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嵩焘科技观初探

来源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ba516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洋务运动的发起者和中坚,中国近代第一位驻外外交官,郭嵩焘是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先行者。郭嵩焘不仅一直对西方船坚炮利的器物长技关注备至,而且更深入到制度乃至精神层面进行不懈的探究。然而,关于郭嵩焘的研究,一个世纪以来基本集中在其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与军事等方面,而对于其科技方面包括科技观却至今几乎无人涉及,更谈不上系统的研究了。以其丰富的日记资料,特别是《伦敦与巴黎日记》这部置身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漩涡中心的伦敦和巴黎的感受实录,笔者对郭嵩焘的科技观作了初步的探讨。
其他文献
时 间 现在  地 点 中国南方某城市,家中  人 物 戴茜——43岁,演员  妈妈——68岁,演员  警官、大维、胖姑娘、老先生  [场上,舞台分成室内、室外两个区域。  [室内区域中,戴茜坐在屋里,背对着观众,屋里是黑的。她打开电脑,电脑投影到墙上,内容是各种照片,包括她小时候的、她和家人的。她忽快忽慢地翻着照片,节奏无规则。墙上的照片在无规则的闪映中呈现出一些变形。  [室外区域,妈妈走到门
针对中硬煤层中推广应用炮采放顶煤工艺时,顶煤不易松动破碎,并且顶煤垮落过程中易产生大块煤,造成放煤困难,甚至出现落煤“挤压成拱”放不出的现象,采用顶煤预裂爆破技术对放煤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