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及其养成策略

来源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websyste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心素养的提出,不仅为学生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更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挑战和转型的导向.高校教师的核心素养包括专业素养、教学学术素养、协作素养和道德素养等.基于持续专业发展的视角,提出高校教师核心素养的养成策略:实施自我导向学习,提高专业素养;加强教学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教学学术能力;加强经验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师协作素养的提升;注重师德培养,提升持续专业成长的意愿和热情.
其他文献
为了实现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衔接,新金融类人才的培养成为当前高校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金融科技创新及招生制度的改革使OBE教学理念在新金融类人才培养中亟需推进.以河北农业大学金融系为例,该系在金融学专业教师培养路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等环节以OBE教学理念为导向进行了有益探索,但在推进过程中发现仍存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培养目标达成度偏低及评价指标静态化等问题.针对OBE理念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基于OBE教学理念的专业师资建设机制、人才培养动态评价体系、多元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因其强调知识结构的主张,符合人类对大脑认知结构的看法而成为主流的教学理论.结构化习作教学是将结构主义理论应用于习作教学的全过程,旨在提升学生习作能力、优化习作教学的过程.但在结构化习作教学实践中,仍存在教师对结构化习作教学理论把握不准确、结构意识缺乏、实践与理论相脱节等问题.因此,教师在娴熟掌握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结构化习作教学意识,并按照结构化教学流程灵活实施习作教学,才能提升学生的习作结构能力.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科学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学从不开设科学课程到只在小学高段开设科学课程再到小学全段系统设置科学课程.本文以时间发展为线索,分析了小学科学课程价值取向变迁,理清了小学科学课程价值取向演变路径.小学科学课程的价值取向主要经历了课程为国家生产建设服务的工具性取向、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学科本位取向以及关注个体发展的学生本位取向三个阶段.同时,科学教育观念从重视科学知识转向关注科学实践,科学课程目标从增加儿童自然常识转向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预见,未来的小学科学课程的地位会逐步得到加强,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