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伯华回忆录(十九)

来源 :武汉文史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ayu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浩劫没有使我绝望(下) 一天,有位好心的梨园姐妹惶恐地跑到厕所来,一见我就吁了一口气说:“怎么,伯华,你还没有死?外面都风传你自杀了。”我笑了笑,说道:“好姐妹,你应该相信我,我是不会轻易自杀的。要死,早几十年我就该寻死的,现在,就是被整死,我也不会自杀的,我要活着登台演出呢!”
其他文献
武昌农讲所创办于大革命高潮之中,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1926年下半年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推动了农民运动的迅速发展,急需大批农运干部到乡间去领导农民革命斗争。1926年11月
2010年对画家李乃蔚来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在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上,他的工笔画作品《聘》,入选"中国风格·时代丹青"——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精美的作品亮相羊城引起画
劫后汉口亟待重建但经费匮乏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汉口这个号称“东方芝加哥”的繁华之地,由此变成了民军与清军激烈争夺的一个主战地。当时,租界被划出战区之外,虽然受到
1927年,我从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女生队毕业,随即参加了援助武昌震寰纱厂被开除的女工斗争,与20多名同志一起被捕。不久.在广州起义的震撼下,敌人惊慌万状地把20岁以上的人判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上海、广州、汉口、南京、杭州等经济较发达地区,掀起了一股旨在推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市政改革运动,一批具有西方文化背景的精英们,在政府的主导下,以
共进会与文学社的联合 1911年,武汉的革命枪口瞄准着清朝政府,时时可以发射;但是共进会和文学社这两个革命团体却缺乏密切的配合,因而急需改变这种状况。1911年4月初,蔡济民、查光
1927年,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从上海迁到武汉,并在武汉度过了大革命的最后阶段。
康有为的日籍夫人鹤子 拙文《康有为和他的日籍夫人鹤子》发表于1987年第二期《武汉春秋》上,当时我并不怎样看重它。有一天,《长江日报》高级记者邵震寰同志专门找到我对我讲:
清末流行于民间的老牌香烟——"情人"牌香烟广告,现身于武汉市新洲区。这一香烟广告是新洲区工商分局在旧街街新集例行检查时意外发现的。从而,这则百年"情人"牌香烟广告揭开了大
我在北京出生的地方叫“小四眼井”。3岁到上海,上到小学五年级。11岁到天津,1947年从天津工商学院附中毕业,进了工商学院财政会计系。我和我爱人赵遁芬是大学同班,1951年一块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