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1946年,二十六岁的汪曾祺辞掉工作置身来到上海。可上海并不是想象中的那般美好,他未能及时找到工作,以至于正常生活都受到了影响。在经历多次碰壁后,他对自己的能力也产生了怀疑,变得极度失望,甚至有了轻生的想法。当他非常隐晦地把这些情绪波动通过信件告诉自己的老师沈从文的时候,无论如何让他也没有想到的是,沈从文在信中狠狠地“骂”了他一顿,甚至是用上了“懦夫”、“浑蛋”等反应相当激烈的词语。 骂完之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6年,二十六岁的汪曾祺辞掉工作置身来到上海。可上海并不是想象中的那般美好,他未能及时找到工作,以至于正常生活都受到了影响。在经历多次碰壁后,他对自己的能力也产生了怀疑,变得极度失望,甚至有了轻生的想法。当他非常隐晦地把这些情绪波动通过信件告诉自己的老师沈从文的时候,无论如何让他也没有想到的是,沈从文在信中狠狠地“骂”了他一顿,甚至是用上了“懦夫”、“浑蛋”等反应相当激烈的词语。
骂完之后,沈从文在信末写道:“横在我们面前的许多事都使人痛苦,可是却不用悲观。社会还正在变化中,骤然而来的风风雨雨,说不定把许多人的高尚理想,卷扫摧残,弄得无踪无迹。然而一个人对于人来前途的热忱,和工作的虔敬态度,是应当永远存在,且必然能给后来者以极大鼓励的!”在看完这封信后,汪曾祺心中的阴霾一扫而光,他为自己有自杀的想法羞愧不已。从这以后,他变得精神抖擞,斗志昂扬,很快就在上海找到了新工作,开启了人生新的一页。
俗话说,爱之深责之切,沈从文对于汪曾祺错误的想法,不惜自毁形象地在心中大开“骂”界,一番痛快淋漓的骂后,则是充满哲理的温言相劝。这样的举动,彰显出的是沈从文对汪曾祺的爱,也是人与人交往应该持有的本色。
(编辑/杨逸)
其他文献
2015年7月,美国田纳西州一所中学里发生暴力事件,一名女同学由于对双方曾发生的争执怀恨在心,一天,在男孩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女孩用一根木棍将其打伤。当时,还有几个同学在场,却未予制止。因为施暴者年满14周岁,当地法庭判定女孩有罪,必须进入少年强制管理机构改造一年。 一般说来,学校和老师对学生间的暴力事件无需担责。但美国人强调依法治国,也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对暴力事件嫉恶如仇,并非因为学校是
2014年6月4日,随着享年93岁、二战期间最神秘的“瓦霍密码”译电员切斯特·内兹的离世,美国海军曾经拥有的29名“风语者”全部告别人间,标志着一个历史时代的结束。风语者,通俗地说就是情报密码员,曾被英国首相丘吉尔誉称为“下了金蛋却从不叫唤的天鹅”。 切斯特·内兹是新墨西哥的印第安人,当年利用其独特的语言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立下功劳。二战期间,因为情报屡被日军破译,让美国人陷入极大的被动。为了扭转
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郁达夫为发起人之一,他的名字开始为世人广泛关注,小说《迟桂花》发表后受到社会广泛好评。抗日战争爆发,当时的郁达夫名气大,好多大学邀请他去演讲,作为一名爱国人士,他向学生们讲解文学,也号召学生联合起来参加抗日斗争。 一次演讲结束后,天色已晚,郁达夫和朋友步行走回寓所。这时,在路边碰到三个学生。郁达夫上前问:“这么晚了,你们怎么还在这里?”其中一个高个子的学生说
昆明的菌子極多。抗战时期,曾在太和宫金殿背后的杨家山林场住过一年多的冯至,在题为《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的散文里,精彩地写了昆明人上山拾菌子的风情:“雨季是山上最热闹的时候,天天早晨我们都醒在一片山歌里。那是些从五六里外趁早上山来采菌子的人。下了一夜的雨,第二天太阳出来一蒸发,草间的菌子,俯拾皆是:有的红如胭脂,青如青苔,褐如牛肝,白如蛋白,还有一种赭色的,放在水里立即变成靛蓝的颜色。我们望着对面的山
如果你习惯于开始却不能坚持下去,那就要查查原因了。 这里是如何善始善终的10条忠告。 1. 精挑细选做什么 开始任何事情前,要保证有足够的激情一定将其完成。就个人而论,我从不做不感兴趣的事。如果不能肯定自己真的想做什么,可以先试探一下,例如,如果很想当作家,可以先尝试写点随笔。还有一个办法就是静想几周,其间如果这个想法挥之不去,那就可以开始了。 2. 评价所需资源 企业开发新产品前要做资
初次相见时,她正值豆蔻年华,月白的衫子,两只会说话的眼睛宛如一泓秋水。而他是身着戎装的军官,剑眉星目,勃勃的英气中透着说不出的魅力。只看了一眼,她的心就被打动了,细细密密的喜悦在心底悄然绽放。他亦如此,轻笑着问:“可识字吗?”刚从私塾毕业的她小心翼翼地在纸上写下家乡“洋头口”三个清秀的字体。抬头,不觉间竟醉倒在他笑意盈盈的目光里。 那是1935年的春天,战争的阴云尚自遥远。几个月后的婚礼中,细心
在每年一度的退休老同志茶话会上,老同志们聊起自己退休后的生活,大多是含饴弄孙,打打牌,跳跳舞,偶尔出去旅游一趟。一位年近七旬的老同志忽然告诉大家,他从前不久开始,学英语了,目前已经背下了一百多个单词。 “学英语?”大家好奇地看着他:“您老都这么大把岁数了,还费心劳神学那东西干什么?子孙在国外,准备出国?” 老同志摇摇头说:“家里没人在国外,暂时也没打算出国旅游,就是想趁自己还年轻,再学点东西。
2014年2月16日,第64届柏林电影节落幕,廖凡凭借在电影《白日焰火》中的出色表演斩获最佳男主角奖,成为首位华人影帝。廖凡,不仅演技不俗,在演艺圈内也是有着极好的人缘。获奖后,众星纷纷齐赞实至名归。 那么,廖凡何以获得如此好人缘呢? 一、不与桂纶镁争功 2014年2月,廖凡和桂纶镁一起凭借《白日焰火》到柏林参加颁奖仪式,谁知,原本“柏林影后”最热门人选桂纶镁却与大奖擦肩而过,而廖凡摘得影帝
2013年10月18日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决赛举行,场外点评专家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对一个比赛场面发出由衷赞叹,他说那是他“看过的最友爱的决赛”。 这个场面出现在决赛的后半程。经过几轮比拼,十五名参赛选手中的十三人先后被淘汰,比赛进入白热化,最后只剩杭州外国语学校的选手于加敏和陆佳蕾进行冠军争夺。在全国亿万观众面前,如果谁能够一举夺得冠军,那将是其人生当中最大的荣耀。可想而知,在两位选手的心中,
玛蒂卡·安德鲁获得“世界上最伟大的女推销员”这个荣耀的称号时才13岁,而这一切开始于一个炙热的愿望。 玛蒂卡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在玛蒂卡8岁时,父亲离开了她和母亲。母亲把她带到了纽约,然后在一家餐厅找到了一份做服务员的工作。她们的愿望是环游世界。“我会努力工作,赚够钱送你上大学。”一天,母亲对她说,“等你大学毕业后,赚了足够的钱,你就带上妈妈去环游世界。” 13岁那年,玛蒂卡在她订阅的《女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