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教学激发学生合唱学习兴趣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shan1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演唱歌曲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小学生的合唱技能需要在练习中结合演唱实践来进行,让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表现力。因此,合唱作为基础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小学基础音乐教育中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合唱不仅考验个人的音乐基本功,更能体现团队的力量,在合唱学习及练习中,学生可从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相互尊重,和谐相处,激发学生的团队精神,发挥学生的音乐素养,并培养具备艺术涵养的高素质人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在广州市级音乐科研的带动引领下,增城区各校普遍重视起音乐教学,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尤其重视合唱训练,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道德情操,打造了新一代青少年的良好精神面貌。实践证明,参加过合唱训练的学生在其他学科中更具备独战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因此,越来越多的音乐教师对小学生合唱教学进行了各方面的探究。然而,由于各方面原因,我们的音乐教学起点较低,存在缺少行之有效的音乐教学方法。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开展了班级合唱教学策略的研究,下面谈谈我们实践与研究的点滴收获——多维教学激发学生合唱学习兴趣。
  由于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音乐基础、音乐天赋、歌唱水平以及合唱能力各有优劣,直接影响到整个合唱教学的全方面发展。如,低年级学生没有进行过合唱的基本训练时,到了高年级,由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不太愿意表现自我,势必影响合唱的整体教学。因此,作为音乐教师,应从学生低年级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让小学生喜欢歌唱,从合唱中得到快乐。如此,学生有了合唱观念,加上教师对学生进行声部、乐理的有效指导,学生从中得到音乐的乐趣,就能激发学生对合唱的兴趣。
  学生合唱教学不容易,需要教师挖掘学生的个性,并有统筹组织能力。针对这样的现状,我们进行了反复的实践与思考,班级合唱教学一定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音准、节奏着手对学生合唱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归纳总结出一些适用于班级合唱的活动小技巧,多维教学激发学生合唱学习兴趣。
  一、班级合唱教学中训练音准的技巧
  1.借助柯尔文手势,引导学生合唱练声
  柯尔文手势是柯达伊音乐教学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合唱教学训练时,教师不妨借鉴柯尔文手势法,在身体前方运用不同手势表示七个高低不同的唱名,如图:
  借助柯尔文手势,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明白音符位置的高低,通过手势发出无声的指示,进行音准训练。这种方式我们通常会用在班级合唱的练声环节,趣味的练习达到训练学生音准的目的。
  2.利用器乐辅助,解决学生判断音准问题
  在合唱教学中,音准是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我们经常会遇到二声部一加进来,受一声部影响,总会很难唱准确。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器乐进课堂已经很普遍,器乐进课堂让学生兴致勃勃,我们在班级合唱教学中也经常借助器乐作为辅助,乐器的固定音高带动学生更容易准确地学习二声部,轻松解决音准问题。例如,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在合唱部分,学生较难掌握二声部的旋律,于是,我们借助口风琴来进行带动教学,让一部分学生分声部演奏旋律,另一部分听,然后交换角色,指导他们注意音准和音速,然后进行合奏,找到音准和音程感觉时,指引他们转移到合唱中。如此,在合唱时,每个声部指定学生伴奏,交替进行,通过这样有步骤的过渡,人声与乐器的合作,学生轮流合奏、轮流歌唱两个声部等形式,有效达到合唱效果。
  二、合唱教学中,训练节奏的活动小技巧
  1.节奏卡游戏,锻炼学生节奏记忆和内心听觉,激发学生合唱学习兴趣
  班级合唱通常都以音乐教材内容来组织学习,而为已经熟悉的歌曲设计简单、固定的节奏型伴唱,又是我们经常运用的合唱方法之一,这也是学生最喜欢的音乐活动之一。通过对熟悉的歌曲的节奏与简单固定节奏型的对比,学生会发现声部的丰富性和变化性,从而进行多声部节奏配合能力以及多声听觉的训练。为了锻炼学生有持续稳定的节拍感,锻炼学生节奏记忆和内心听觉,又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采用了节奏卡游戏。
  四张节奏卡片:
  游戏方法:
  ①教师逐张显示节奏卡,学生开口读、用手拍,熟悉节奏,会读谱。
  ②教师显示多张节奏卡,随时调换卡片位置,或任意抽取一张,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以及感受节奏的变化。
  ③在学生反复拍读节奏卡时,教师任意抽掉其中一张,让学生默读,训练学生的内心听觉。
  ④教师在学生反复拍读节奏卡时,逐次逐张抽出卡片,学生不停顿地反复诵读,训练学生的节奏感和记忆力。
  通过节奏卡游戏,学生节奏感稳定了,当加入歌曲的不同节奏时不会产生混乱。在此练习的基础上,我们尝试进行歌曲的三声部合作练习,效果很好。例如,《红星歌》,学生口唱主旋律,手和脚分别作以下二部和三部伴奏:
  2.“卡农”节奏练习,成为学生课堂最喜爱的游戏
  节奏多声部训练是班级合唱的过渡,合唱与齐唱最大的区别在于多声部和声的效果不同。针对刚接触合唱的学生来说,由于基础不够,如果直接加入多声部演唱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既要建立学生多声部的音效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节奏多声部练习是一个很好的过渡,让学生先练习两个声部的卡农,通过两个声部节奏型相同的特点,让学生更容易倾听声部效果。卡农是同一旋律在不同时间、不同声部的模仿,卡农就是轮唱,是复调音乐的一种形式,也是我们认为最简单的一种合唱形式。匈牙利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歌唱卡农是发展二声部歌唱的最好准备。通过卡农的节奏练习自然过渡到卡农的歌曲练习,会达到水到渠成的合唱效果。例如,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材《青春舞曲》,在新的节奏型学习环节,拍读童谣中设计卡农的游戏:
  在此卡农童谣拍读游戏中,学生学习了新的节奏型,培养了节奏感。在此基础上学习歌曲《青春舞曲》,熟唱歌曲后,接着以卡农的形式进行歌曲合唱,此举顺水推舟,相得益彰。
  三、巧用乐器,编配多声部旋律,为合唱教学作好铺垫
  在班级合唱教学中,我们发现使用打击乐器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带动课堂的欢乐氛围,增添学生学习情趣,而且巧用乐器编配多声部旋律,还会为合唱教学作好铺垫。
  例如,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歌曲《牧场上的家》,导入时设计聆听钢片琴的单旋律,学生跟随用“啦”模唱下面的旋律:
  在熟唱歌曲《牧场上的家》后,教师与学生合作二部合唱,在歌曲相同的两个乐句(第二和第四乐句)中加入此二部旋律:
  例如,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材中的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在熟唱歌曲后,设计让学生使用打击乐器三角铁为歌曲伴奏,接着选择一位同学敲三角铁引领一组同学模仿三角铁的声音“叮”,与歌曲旋律形成二部合唱:
