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有效策略浅谈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ke02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走进小学生的心灵,拉近与他们的距离,要善于读懂孩子们的心声,多理解、宽容、善待孩子们,真心关爱学生倾听并尊重他们的意见,这是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良策。
  关键词:班级管理;宽容小学生;理解小学生;关爱小学生
  实践证明:走进小学生的心灵,拉近与他们的距离,倾听并尊重他们的意见,是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良策。下面结合实际,就如何管理好班级谈一谈自己的几点思考与尝试:
  一、 善于读懂学生的心
  由于小学生所处于特殊年龄阶段,其身心发育尚不完全,从而导致是非判断能力欠缺,自制力比较差,常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个阶段的孩子活泼好动、天真可爱,出现一些错误也是在所难免的。因此,作为班主任千万不要把他们当成品德不良的坏孩子,在教育孩子时,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实施分层教育。切忌不分青红皂白,横加指责,简单粗暴,要理解并读懂他们的心,从而使他们改正错误,健康成长。例如,我们班刘某某同学,学习比较努力,成绩也名列前茅,但他根本不关心班级,思想消极,偶尔还带头犯错误。有一次,他悄悄在教室里纠集几个同学打扑克,被执勤老师抓到了,当他被交到我时,他低着头,默默不语。当时,我并没有对他进行狂风暴雨般的训斥,而是等他的情绪稳定后,对其进行了解、分析,并耐心地开导。原来头一天晚上(周日)他们几个同学在一起玩扑克玩得很开心,余兴未尽,今天控制不住自己的想玩的情绪,所以就不自觉地玩起了扑克。对此帮助他们认识这种行为所带来的危害及严重后果。从此这位同学思想发生了较大变化,一学期后,他成了品学兼优的学生,被评为“三好生”。
  二、 多理解、宽容、善待学生
  心理学家认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涉及心理活动的问题。若教育的方法和教育的内容,贴近孩子的实际,符合孩子的心理期盼和现实要求,孩子就会接受并成为自己的东西,从而促进他们的发展。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干蠢事,班主任应保持冷静。我班就有这样一个学生,平时吊儿郎当,上课不听讲,有一次,为争座位的宽窄,他竟举起凳子向另一位男生的头上砸去,以致造成同学头部缝针的严重后果。同学们对此议论纷纷、有的甚至指责他。我看见后,没有大发雷霆,而是先问问他:“伤着了没有”,并立即和同学一起护理受伤者。后来,我利用早会时间,趁势对大家说:“人不怕犯错误,怕的是犯了错误不知道、不改正。我们班有一名同学因自己一时冲动,既打伤了别人,又损害了班级的荣誉,他心里很后悔、很自责和愧疚,我们相信他会改正,会为班级争得荣誉的,不信,咱们等着瞧吧。”此时,我看见他悔恨的泪水情不自禁淌了下来,从此以后,他不但经常为班上做好事,还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呢!事实证明,有时候,对学生进行富有启发的点拨,让他们自己去想比直白的说教更有效。
  三、 多倾听学生意见,要信任学生
  孩子所犯错误,班主任不要上纲上线,更不要当着同学们的面做检讨、罚站或批来批去,这样极易损伤孩子的自尊心,造成精神上的创伤,而应让犯错误的孩子陈述自己犯错误的原因,班主任从孩子的陈述中找出症结,然后有的放矢地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这样他们才能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是为了自己好,從而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自己的错误,使其不断进步。总之,班主任与学生谈心交流时,要倾注全部热情,和学生平等相处,以诚相待,给学生亲切感、安全感和信任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最终达到师生间心理相容、感情相通。
  四、 真心关爱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真谛在于热爱学生,爱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时要处处体现爱的教育,与每一位孩子平等相处,要学会换位思考,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我们必须会变成学生,才配做学生的先生。”这就要求我们先做学生,后做教师,在孩子面前要俯下身子,摆正位置,经常与孩子们在一起,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使他们时时刻刻体会到老师所带来的温暖,老师期盼着他们进步和正常的学习与生活。例如,我们班李某某,平时挺开朗,上课总爱举手发言,可是最近两天无精打采,脸上的笑容又没了,上课总是走神,心事重重。我发现后及时找她了解事情的原委。原来,这名女生前几天,来“月经”了,她以为得了什么重病,特别的害怕,针对这种情况,我给她讲了不要害怕,这是女孩12~13岁时期正常的生理现象,以后每一个月都会来一次,并嘱咐她一些有关的注意事项。同时,还把全班的女生集中在一起,上了一堂生理卫生课,使她们明白“月经”及“月经”期间的一些知识,从而消除恐惧、紧张的心理障碍,以投入到正常的学习生活状态。
  五、 尊重学生的意见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彻底摒弃“唯我独尊”的陈旧观念,以民主平等的思想来管理班级。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管理一定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抓好班规的落实,如学生学习、生活常规、课堂纪律、作息制度,清洁卫生制度、请假制度、奖惩制度等。要适当交给全班同学集体讨论定夺,给学生创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机会。班级规章制度形成之后,就必须严格执行。教师的管理,应将“要你怎样”转化为“我要怎样”,从而指导学生在“自己说服自己,自己欣赏自己,自己战胜自己”的体验中,从他律走向自律,使班级管理达到“不治而治”的境界。
  总之,作为班主任应注重和风细雨般地沟通学生心灵,随时关注学生点点滴滴,有助于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效其行”,班级管理就会得心应手,一个良好、积极向上的班级就会逐渐形成。
  作者简介:周智霞,一级教师,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吉林省安图县万宝镇中心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美术作品富有艺术和情感,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和情感因素。因此,将情感教育纳入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是追求真理、探索内在教学规律的教学过程,也是美术教学的基本要求。此外,通过情感教育的视角来学习艺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情感,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发挥德育的创造性教育作用,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发现美、创造美。以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为主要对象,介绍了情感教育的意义和具体实施方法。  关键词:高中美
摘 要:我国教育在近些年来不断深化和改革,并积极倡导新型的教学方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已经成为当今高中美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美术教师也不断地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艺术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搜集相关素材进行美术教学能够有效地提升高中生对美术的感知,以及培养高中生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艺术理念,还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将学习联系实际生活,贴近生活,从而充分挖掘高中生的学习潜力。在实际教
摘 要:“互动式”教学让师生、生生在教学过程中相互沟通和交流,它体现现代教学的理念,让学生理解更透彻,思维更活跃,思路更开阔,反馈更迅速。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课程基地;创新;美术教学  互动式教学就是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密切配合。除了方式方法上的转变,我们还需要搭建一个合理的互动平台。洪泽湖高级中学的艺术课程基地就是这样一种新颖、高效的,综合了绘画、舞蹈、沙画等诸多互动特色的平台,它
摘 要:班主任班级管理是一项技术和艺术,特别在家校融合管理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把握好艺术与技巧,多给学生自我管理的机会,多主动邀请家长参与,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呼声,定会有更多的惊喜发现。家长参与班级管理,能弥补班主任教育管理中的不足,切实增强学生的自觉意识,提高管理水平。  关键词:班主任;家长;互动;策略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之和。班主任教育管理,就是在遵循学生学习认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