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提高科学决策能力

来源 :求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hks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对年轻干部提出了要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要求,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的党性教育、政治要求。其中,提高科学决策能力要从三个方面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1.坚持政治站位。旗帜鲜明讲政治,永葆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是科学决策的基本前提。领导干部思考谋划、科学决策,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掌握这一科学理论的基本观点、理论体系、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进一步养成和巩固遇到问题、谋划决策首先想到习近平总书记怎么讲的、怎么要求的思维习惯,各项决策、举措都要符合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时处处以实际行动践行“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胸怀“两个大局”。具备战略眼光、大局观念,看得深、想得远,是科学决策的重要基础。领导干部思考谋划、科学决策,要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认清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刻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打大算盘、算大账,把地區和部门的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棋局,深入研究、综合分析,全面权衡、科学决断,使各项决策、举措更具战略性、前瞻性和实践性。
   3.站稳人民立场。人民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幸福,是科学决策的根本目的。领导干部思考谋划、科学决策,要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好群众路线这一“法宝”,坚持问题导向,想群众之所想、办群众之所需,尊重民意、集中民智、关注民生,使做出的每一项决策、制定的每一个举措,都能真正造福百姓,得到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研究室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对策建议。在今后工作中,要进一步学深悟透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站位、拓宽视角,吃透上情、掌握实情,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和群众关注的热点,深入基层一线,掌握一手情况,广泛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做法,提出符合实际的解决方案和对策建议,更好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作者系南开区委研究室主任)
其他文献
编者按:2020年10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第58期中青年干部培训一班全体学员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七种能力”展开研讨交流。他们一致认为,年轻干部要勇于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把调查研究作为年轻干部必备的基本功和基础能力,强调一定要学会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中提高工作本领。作为年轻干部,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重大意义、内涵要求、方式方法、基本原则的重要论述,努力做到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   1.提高调查研究能力,必须坚持“常”与“长”。调查研究要“身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指出,“年轻干部要提高改革攻坚能力”,为我们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更好肩负起新时代的职责和使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提高改革攻坚能力,关键要理解和把握好以下四方面。   1.提高改革攻坚能力,要坚持正确方向。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我们推动改革的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要求广大年轻干部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作为在街道工作的年轻干部,要深刻理解和把握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的重大意义和内涵要求,发挥好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坚持和发扬好党的群众路线,在基层实践中提高群众工作能力。   1.立为民之志,勤搭“连心桥”。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要求广大年轻干部提高抓落实能力。千忙万忙,不抓落实就是瞎忙;千招万招,不抓落实就是昏招。要切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增强狠抓落实的本领。   1.聚精会神抓落实。一是坚决维护核心。党委办公室首先是政治机关,也是党委的中枢部门,抓落实必须始终走在前面,在全区作出表率和示范。工作中抓好落实要带头做到“
期刊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科学的自然观,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容。回顾这些年来的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脉络: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提升到 “五位一体” 的战略层面,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长远大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建设生态文明提升为“千年大计”;2018年5月18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首次明确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再次将建设生
期刊
范玉恕,1952年3月出生,河北省沧州市人,中共党员,天津建工集团三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原项目经理、副总工程师。他从事施工管理50余年来,视工程质量如生命,先后组织完成了30项、50余万平方米的重大施工任务,其中天津体育中心、电力大厦先后荣获鲁班奖,是全国建设系统的一面旗帜。他是党的十六大代表,先后获得天津市优秀共产党员标兵、特等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建设系统行业标兵、全国优秀项目经理、全国十
期刊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但在长期的革命、建设与改革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时刻面临着党内外各种错误思潮的挑战。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维护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是我们需要长期思考的问题。19世纪末期,列宁已经转变成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对歪曲马克思主义的民粹派进行了批判,写下了《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答<俄国财富>杂志反
期刊
2020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呈明显下行趋势,面对这一复杂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等重要要求,为我们在当前形势下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引。围绕津南区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新发展机遇,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实现更加绿色、更高质量发展,本刊记者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人民期待、彰显责任担当,通过艰辛探索、立柱架梁,打造了世人瞩目的“中国之治”模式。这既是一场制度性变革,也是一场治理化革命,是我国民族复兴关键时期治国理政伟大政治社会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在西方国家治理模式乱象频发对比下,应对新的风险挑战的中国方案。科学认识其内涵和境界,可谓意义重大。   一、“中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