  利用不同的乐器营造多声部音响效果,让学生从不同乐器的不同音色、不同节奏中体会和声的协调与美,学生会对合唱更感兴趣。
  以上只是我们在班级合唱教学中经常使用或正在探索实践的一些小技巧,利用多维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合唱学习兴趣,当然,音乐合唱教学的方式还有很多,需要音乐教师在不断实践中探索、创新。
  [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小学班级合唱教学策略的行动研究》(项目编号:1201741394)的课题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杨立梅.柯达伊音樂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3]魏桔英.如何在音乐课堂中进行有效的合唱教学[J].音乐天地,2017(7).
其他文献
【摘要】将教育的艺术与智慧相结合,能让班主任的教育工作事半功倍。在教育工作中,以退为进,倡导“正面现象”,有意识地运用“心灵悬崖效应”教育,可以达到更佳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教育智慧;以退为进;弘扬正面;心灵悬崖效应  所谓教育智慧,就是教育者对自身行为及教育对象行为进行分析、判断和选择有效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作为班主任,面对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时,适时把握教育时机,灵活运用教育智慧,就能在一粒
【摘要】大科技时代,人类文明快速发展,使得传统的珍贵的东西变得越来越少,现代小学生沉浸在网络与科技发展的大环境下,对于传统的童谣等民间文化了解得越来越少,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在小学的音乐教育中利用童谣进行教学成为目前比较广泛的应用方式。本文针对童谣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优势进行分析,对将童谣融入到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措施做出探讨。  【关键词】音乐教学;情感体验 ;童谣  小学音乐教育是学生情感培养的重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网络教学的现状,提出网络教学中学习适应性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从而探索出学习者在网络教学中高效率学习的策略,同时,也为应用网络进行教学的教学者或者热爱教育事业的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网络教学;适应性学习;策略  一、绪论  我们大多数人的学习,从小学到高中一般都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进行的,网络式的教学比较少,一是因为有些地区不具备先进的网络教学设备,二则因为学生本
【摘要】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一个人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加强德育教育,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内外兼修,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其次,高尚的师德一定要建立在“爱”上,只有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真挚的爱,从小节抓起,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育出德才兼备的接班人。  【关键词】道德;德育;榜样;爱;小节  教师是“立德树人”育人理念的执行者,是践行“立德
【摘要】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三条指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在小学阶段,如何让每个小学生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将来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呢?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我们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立德树人,使我们培养的人才既有高度的道德素养,又有建设社会主义的真实本领。“十
【摘要】班主任是学校的教育管理者,其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关系到国家怎样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关系到学生性格的形成,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在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根据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提出一些方法和技巧,为奋战在教育战线上的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班级;管理;方法  班主任的工作是繁重和繁琐的事情,千头万绪,在不同阶段班主任工作有所不
【摘要】管理效能是衡量从事管理工作结果的尺度,是学校管理系统的整体反映,而追求管理效能的不断提高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笔者通过学校管理的实践和思考,在文章中简要分析了以制度文化为基础的精细化管理和以人文关怀为基础的增效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以此来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学生个性发展,并不断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幸福感。  【关键词】管理效能;精细化管理;增效性管理;高质量学校  高质量学校是基于独特的
【摘要】怎样有效引导中职学校的学生正确与异性交往呢?本文从中职生心理和生理特征角度,分析中职生异性交往现状及成因,提出异性交往有效应对措施,帮助学生正确度过情感敏感期,为学生健康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学生人生出彩。  【关键词】异性交往;有效引导;家校合作  异性交往在中职校园里永远是一个谈不完、也说不清的话题,其中非正常的异性交往——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恋爱”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客观事实,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培养学生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可见,在小学口语交际教学中,我们可以从巧设问题、把握机会、创设情境和读懂文本等方面去启发学生,让学生善于倾听和表达,使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取得实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问题;机会;情境;文本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应培养学生在各种交际活动
【摘要】教育要发展,需要科学用力——遵循人的成长规律,以青少年身体发育成长和心理健康发展为基础进行。特别是初中女生的生理发育要早于男生,因此,我们须特别关注初中女生心理健康,进行正确的引导。  【关键词】初中女生;心理特点;年龄特点;教育与管理策略  案例:小玲,女,15岁,初二级学生。她总是少言寡语,为人比较消极,本来机灵的她却什么作业都不做,自暴自弃,每门功课都只有四五十分。我看在眼里,急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