形式开展实训,创造在实训中比技能,在比赛中练技能的良好氛围,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二)构建过程考核评价体系,准确评价学生,有效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
  以考核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在“理实结合,赛训合一”的课程教学模式实施中,改变了一张试卷定终身考核评价模式,形成了专业课程全过程考核,全方位多角度考核,即项目或任务完成全过程开展阶段性评价,保证考核评价的及时性;考理论、考技能、考态度、考操作规范性等全方位的多角度考核,保证考核的真实有效性。全过程考核评价模式,对成绩好的学生能及时得到肯定,对成绩不好的学生能及时进行补救,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
其他文献
【摘 要】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课程是高职院校生物制药专业的专业课,依据高职教学改革思想,结合我院开展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对高职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课程考核四方面进行了改革研究。  【关键词】高职 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 课程改革 设计 创新  一、课程改革设计理念及思路  (一)课程改革设计理念  《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的设计理念是: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
【摘 要】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及普遍应用,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的主干基础课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本文根据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及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针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吸纳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同题的能力,并以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这一节为例,在“改进教学方法,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这一问题上阐述了自
【摘 要】任何一种语言的习得都离不开大量的阅读。阅读作为一项重要的信息输入的途径,有着尤为重要的地位。对于教师来说,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个义不容辞的任务和责任。培养学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可以多种途径来实现,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以及培养学生掌握英语阅读的技巧与方法等。  【关键词】大学生 英语阅读 培养 途径  一、引言  任何一种语言的习得都离不开大量
一、表象认知理论  1.表象是对当前不存在的物体或事件的一种心理表征。表象指形成“头脑中的图像”这一相对特殊的活动,也指积极回忆或操纵空间表征这种更一般的非言语思维过程。表象在多种感觉通道上发生。  2.表象的功能:表象对感知觉、记忆、思维、创造力有促进作用。  3.表象的特点:直观性定概括性。表象的形象性和概括性使人们可以利用表象进行想象活动和思维活动。  高职学校中多数学生的形象思维发展好于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