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FR、ALK、ROS-1基因在肺癌组织中表达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

来源 :中国老年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_mao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C-ros原癌基因1酪氨酸激酶(ROS-1)基因在肺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80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病理学资料,随访1年统计无进展生存期及生存情况。采用突变扩增系统(ARMS)检测EGFR基因,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ALK、ROS-1基因。比较入组患者各基因突变阳性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肺癌患者生存状况的危险因素。结果ALK阳性患者8例,ROS-1阳性患者2例,EGFR阳性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MRI)联合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诊断鼻咽癌早期颅底骨侵犯患者中的应用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122例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78例,女44例,年龄(65.77±4.23)岁,年龄范围为49~72岁。患者在治疗前均行CT检查及MRI检查,临床医师按照CT、MRI、CT联合MRI的检查结果进行临床决策,将定性诊断作为"
目的探讨老年乳腺癌超声弹性成像征象及其与免疫组化[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肿瘤抑制基因(P53)、人类表皮生长因子相关基因(HER)-2]的相关性。方法100例乳腺癌老年患者进行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UE)及免疫组化(ER、PR、P53、HER-2)检测,获取常规超声检测结果(病灶位置、大小、边界、血流等)、UE应变率比值(SR)及其评分,并分析SR及其评分与ER、PR、P53、HER-2的相关性。结果弹性评分46例为1~3分,54例为4~5分;55例SR≥3.0,45例SR<3.
粉煤灰属于大宗工业固废,极大地危害着自然环境和人类的身心健康,如何高效高值化利用粉煤灰是目前面临的科学和技术问题。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具有挥发性的有机污染物,对人体有“三致”作用。分子筛因其独特的孔结构,具有优良的离子交换、催化和吸附性能,在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采用碱熔活化结合水热合成法利用粉煤灰制备13X分子筛,分析了硅铝比、碱度、晶化时间因素对制备分子筛的影响,考察了VOCs吸附性能并与活性炭对比分析。利用XRD、SEM和BET手段对分子筛晶型、比表面积和孔径等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13X分
悬臂式掘进机机身位姿参数的实时精准感知是煤矿巷道定向掘进,乃至综掘工作面智能化、无人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在综掘工作面复杂工况下目前还不能真正实现掘进机机身位姿实时、自主、精准感知。提出了一种悬臂式掘进机行走轨迹及偏差感知方法,旨在实时确定掘进机机身的方位偏差,为掘进机定向掘进提供纠偏基准参数。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搭建了基于激光偏距感知、捷联惯导、二维里程计的掘进机行走轨迹及偏差感知系统,分析了掘进机
煤矿巷道掘进长期存在的“采快掘慢”“掘快支慢”顽症,尤其是掘进工作面装备成套化、自动化、智能化程度偏低、顺序作业工艺技术落后等问题,严重影响生产接续和安全高效开采
分析了煤矿巷道掘进技术与装备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掘进工作面围岩应力、变形、破坏分布特征;分析了围岩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围岩强度、围岩结构及地应力等地质力学参数,巷道断面尺寸、开挖方式、空顶距、掘进速度等掘进参数,及临时支护、永久支护等。巷道开挖后在掘进工作面顶角和巷道四角周围出现应力集中区;围岩位移、破坏在超前工作面一定位置开始出现,随着远离掘进工作面围岩位移和破坏范围不断增大,达到2倍巷道宽度时基本稳定;煤层强度、地应力对围岩变形与破坏的影响十分显著;分步开挖的顶板下沉量及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