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防御机制触发器

来源 :科学中国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an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菌用一批防御机制对有压力的情况做出反应,这些机制包括构建一个抵抗性的外套、在它们的表面生长出防御性的结构,或者制造酶从而分解攻击者的DNA。Xiaodong Zhang等对控制细菌防御的蛋白质的发现,揭示出了致病细菌盔甲上的一个漏洞。在他们的研究中,σ54蛋白质抑制细菌的防御,直到它遇到压力,这时这种蛋白质重新排列结构从而触发防御,使其发挥作用。
其他文献
2021年,是黎家担任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的第12年。  这之前,他是国际上最早揭示蛋白质FHA结构域生物学功能的科学家之一;他是首次发现油菜素内酯共受体BAK1的科学家之一,并率先发现BAK1能同时参与细胞凋亡调控植物免疫应答途径,相关系列成果成为领域内的經典之作,BAK1更是成为植物学界的一个明星蛋白……  过去的十余年,他完成了人生中的一个重大转折。作为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第一位通过全球
吸烟、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十分严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周光飚研究组找到了确切的证据,系统研究了环境污染引起肺癌的机理。这一研究成果发表于eLife杂志上。中山大学肿瘤医院、昆明醫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参与了相关研究。他们利用基因芯片全面检测了空气污染区肺癌病人发生的炎症因子异常,发现趋化因子CXCL13在癌组织的表达量明显增高,达到癌旁正常肺组织的63倍。相关研究提出了控制烟草、
“向麦克老大三呼夸克(T h r e e quarks for Muster Mark)”。这句话出自詹姆斯·乔伊斯小说《芬尼根的守灵夜》。1964年,当美国物理学家默里·盖尔曼读到这里时,眼前豁然一亮。于是,他将自己的最新发现命名为“夸克(quark)”,意指一个质子中有3个夸克,质子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粒子。  1964年,默里·盖尔曼和乔治·茨威格独立提出了夸克模型。他们认为重子和介子是由
陈冠益,博士,教授,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现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生物基油气重点实验室主任、天津市生物质燃气燃油技术工程中心主任。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会优秀青年教师基金,2011年入选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2012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3年获得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2014年
E=hν是近代物理学最重要的关系式之一。她机巧阐释了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光谱规律等实验,功成于麦克斯韦电磁以太的摆脱,却陷入量子力学物质波“无人理解”的境地。本文重申牛顿空间和亚光子粒群波,认为自然界广泛存在着一类规则间隔的粒子群流波。针对于光波,ν就是单位时间通过空间某界面的一亚光子列中含有的亚光子数。牛顿时空和光本粒子发射说得到弘扬,物理学复归于简单优美。  空实二源  中国传统哲理认为世界
驯化下早期物种形成的基因组调控机制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张亚平院士团队与合作者利用欧洲大白猪与东亚民猪杂交群体,构建了F2通过F1继承F0基因组序列的精细图谱,通过分析F2代个体中的大白与民猪来源的基因互作,研究了在驯化下早期物种形成的基因组调控机制。相关成果发表于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研究揭示了F2基因组内的DMI数量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以及从F1
内蒙古乌兰塔塔尔古地磁及相关生物环境协同演化研究进展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张兆群研究员领导的中芬合作团队完成了关于内蒙古乌兰塔塔尔古地磁及相关生物环境协同演化关系的研究。研究成果发表于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乌兰塔塔尔地区红层是一段跨越始新世—渐新世界线的较长且连续的沉积序列(35Ma-27Ma),乌兰塔塔尔剖面广泛分布的风尘沉积表明
2011年4月,欧盟《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开始实施,这意味着中国中医药将面临着在欧盟全面退市的风险。2014年,英国药品管理局全面禁止中成药在英国的销售,将中药拒之门外。“为什么国外会对中药一次次发难呢?原因就是中药成分、药理不明。缺乏科学性。”李中峰说。  为了推动中药走出国门,他正试图用新方法揭开中药神秘的面纱。蓄力量建新平台  “我是从河南农村走出来的,家里很穷,父母从小就告诉我,自己的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林业建设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进入21世纪这个绿色世纪以来,我国林业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已成为世界上林业产业发展最快的国家和世界林产品生产、贸易、消费第一大国。  “现在我们国家的林木遗传育种已经在高速发展,批量的良种、技术脱颖而出,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科学研究与应用生产衔接度不够紧密等问题。科
动植物在地质灾害发生前常会有异常表现,而众灵之长的人类,却似乎丧失了对自然灾害的天然预测能力。因此,人类从未放弃借助外力对地质灾害做出预测。时至今日,空间技术的发展加强了人类对自然的观测能力,如遥感技术、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无人机等。如果能把先进的空间技术运用到地质灾害的预测中,将会大大提高地质灾害的观测和预防水平。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是新近发展起来的空间对地观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