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理 增信 崇德 力行——课程思政视角下的红色资源开发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hjis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简称‘四史’教育)是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的重要途径,也是大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关键环节。\"[1]尤其是学习党史,有利于青少年增强精神力量,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始终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以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取得政权,更好地在历史课堂中渗透思政理念。
其他文献
从瞿秋白、吴玉章等在苏联研究“中国拉丁化字母”算起,党领导的语文运动轰轰烈烈,已经百载。其间的语文工作归纳起来,做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千方百计让劳动群众识字、提高文化。20世纪30年代,在陕北窑洞的农民冬学中,在上海阁楼的工人夜校里,语文工作者通过教“字母”帮助工农识字。新中国成立后的汉字简化极大促进了新中国的扫盲,周恩来总理在《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里举了个鲜活生动的事例:“天津一个工人说,‘
一座伦敦城,半部英国史。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城市化的国家,而伦敦作为最早开始工业化和最早完成城市化的城市,其发展历程也折射着近代英国和世界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本文结合统编高中选择性必修 2《经济和社会生活》课程内容,以维多利亚时代伦敦的社会生活为背景,从史观系统和理念系统两个视角来探讨工业革命后生产生活的变化。  第一,史观系统——从社会史观到唯物史观  作为直接指导社会生活史研究的史观——社
部编本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历代户籍制度演变》一节,提到了隋代的“大索貌阅”,其表述为:隋建立后,命州县官“大索貌阅”,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严防不实。[1]这是教材中一个新知识点,对其理解也可能存在某些偏差。笔者近见一道高三调考题如下:  开皇三年,隋文帝下令州县官吏“大索貌阅”,即根据户籍上登记的年龄
“数据就是新的石油资源”,阿联酋人工智能部部长奥马尔·本·苏尔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多次强调人工智能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早在2017年,阿联酋政府便任命年仅27岁的奥马尔·本·苏尔坦为阿联酋人工智能部部长,这充分显示了阿联酋在发展人工智能领域坚定的决心及强大的行动力。  阿联酋高度重视发展人工智能产业。2017年阿联酋政府明确将发展人工智能列为国家重点战略,并制定了详尽的阿联酋20